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吴山人 2013-09-30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辨证治疗
etf#0705sdws0463

作者:etongfeng     来源:E痛风网     点击数:1154     更新时间:2007-5-24     文章录入:etongfeng

【字体: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及()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其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慢性关节炎及肾脏病变。本病以中老年男性多发,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典型发作起病急骤,多因午夜足痛惊醒,痛如刀剖;关节周围软组织明显红肿热痛,甚至不能忍受被单覆盖和周围震动;首发部位为拇跖单关节,其次为趾跖、踝、指、腕、肘、膝等关节。

一、中医对痛风性关节炎的认识

    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属中医痛风热毒痹历节病白虎历节的辨证范畴。《外台秘要》载:其昼静而夜发,发即彻髓酸疼不歇,其病如虎之啮,故名白虎之病也。与痛风性关节炎发病时间多在夜间基本一致。元代以后,始有痛风之称,但中医所言痛风包括了现代医学的多种以疼痛为主的关节炎,其中包括痛风性火节炎。

二、病因病机

    较新观点认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基本病机并非如其名由等外感邪气所致,其意为关节疼痛如风而至,来上尤踪,病势起止迅速,即我们所谓的痛风非风论。该病由于患者素日过食辛辣醇酒,膏粱厚味,或素体阳盛或阴虚,日久导致脏腑积热,内伏毒邪,若遇劳倦内伤、饮酒饱食、膏粱辛辣、劳力外伤等外因,而致热毒气从脏腑出,攻于手足,手足则灼热赤肿疼痛也。形成痛风发作期的基本病机为内生湿热毒,充斥血脉,痹阻经络,流注关节,着于肌肤。其病位初为血脉,继而骨节、经络、肌肤。病性为实热证。为内生毒邪,外邪引动所致,与外感风寒湿热痹阻经络由浅至深的痹病截然不同。

三、辨证论治

    本病的基本治法为:急性发作期,以清热通络,泻浊解毒为主;相对静止期,以凉血清热,化浊解毒为主。

()热毒炽盛,攻于肢节证

    该证表现为足趾关节皮肤发红、肿胀,局部灼热,行走艰难,疼痛剧烈如虎之啮,昼轻夜重,全身发热,烦渴汗出,舌质红,苔薄黄燥,脉数。治以清热解毒,利湿通络止痛。方药以五味消毒饮加味:金银花24g,连翘12g,蒲公英l8g,紫花地丁15g,野菊花12g,黄柏12g,薏苡仁30g,丹皮15g,赤芍、白芍各15g,生甘草12g,川牛膝24g,土茯苓30g

()内酿湿毒,流注于下证

    该证表现为足趾或其他关节以肿胀为主,或有关节积液,疼痛难以忍受,不分昼夜,隐隐作痛,局部灼热,骨节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热利湿,消肿止痛。方药以萆薢分清饮加减:萆薢30g,土茯苓30g,云苓30g,生甘草9g,泽泻30g,白花蛇舌草24g,川牛膝24g,山慈菇12g,黄柏12g,大黄6g

()痛风石的治疗

    该证表现为足趾或其他关节痛风结节形成,或生于耳廓,小者如豆,大者如鸡蛋不等,或X线摄片发现有泌尿道结石,或关节疼痛,屡发不止,不分昼夜,隐隐作痛,局部灼热,骨节重着,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皮下痛风石的基本治法是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以散结方(自拟方):熟大黄6g,王不留行15g,皂刺12g,穿山甲9g,金银花24g,连翘12g,夏枯草12g,白芥子12g。肾结石的基本治法为补肾益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方药以肾石汤(自拟方):黄芪30g,补骨脂15g,穿山甲9g,金钱草30g,石苇30g,熟大黄9g,鸡内金12g(研末冲服),赤芍12g

四、体会

()基本治疗原则

    对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的药物治疗原则,要立足于排毒、化毒、解毒。因此,要通大便、利小便,使邪有出路。利小便选用清热利尿药物,如萆薢、土茯苓、猪苓等;通大便首选大黄,既可荡涤肠胃、通便泄浊,使邪从便出,又要推陈出新,活血化瘀、消肿通络止痛。伴低热者,可加用柴胡15g,银柴胡15g,以清虚实火热之邪;疼痛剧烈者,加羚羊角粉l2g冲服,并配合外用药,如麻黄酊、大黄膏、大青膏等。

()防止复发的措施

    在相对静止期,即使无明显症状、体征,也要长期服用大黄片、调脂通脉片、番泻叶。大黄片饭后服用,每次4—6片,每天三次。合理膳食,避免进食高嘌呤饮食,如动物内脏、沙丁鱼、蛤、蟹等海味。含中等嘌呤的食物有鱼虾类、肉类、豌豆、菠菜等,水果、蔬菜、牛奶、鸡蛋等则含嘌呤很少。严格禁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