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雨印楚天 2013-10-02

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2013-10-01 06:48:00 来源:重庆晨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
[提要]  这是合川涪江四桥修建现场,用来挡水修桥墩的钢围堰绑着22个巨型胶囊滚下水  钢围堰轰鸣着从高坡上冲入水中,溅起阵阵浪花。本组图/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胡杰儒 摄  气囊卸下钢围堰,漂浮在水面上。
 

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这是合川涪江四桥修建现场,用来挡水修桥墩的钢围堰绑着22个巨型胶囊滚下水

  钢围堰轰鸣着从高坡上冲入水中,溅起阵阵浪花。本组图/重庆晨报见习记者 胡杰儒 摄

  气囊卸下钢围堰,漂浮在水面上。

  岸边,工作人员整理回收气囊。

  重庆晨报讯 (记者 蒋艳)“三、二、一……开始!”随着总指挥一声号令,22个大型气囊载着总重近千吨的钢围堰滑入涪江之中,溅起阵阵浪花。这是昨日合川涪江四桥的施工现场,近千吨钢围堰整体下水,目前在我市尚属首例。

  “胶囊”

  每个可承重120吨

  中铁八局一公司承建的合川涪江四桥,位于涪江三桥以西1.5公里。北连合川高校园区,南接小安溪生态产业园,上跨金涪路、下穿铁路桥。既是我市重要的交通规划枢纽,也是合川连接南、北两岸的重要过江通道。

  涪江四桥全长765米,主桥全长328米,桥面宽31.5米,双向六车道。项目总工邓荣介绍,全桥共有14个桥墩、两个桥台。其中,主桥北岸边墩和12、13号桥墩共三个在水中,都需要钢围堰挡水施工。邓荣说,昨日下水的13号墩双壁钢围堰,长34.4米、宽20米、高17.4米,在岸边拼装花了40多天,

  如此重的钢围堰,如何放入江中?运送钢围堰的气囊共22个,圆柱形,直径1.2米、长约7米,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个巨型“胶囊”。

  “气囊壁厚仅16毫米,材质是“橡胶+纤维”,如同多了骨架性的钢丝网,不易被压破,每个气囊承重达120吨。”邓荣解释,这些巨型气囊将载着钢围堰滚下水,有点像古时“滚木”原理搬运重物。

  入水

  10多秒钟轻松搞定

  昨日凌晨3点,施工人员使用空气压缩机,为22个气囊打气,用了1个多小时。然后,将这些气囊整齐地安放在钢围堰底部,就像给钢围堰穿上了“溜冰鞋”。

  清晨7点,一切准备就绪,江边却弥漫起了浓浓的雾气,能见度不高,需要等待时机。

  9点多钟,雾慢慢散去。入水前,涪江合川段全面禁航,以免对船舶造成影响。

  钢围堰放在江边的一个斜坡上,可利用其自重和惯性滚入江中。10点10分,现场总指挥一声号令,施工人员松放后锚、断开缆绳,气囊载着钢围堰快速向江心滚去。

  “轰!———”只花了10来秒钟,穿着“溜冰鞋”钢围堰快速进入江中,砸起巨大的水花,波浪阵阵朝江边涌去,非常壮观。气囊完成了使命,漂在江岸边,工作人员用小船、拖车打捞回收。

  定位

  用船拖行巨型“托盘”

  总重近千吨的钢围堰,进入江中已很不易,它是如何准确定位的?更令人奇怪的是,这么重的钢围堰滚江中后,虽然没了气囊,却仍然漂浮在江面上。邓荣说,这是因为钢围堰的下部设计了重210吨左右的巨型“托盘”,“托盘”不仅避免钢围堰刺穿气囊,还能让钢围堰像船一样在水面自由移动。

  为了不让钢围堰被水流冲走,在江中待命的两艘船舶将钢围堰挡了下来,并由另一艘船拖着“托盘”浮运到达指定的位置,然后拆掉“托盘”,在修建桥墩处沉下钢围堰,定位耗时40个小时。

  据悉,涪江四桥于2013年3月开工,工期为36个月,计划于2016年完工通车。

  (原标题:轰隆一声响,千吨钢围堰从高坡滑入涪江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