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书的浅与深

 天天要数米 2013-10-02
 
 
读书的浅与深

撰文:文庆



     最近听到陈丹青谈读书的事情,好像是转述木心的观点说,有些书只能深读不能浅读,比如老子的《道德经》,如果浅读就成了阴谋家,屈原的诗只能浅读不能深读,如果深读就会非理性爱国忠君,甚至会因此而自残。
 
    其实在中国,只要生活阅历丰富的人,如果读《道德经》,总会悟出一些厚黑学的东西,厚黑虽然看上去有些阴暗,但也不全是不择手段,老实人也得懂一点厚黑,不是去伤害别人,只为不被别人伤害。在单位里总是有一人说了算的时候,没点厚黑是不行的。
 
    不过老实人不仅看到《道德经》中的厚黑,更看见其中的大境界,他们用厚黑来保护自己,更用大境界去造福一方。这才是真正的圣贤。那些在《道德经》中只看到阴谋诡计的人,首先他们的内心就是阴暗的,比如三国时期政治上的大人物几乎都是权谋高手,读三国就是学权谋,只有权谋是干不成大事业的。
 
    总之,是环境与人心决定大家是浅读还是深读《道德经》。
 
    至于屈原爱国忠君的诗,是没有多少人当真的,后来虽然也有读书人为国为君而不要性命,比如方孝孺与王国维,但只是少数。理性爱国忠君的人心中装的是天下,为了天下苍生,他是不会连命都不要的,不要命是对苍生不负责任。连孟子这样的圣人也说,如果君主不圣明,可以推翻他,他也不赞成愚忠。那些1949年留下的或者离开的中国著名知识分子,心中装的也是可爱的中国,因为他们认为只有真学术,才有强中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