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月经中期出血怎么调理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09-30

在两次月经中期,即襟之时,有周期性出血,称为“月经中期出血”,又称“经间期出血”,常伴下腹部隐痛,属月经病。多见于育龄期和青春期妇女。本病预后良好,本病相当于西医的排卵期出血。慢性盆腔炎或放环后也会出现类似阴道出血。

病因病理:

月经排净之后血海空虚,冲任气血衰少,随着经血逐渐积蓄,由空虚渐渐充盛,如体内阴阳调节功能正常者,适应此种变化而无特殊证候。在月经中期阳气内动,如有肾阴不足,损伤阴络而出血;湿热内蕴,热伤冲任而出血;或瘀血内留而为阳气所动以致出血。

要点:

1.周期性的出现月经中期出血,常伴下腹隐痛,但月经周期和经期正常。

2.与宫颈炎和宫颈息肉出血鉴别。

3.须作妇科检查出超等检查,以排除妇科肿瘤等引起的阴道出血病。

简便方:

1.荆芥穗6克,炒黄研末,分3次吞服,血止停服。用于出血者,月经第10天服。

2.地榆30克、槐花米30克,水煎服,血止停眼。用于血热、湿热者,月经第10天开始服至月经中期出血止。

3.红花2克、枸杞子3克,热开水泡,代茶。用于血瘀者。月经第12天开始服至月经中期出血止,如有痛经者,经前3天继续服至经净。

其它疗法:

1.耳针取子宫、内分泌区。用油菜籽、磁石耳针埋穴。月经第10天埋穴至血止。

2.体针取子宫、血海、关元穴,阴虚用补法。

血瘀加膈俞,用泻法;湿热加阴陵泉、三阴交,用泻法。月经第10天起治疗至月经第18天停止。

提示:

1.月经中期出血因出血量少,患者常常疏忽轻视,不予治疗,但反复出血,可影响脏腑、气血功能,也可能影响受孕或引起流产,故应鼓励病员积极治疗。

2.要重视经期卫生保健知识,月经中期出血虽然量少或似赤带,但宫颈口略开,如果不避开房事,有可能细菌上行感染,导致子宫内膜炎或附件炎,一旦发现房事后下腹疼痛,黄带增多或有发热,应速用清热消炎药,防止炎症扩散。

3.本病阴道出血发生在排卵期,即经前14天左右,故服药或针灸等治疗都要在排卵期以前开始,才能防止排卵期出血。如果等待阴道出血时才进行治疗,只能起到消极的止血,因把握治疗时间也很重要。如果经治疗后连续三个月经周期无中期出血,即为治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