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菩萨饭的人

 载湉王者归来 2013-09-30

世界上无论人物或动物都需要靠进食来维持生命,进食又叫做吃饭,吃饭一词也是国人一生中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人们见面相互打招呼:吃饭了吗?甚至有人在公共厕所遇见熟人也问:吃了饭没有?据说外国人学汉语首先学讲三句话:你好,谢谢,吃了吗。

 

 

古语说: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可见吃饭确实是普天下的头等大事。然而,饭又分为好多种吃法,如:生活安逸、收入稳定的机关干部吃“公家饭”。恃强凌弱、以不正当手段收取保护费的角色吃“霸王饭”。 行侠仗义、抱打不平的江湖豪杰吃“刀枪饭”。帮人摆平纠纷、理顺关系的人吃“了难饭”。走街窜巷、游手好闲的人吃“土松饭”。身不由己、受人差遣的人吃“怄气饭”。低三下四、死皮赖脸的人吃“白眼饭”。趋炎附势、巧言令色的人吃“口水饭”。走卒贩夫、沿街叫卖的人吃“辛苦饭”。 风烛残年、丧失劳力由儿女们赡养的老人吃“轮供饭”。违法犯罪、锒铛入狱的囚犯吃“钵子饭”。

 

 

除了上述种种营生,世间上还有一种人吃的是“菩萨饭”。一提起菩萨,人们自然会想起寺庙里的和尚道士,僧道门中过着晨钟暮鼓、青灯黄卷的清苦生活,心香一瓣、以身侍佛不仅是他们的追求的精神信仰也是他们毕生从事的宗教职业,因此他们吃的是菩萨饭。然而社会上还有几种既不出家也不学佛,却又依靠菩萨维持生活的人,他若遵纪守法就是“吃菩萨饭”的人,若搞歪门邪道则成了“吃菩萨”的人。

 

 

谭爱华是毛纺厂的退休女工,她刚满五十岁那年丈夫患肺癌去世,大儿子因打架斗殴致人伤残在劳改农场服刑,二女儿远嫁外地,三儿子在化工厂上班。自从儿子判刑丈夫去世以后,家里显得空空荡荡好孤寂,谭爱华便经常去福寿寺吃斋念佛,她拜菩萨既是为家人祈福,同时也是寻求精神寄托。时间长了渐渐也认得不少学佛的老居士,在大家的影响下,谭大姐在寿福寺住持清净老和尚座下受了皈依,正式成了一名佛教居士。谭大姐的三儿子成家后就搬出去住,一者因三代同堂家里房子太拥挤,二者是因为儿媳妇不愿意跟婆婆一起生活,那儿媳妇很会盘算过日子,两口子搬出去住,但孙子仍然放在婆婆家吃住,每天由婆婆接送上学放学不用花钱请保姆,每个星期的周末,儿子媳妇两口子来接小孩顺便在娘屋里吃餐饭。谭大姐每个月的退休工资只有几百块钱,正在监狱服刑的大儿子总是催家里寄些钱去,三儿子一家又时常来揩点油,谭大姐的经济负担比较重,她是个勤劳节俭的人,退休后在家闲着也不习惯,她家住的是麻石街上那种砖木结构的老房子,于是便把前面临街的那间房子腾出来开一间香烛铺子。

 

 

香烛铺子的顾客大多是街道上的老邻居和单位上的老同事,其中也有部分是在庙里结识的老太婆,谭大姐铺子里的香烛质量好价钱也公道,加上她还是文革前的高中毕业生,毕竟有一点文化水平,那些不识字的老太婆请她用毛笔书写钱纸香包和祈祷文疏。老太婆信佛都很虔诚,每年记得正月里开财神门、年底归还钱库、清明节上坟扫墓、七月半烧包祭祖、腊月供灶神燃锅灯,除此以外还有什么龙王菩萨、药王菩萨、雷公菩萨、土地公公、王母娘娘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菩萨的生辰寿诞,总之一年之中活动名目繁多。谭大姐生意做得活泛,顾客有事需要她帮忙,她总是很乐意去做,所以店里的钱纸、香烛、金银锭子、黄裱钱纸销售得很快。因为长期与菩萨打交道,她还跟乡里的小庙师傅学会了画符念咒、请神驱病、求签问卦等职业技能,短短几年功夫竟然在吃斋念佛的老太婆圈子里混出名声,谭大姐趁势而上拓展业务,又雇佣两个帮手在福寿寺门口开起连锁店。谭大姐的店铺面积不大,生意也不显得张扬,所以连营业执照也不必办理,工商、税务、城管、卫生等执法部门也不敢打搅菩萨的生意,因此香烛铺子的生意兴隆、收入可观。

 

谭大姐发了财,她全身心投入到事业当中,再也没有空闲时间做家务,便请了个保姆专门做饭菜接送孙子,儿媳妇对婆婆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成天跟着她屁股后面喊娘,嘴巴甜得象涂了蜜糖一样。谭大姐心里还有一个想法,等大儿子将来刑满释放后让他接手当老板,把生意做大做强,把香烛铺子发展成为“宗教文化旅游工艺品公司”,老太婆们好生佩服谭大姐的水平和能力,都喊她做“谭仙姑”或“谭菩萨”。

 

 

家住老城区福寿街的胡建国在市五金交电公司担任仓库保管员,他妻子患有“歇斯底里症”长年在精神病医院疗养,因单位改制需要招收新员工,领导鼓励老胡提前内退。老胡的两个女儿都已结婚成家,女儿女婿单位效益不好双双下岗,老胡退休后也皈依佛教做了居士,既然是居士就要经常参加宗教活动并为寺庙做义工,老胡平时也常去福寿寺做义工,帮寺庙写对联贴告示,写功德簿收功德款。通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学佛的人群以老年女性居多,虽说老太婆信仰虔诚,但是大多数人没有文化,她们中间有的人小学没毕业,有的人仅仅只扫过盲,有的人则是地道的家庭妇女没参加过工作不识字,因此老胡在她们这个群体当中可以说得上是知识分子。许多老太婆居士希望一生中能够朝拜佛教四大名山,但是她们从来没有出过远门,有些人甚至连自己家的居民小区和门牌号码也不清楚,更记不得自己屋里和儿女的电话号码。众人一合计,决定请老胡为头目组织大家朝拜五台、九华、峨眉、普陀四大名山。他们有时候还结伴到全国各地其他寺院参拜,每次组团少则二三十位、多则四五十人,出发前众人将钱凑齐交给老胡由他总管一切事务,老胡便忙前跑后、四处联络,张罗众人吃饭、住宿、车船、门票等事宜,老太婆们跟着他转游觉得省心省力而且有安全感,返程后每人凑点钱送个红包给他表示感谢,一趟活动往返下来,除了免去自己的车船食宿费以外老胡还能得到一千多元茶水钱。

 

因为手里掌握了一批丰富的资源,各寺院负责人都非常器重老胡这样的居士骨干,有些寺院甚至专门为他腾出一间房子作为老胡的工作室,原本在单位上不受重用的老胡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他深深感到肩膀上的担子很重,充分利用这个广阔的平台尽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由于经常带团朝拜名山古刹,各地寺院的方丈住持也认得不少,很多人恭敬地称他为胡老师,老太婆们赠其外号“居士方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国民人口总数的百分之八十,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具有多神信仰的五千年封建文明的国家。因此,我国的民间信仰的菩萨多不胜数,而民间信仰菩萨又多以秋收以后的农闲时期作为生辰寿诞日。因为秋天农作物获得丰收,人们手头有了钱后便祈求来年的收成,所以民间信仰寺庙每年农历八月间最繁忙,香火最旺盛。某地有首民谣:大庙旁边好弄钱,不做工来不种田,一年四季睡懒觉,搞个八月吃三年。由此可见一座名山或一座名寺可以养活成千上万吃菩萨饭的人。

 

 

农村里专门有人组织“朝圣进香团”,进香团的首领叫做“香头”或“香主”,香头一般由村干部或宗族祠堂负责人担任,属于组织活动能力比较强的头面人物。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年年都要举办朝圣进香活动,每年到了香期,香头就差遣骨干分子前往各家各户收份子钱,用于统一制作行头和置办物品。进香团出发那天,鼓乐喧天,声势浩荡,几百上千人排成长队逶迤数里,领头的骨干队员高举旗帜,紧跟后面的男女老少神情庄重,所有人身着皂青色衣裤胸前佩戴红色或黄色的兜肚,迈着整齐的步伐唱着嘹亮的《朝圣进香歌》三步一跪五步一拜缓缓行进在朝香路上,走在前面的香头扯开喉咙唱一句,跟在后面的人群齐声和一句,场面十分的壮观。香头们手拿喇叭不时地前后穿行照顾队伍,香头手臂上的袖章上赫然印制:朝圣进香团一大队三中队长。

 

 

江湖上有句俗话:天下名山僧占尽,名山脚下无善人。此言虽说未免有些偏激,但名山脚下人赚钱的手段确实很不一般。比如有一类家住寺庙附近的人,职业名称“带香的”,每天蹲守在寺庙山门外面晒太阳,没事就跟卖门票的一起嗑瓜子扯闲谈,看见有游客走过来便急忙迎上前去,和颜悦色地招呼游客购门票,随后又是帮忙提行李,又是扶老人家上台阶,大家都以为他是寺庙工作人员,感动得竖起大姆指直夸寺庙服务态度好。接下来他又热忱地带客人到寺院各处殿堂参观,告诉大家要往功德箱里放些钱,功德随喜不拘多少,三块五块都行,关健是心诚则灵,客人听了犹如六月伏天吃冰西瓜——心里面说不出有多么舒坦。寺庙各个殿堂内都供奉了菩萨像,每尊菩萨面前一一烧香叩拜、抽签问卦,若向菩萨询问事情,首先烧香叩拜然后跪在蒲团上静静默神祈祷,悄声禀报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然后连续问三次卦,卦的背面朝上为阴卦,卦的里面朝上为阳卦,两卦一正一反为巽卦,倘若连续打出三次巽卦则说明菩萨已经受理此事,所求之事肯定能够成功。寺庙各处殿堂的菩萨拜完结束后,带香的人便与客人算经济账,刚才烧香烛包几十个,求签问卦几十次,每次五块或十块钱,总共大概要付给他几百千把块钱。这类人世代居住本地,平日与寺中诸人关系处得也好,寺庙僧人也不敢驱逐他。游客此时方知这位活雷锋是有偿服务,不免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心里面有些不快意,但对方毕竟忙前跑后、满头大汗费了不少累,客人们外出旅游原本就是花钱图个舒适享受,虽然觉得价格有点贵但也不好意思为了几个小钱与人家发生争吵。

 

 

风景名胜地一般都有著名的寺庙和道观,山因寺出名,寺因山显灵。俗话说靠水吃水、靠山吃山,那名山脚下的当地老百姓大多经营与寺庙有关联的生意,有开纪念品店的,有开香烛铺的,有开餐馆茶室的,有开旅社的,有开出租车的,有摄影照相的,还有牵马抬轿卖雨伞草鞋的,虽说生意人是无商不奸,但他们毕竟还是花了本钱凭借劳动力吃饭,这钱赚得也还是心安理得。最无聊最可耻的莫过于那一本万利的买卖,即由旅行社导游带客人进寺庙烧香,好多人有所不知,很多风景名胜地的寺庙一般都是由当地旅游局或乡镇把持,搞所谓公司化管理经营,他们先成立一家旅游文化公司,专门培训一批聪明漂亮、口齿伶俐的接待人员,再在社会上招聘一些假和尚假道士,那些假和尚道士既不懂得背诵经文又不晓得做法事,只专门坐在殿堂里负责抽签打卦卖香烛。假和尚可以拿月薪亦可以投资承包一座殿堂,有位风景管理处的负责人就把他哥哥和舅子从农村里找来管理风景区寺庙的香火,农闲的时候就到庙里来上班,农忙的时候则回乡里去插田扮禾。

 

 

天底下最会讲奉承话的人就是导游,那真的是见人讲人话,见鬼讲鬼话。导游收入的最大部分来自带团购物后从商家那边拿的回扣,几乎所有的导游都不喜欢老年团和日本团,老年团没有购买力,日本团虽然有钱但日本人非常小气抠门。导游除了介绍景点风光以外最终目的就是蛊惑诱导客人到商店里买东西,他们胡吹乱侃的套路的确很不简单。比如讲,导游遇到湖南团就直夸广东人如何有钱,说广东人买东西从来不问价钱拿起就付款;遇到广东团就说上海人比你们还大方;遇到上海团则说北京人比你们更有钱;遇到北京团又说中国最有钱的是香港人。导游一席话严重伤害了湖南团中大款的自尊心,那湖南骡子的犟脾气一上来九头牛也拉不回,大款愤然地说:自古无湘不成军,老子们头可断、血可流、派头不可丢。言毕,掏出钱包甩出一大叠钞票买一大堆废物回家。好些风景名胜区的出租车司机也是旅游公司的兼职业务员,他(她)们会向游客热情介绍我们本地有座寺庙的菩萨特别灵验,那真的是有求必应,若不去见识一下太可惜啦!客人一般会问拜菩萨要花费多少钱,导游告诉客人放心拜菩萨不要钱,菩萨显灵的关健要看你诚不诚心。她们还会耐心细致地指导客人,若年轻夫妻就求婚姻美满,公司老总就求富贵发财,公务员求升迁官职,青年学生求工作顺利,老年人求长寿健康,只要你真心实意虔诚许愿,要求什么菩萨就会给什么。众人便欢喜雀跃、兴致勃勃地跟着导游往寺庙里去。

 

 

那座寺庙的确不收门票,给人的第一印象相当好,众人举目张望,但见寺中青烟燎绕、香火旺盛,香炉中插满了碗口粗的大香烛,屋檐下锅盖大的盘香悬挂得整整齐齐。当众人前脚刚刚跨入山门时,身着旗袍的接待员排列左右鞠躬迎接贵宾,并为每位客人披挂一条大红色或金黄色绸缎带子,引领众人在菩萨面前叩三个头许三个心愿,然后双手捧上红色烫金的签名簿请尊贵的客人留下芳名,众人在簿子上写了名字,接待员继续介绍,凡是在贵宾册上留下姓名的人就是我们寺庙的终身贵宾,我们的方丈大师每天在密室中叩拜三千次为贵宾祈福,您只需要给菩萨上三柱香送份礼报个信,这也是人之常情吧!您刚刚在菩萨面前许了愿签了名,如果不上香将来菩萨怪罪下来恐怕对家人不利。众人闻言哪敢怠慢,争先恐后取来香烛在菩萨面前燃烧,那些香烛分为大中小号三种规格,分别写有富贵吉祥、万事如意、四季平安、恭喜发财等祝福语,众人怀着感恩的心情给菩萨上香默默许下美好的心愿。

 

 

待客人烧完香后,接待员便带领大家到财务部交钱,工作人员拱手道喜:恭喜贵人烧高香,从香烟的走势和风向上来看,保准您一辈子三星高照、四季发财、五子登科、六六大顺。客人一听奉承话顿时欢喜得眼睛笑眯成一条缝了,连忙豪爽的掏出钱包付款:给你一百块钱不用找零。工作人员笑着说:贵客您弄错了,请您仔细看看价格表,小号香烛880元,中号香烛1380元,大号香烛1980元。客人仿佛晴天霹雳、五雷轰顶,瞠目结舌大半天才结结巴巴地问:一套香烛卖出一千多块钱,你们没有搞错吧?其他工作人员闻讯跑出来团团围着客人七嘴八舌:这位老总哎,你自己在菩萨面前许的愿,求菩萨保佑你一生一世呢,难道你的前程还不值千把块钱么?客人很尴尬但仍然抱着侥幸:能否打点折给个优惠价?工作人员一脸不屑:看你穿得蛮漂亮,一身的名牌,表面上象个有身份的人,怎么这样吝啬,好意思跟菩萨讨价还价,香都烧完了难道还打算退货?客人万般无奈只得照价付款,然后十分狼狈地抱头鼠窜、落荒而逃。

 

 

有一对外出旅行的新婚夫妇被出租车司机带到那庙里,由接待员陪同四处叩拜,又是在菩萨面前许愿,又是在贵宾册上签名,接待员奉承夫妻俩明年会得贵子,夫妻俩兴高采烈的在菩萨面前烧了一套VIP顶级高香,结账时工作人员告诉他们应付8888元钱,新娘子一听吓得身子发抖躲到男人背后直打哆嗦:我们身上没有那么多现金呢。工作人员笑了:没有关系,可以刷卡。新郎官毕竟是个男子汉要顾全面子,他脸色青紫紧咬牙关说:给菩萨烧香再贵也值得,我刷卡。新娘子一脸刷白的一下子被吓得昏死过去。

 

 

前年,省城里某单位二十几个人组成旅游团外出度假,他们被导游带进那座寺庙,集体被宰18000元钱,司机和导游得回扣百分之十1800元。寺庙里那些开过光的护生符、长寿符、平安符、生肖符平均每个不低于380元,团队中的女士们每人买回去好几个,其实这些纪念品在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上几角钱到几块钱一个随便买。旅游团中有一位原籍广东的陈先生,他家就住在省城的河边头,他晓得河边头的杂货店专门批发钱纸香烛,大号香烛批发价50元一套,中号香烛批发价30元一套,小号香烛批发价15元一套。广东人普遍信佛,家家户户有拜菩萨的风俗习惯,即使到了风景区也不例外,陈先生以为那些香烛最多不过卖两三百块钱一套,所以事先没问价格就烧了一套1980元的大号香烛,最后也只好忍痛付了款。陈先生毕竟是信佛的人,他在菩萨面前不好意思发脾气,待走出庙门后就跳起脚大骂:衰仔开黑店,好坏的啦,菩萨面前也敢宰银纸,冇良心啦,我丢你个老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