分享

与光影打交道 善于寻求完美曝光值

 厚德书斋图书馆 2013-09-30

摄影本来就是一门捕光捉影的艺术,没有光就没有影像,要利用相机捕捉到影像,就必须让相机的感光体暴露于影像的光束下,才可以把影像纪录下来,所以,摄影的根本,就是一个与光线打交道的过程。

何谓准确曝光

对摄影而言,没有绝对准确的曝光这一回事,摄影师若完全依足测光表的评测数值或按照相机自动曝光的设定去曝光,只能获得技术上的准确曝光,而不一定是他心中所要的曝光。

有经验的摄影师都知道,就算把相机以稳固的三脚架固定并对准一个静止的画面,只要改变相机的测光模式,例如由多区域测光改为重点测光,所得到的测光结果已可能有明显的分别,更不用说以手持相机在照明情况比较复杂的环境拍摄时,只要轻微移动相机的指向就可以有不同的测光结果,所以,摄影师应该视乎自己对影像的要求来决定曝光,而非盲目追求技术上的准确曝光。

摄影师应该如何抉择曝光呢?对于一些光差比较大,亦即是所谓动态范围比较阔的画面来说,若以相机自动曝光系统以平均式或权衡式测光所提供较中庸的曝光设定处理,画面中的高光位置可能就会过曝,而暗位则因为曝光不足难以看到细节,这一种中庸之道,在菲林时代是较恰当的选择,但却会令影像变得平凡,所以,有经验的摄影师都懂得在拍摄时以调节曝光的方式,务求记录最多的影像细节,再在放晒照片时局部调整影像的光暗;如今数码时代, 建议拍摄时以有意义的高光位作曝光上限的依据,令高光位的细节可以完全保留,并利用数码相机内置的暗位补偿功能把暗位的影调提升,亦可以考虑拍摄RAW档,在后期制作时才提升暗位的亮度。

EV值与曝光级数

要解释摄影的曝光,我们必须了解曝光的控制及设定,即是ISO、光圈及快门等,其次是增加曝光、减少曝光、包围曝光等,当我们提及上述事项时,经常又提到曝光设定的级数,其实就是指EV值的设定, 其实源自相机控制光圈或快门的控制盘上的定位,每一档快门或快门均有一个定位。

这幅照片曝光准确吗?这照片自动曝光模式拍摄,若以软件量度, 画面涵盖最光及最暗的范围,并且有丰富的灰调,因此,在技术上来说,这影像绝对准确,但这是摄影师要的结果吗?

拍摄时,以重点相机测光向背光的白墙测光,令照片因而增加了曝光,对天空的云层而言,这照片确实曝光过度了,但对背光的白色汽车及对面路的白色建筑而言,这影像的曝光却恰到好处,更重要的是,若以曝光分布的技术分析看,这照片的曝光也是准确的,因此, 准确曝光,完全看摄影师的要求。

以上述两幅照片为例,在技术上均属按测光系统获得的准确曝光,当中以较亮的一幅看来舒服一点,但天空的白云对整个影像而言是有意义的光位,因此不能让它曝光过度,所以,我采取第一幅的较暗曝光,保留白云高光位的细节, 并在后期制作中,提升暗位的亮度,结果,影像的整体光度更完美,这幅照片不单明暗适中,而且有最丰富的色阶。

寻求最佳曝光

虽然在绝大部份情况下,我们均可以大致看清楚眼前景物的光位及暗位的细节,但对摄影的感光材料而言,能记录的动态范围就比人眼所能理解的窄,因此,摄影师就先要学会评估画面的光暗分布,找出画面中有意义的最光位及有意义的最暗位,以便评估曝光的控制。

对这组影像的光位(亮部)部份来说,第一幅以直接自动曝光拍摄其实在技术上来说已是恰到好处的,但对于画面左边阴影部份的景物来说则是严重曝光不足了,如拍摄时曝光以阴位的光度为准,即大约增加1~2级曝光,阴影部份虽然可以获得多一点曝光,令细节看得清楚一点,但亮部则会过曝令影像细节流失,这种照明情况无论以亮部或暗位作曝光依据均有缺陷,如何取舍实在是两难。事实上,曝光情况其实要视乎摄影师的取舍,没有绝对准确这一回事,但摄影师有必要学懂看光的分布,并找出最佳的曝光设定,并评估后期制作的可能,以便能在最后的照片中,把影像的细节尽量表现。

以这一个例子而言,由于阴影与亮部的光差对比实在太大,因此,我拍摄时决定利用数码相机内的数码补光功能,把暗位的亮度提升,但又不影响亮部的表现,从而同时记录最多的细节;从附图的曝光分布图可见,加强补光时的影像有极丰富的细节。

可是,拍摄时的轻率决定可能会导致难以挽回的遗憾,无论菲林正片或数码影像,过曝2EV就足以令亮部的细节尽失,但暗部曝光不足也有机会在后期制作中以提调的方式起死回生,例如菲林-1.5EV还有机会补救,数码影像-5EV也可以利用软件提调,所以,拍摄时勿轻易放弃亮部细节,尽可能令亮部不至于完全过曝,只要拍摄时能记录到细节,也可以在后期制作中处理。

此外,亦可以利用包围曝光快速连拍三个不同的曝光,留待后期制作时进行HDR高动态范围处理,一些较新的DSLR也内置了HDR功能,能高速连拍不同曝光值再在相机内自动合成HDR影像。

虽然不同的摄影师会有不同的拍摄习惯,而且亦会因应不同的拍摄情况而作出拍摄流程的调节,但大致上,一般摄影师在自然光下拍摄时,一般会采取附表的曝光控制流程。

直接拍摄﹕阳光猛烈,反差强烈,画面中左边的阴影部份相当暗,看不清楚细节,虽然效果与人眼现场看相若,但作为视觉表现的照片,暗位未免太深沉了。柱状图靠左,证明相片明显偏暗。

暗位补光处理﹕利用数码相机的暗位提调功能,把影像暗位调亮,看来舒服。用了暗位提升功能,柱状图的显示较平均,证明光暗已有改善。

加强补光效果﹕个别单反的暗位提调功能可以人手调较,如有需要,可以把阴影部份大幅度调亮,效果看来并不自然,但胜在看得清楚。如果再加强暗位提升,那相机会更为偏光。

测光及分析曝光情况

摄影师以相机对准画面及构图时,就要评估所选取的画面的照明情况是否正常,所谓正常的照明,是指主体及背景没有太大的严重光差,整体画面中有最光及最暗的部份,而主体的光度大约在最光及最暗之间,如照明分布没有问题,就可以按下快门拍摄。

照明分布异常的应变

如照明情况异常,例如大面积的背景太暗或太亮,或主体照明背光,或画面中有必要保留细节的光位及暗位的明暗差别太大,则有必要进行曝光调节。

如主体与背景有太大光差可以改用重点测光、利用AEL自动曝光锁或曝光补偿拍摄,如主体背光可以利用闪光灯或反光板补光,如不肯定如何调节则可以使用AEB自动曝光包围同时拍摄不同的曝光;至于画面有强烈反差,或光暗超出??相机的动态范围,可以利用阴影曝光补偿技术(例如D-Lighting)或HDR功能拍摄模式。
例子一:户外街头表演

那天,我刚来到这一个广场,有特技人正在进行街头表演,我还未找到最佳的位置拍摄就立即要评估现场的照明及拍摄的条件。那日是阴天,阳光透过厚云照射,色温虽然有点冷,但并不严重,我决定用AWB自动白平衡,并且以惯用的偏重中央平均测光拍摄。主体虽然背向天空,但由于天空占的面积小,加上照明柔和,无需增加曝光,但主体将有跳跃动作,必须用高速快门拍摄,我决定使用ISO 800,并以P模式拍摄,但把快门速度提高。整个环境在柔和的光线照明下,光差不算高,所用DSLR动态范围能应付绰绰有余。背向我的观众位于阴影,衣服细节不清楚,但我不打算把他们包括入画面内,可以不理。

例子二:餐厅内的咖啡杯

我在一家餐厅的一角找到这个相当有感觉的画面,我决定拍摄,主体其实是两只咖啡杯,但构图要包括餐厅内外的环境,我要尽量保留主体(两只咖啡杯)的细节。虽然餐厅外的天空的云层十分亮,是整个画面的亮部,但我仍要保留云层的细节,因为如果让白云完全过曝,便会令整个画面十分难看;深啡色木条墙身的细节变化是画面重要一环,要小心保留。台底的暗位细节因太暗看不清楚,但那不重要,我决定放弃。

例子三:斜阳造成点测光效果

现场环境是大厦间被斜阳照射的一角,背景恰巧没有阳光照射,完全在阴影下,如以相机的分区测光或偏重中央测光作自动曝光,肯定会受极暗的背景影响而导致阳光照射的主体曝光过度。这一双男女是这一个画面的主体,被极集中的斜阳照射,犹如舞台的射灯,要获得准确曝光,我拍摄时快速把相机改向完全被阳光照射的地面测光,再用AEL自动曝光锁把测光值锁上,之后再重新构图拍摄。

即时评估

无论是否需要作曝光调节,摄影师在按下快门拍摄后,最好即时在相机的LCD屏上评估曝光结果,有需要可以使用相机的曝光分布图显示又/或曝光过度提升协助分析曝光结果,如有需要,可以重新评估曝光情况,重新决定曝光调节的份量及方法,之后重新拍摄。

由于曝光结果虽然准确但不一定完美,摄影师有需要时可以利用Photoshop或其他软件进行后期制作处理,以便得出曝光完美的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