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哀是拿自己与别人比(一)
——心的效能训练 放下自我执著 解脱烦恼困扰
最近在一本书上读到了一句话: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剧是拿自己与别人比。仔细揣摩,觉得超有道理,拿自己与他人相比,实在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
无所不比 比比皆事
现代人生活在自由开放、价值多元的社会,呈现在眼前的事物和现象林林总总,千奇百怪,面对竞争的生活情境、功利快速变迁的社会现实,要么随波逐流,要么迷失在繁复的声光世界和无穷的信息丛林中,丢失自我,辩不清方向, 找不到正确的人生道路。于是,一些人吃饱了没事干,精神极度空虚,便开始将眼界放在自己周围,对身边一切与己有关的无关的事都要关心一把,在心里对比一下。小时候,与人比爸妈本事大小;长大了,成家了,比对象或老婆美丑、比工作忙闲、比挣钱多少、比服装车辆档次高低、比吃喝的丰俭;及至老了,又该比孩子出息大小、比女婿家境好坏儿媳漂亮与否;待临死,还要安排葬礼排场要比那个同级别的谁的排场大,悼词要比那个谁谁的强;及至要进入焚尸炉,还要比火化的时间比谁的早!化灰入殓了,还要比个骨灰盒的材质,他用木的,我就用钢的,他用大理石的,我就用玉石的;要入土了,还要比个墓地风水好坏、墓穴宽窄大小。等等。总而言之,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男女老少、生老病死,无所不比!
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场景,一群人在一起神侃,七嘴八舌,有说老公挣钱多的,有说老婆工作体面的,有说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名牌大学的,有说买了新服装新轿车的,有说买了新房多少多少平米的,有通报谁又提职了谁又进步了的,等等,侃的内容包罗万象。大家在一起,无事聊聊各自的情况,对于沟通感情,融洽气氛,增进了解大有好处。但往往这时候偏偏有两种不和谐的现象发生。一种是有的人不阴不阳地突然冒出一句话:哟嗬—够有钱呀, 有钱人都穿名牌,开名车,牛B呀!另一种是有的人在热闹中感到孤独,表情渐渐黯然起来,逐渐无言, 只当一个听众。为什么?他在琢磨呢:那个张三,你显摆老公挣钱多,把我们家那位挣钱少比下去,是不? 那个李四,你老婆工作体面,就嘲讽我老婆没工作,是不? 那个王五,你孩子考上了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成心笑话我孩子上普通中学普通大学,是不? 那个赵六,你穿高档服装,我也没光着身子! 你有钱买名牌车,有什么了不起,不就几个臭钱吗?没准那天被撞死! 那个孙七,买了大房子有什么新鲜的?我们家也没有住到大街上,寒碜谁呀,你!那个周八,你工作能力比我差远了,升职了不就是机遇好吗?老子要是赶上了好机遇,比你提得更快! 那个孙九,你吃大鱼大肉绿色食品喝有机茶,也没见你拉金屎撒香尿! 我照样没喝西北风呀?我! 那个杜十,你丫穿金戴银,也没见你比我多个脑袋多条腿!显摆啥! 那个钱十一,你爹官高权大牛B啥?他管不着我,我求不着他!那个谁,你老婆漂亮得意啥?还不花瓶一个!熄灯睡觉床上一躺,一个样!那个谁谁,你老公英俊挺拔又潇洒,还不是好看不好用,你给他当了老婆再当保姆和妈! 看到这里,大家不要笑,这确实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范本。
倘若仅仅比一比也无所谓,或者是将别人的成功化为自己的动力也无所谓,但偏偏有些人,不明白“人比人,气死人”的道理,越比越失落,越比越焦虑,越比越倦怠,越比越敌意。别人稍有点风吹草动都对他构成威胁,都成了事儿。于是,他的心灵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敌意和忧郁之中,难以自拔。
(未完)
精神生活的最大悲哀是拿自己与别人比(二、三、四、五): 自卑点火 妒意中烧;披露自己,解脱执著;接纳自己 洗涤心灵;实现自己,触目遇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