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 问

 文山书院 2013-10-03

人 问

2013.10.01 08:00
来源: 《求是》     期号: 2013/19     作者: 詹克明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与其说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不如说是一个严峻的生态问题。

  人类是自然界长期进化的产物,而今却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着地球的命运。“造物主”创造了自然界和人类,人类创造了人工界。

  在地球诞生的46亿年中,有两件堪称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一个是“生命”的产生,另一个是“智能”的产生!它们分别开启了地球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每次进化都让地球面貌为之彻底改观。

  当前,地球业已进入文化进化时代。这将会是一个堪与38亿年生物进化相媲美的绵延久远时期。如今,文化进化已全面渗透到这颗星球的方方面面,以至今天的地球已不再存在单纯的“自然生态”了,主要体现为文化与自然两相结合的“自然文化生态”!

  作为文化进化的唯一主宰,人类必须对整个进化过程全权负责。

  人类要想真正将文化进化持续几个地质年代,就必须将“人类圈”的全部活动纳入大自然的循环之中。

  目前,这仍旧是人们认识上的一个盲区。

  

  迄今为止,自然界业已经历了四次伟大进化:以“基本粒子”为单元体的“核素进化”,以“原子”为单元体的“化学进化”,以“细胞”为单元体的“生物进化”,以“智能人”为单元体的“文化进化”。

  每一种进化都是通过一组单元体彼此互相组合,逐步演绎出一系列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不同层次的组合体。

  各种进化依次递进,彼此衔接。

  “文化进化”涵盖了人类全部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创造,科学技术则是文化进化中最主要、最直接的推动力。就人与自然关系而言,科学可提高人们的智识;技术能提高人们的能力。“智”与“能”结合为一体的“智能进化”构成了“文化进化”的核心。

  人类智能文化进化历经百万年:从最初的石刀、石斧到今天的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从原始巢居、洞居到今天的摩天大楼、居留宇宙空间站;从最初的语言、文字到今天的卫星通讯、计算机互联网;从原始族群到今天的市政、国家、国际组织;从原始的巫祝贞卜到今天的欧几里得几何、牛顿定律、相对论、量子论;从原始的弓矢、投枪到今天的核弹、巡航导弹;我们人类也由当初的茹毛饮血进化到如今的文明生活。

  宇宙进化逐级演进,就眼下科学视距所及,当前发生在地球上的人类文化进化乃是所有进化中最重要、最高级、最具支配地位的进化,同时也是对地球生态影响最大的进化。

  

  自地球诞生以来,“生命”与“智能”相继出现,它们所引发的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一次又一次地彻底改变了地球的面貌,使它成为宇宙中一颗独一无二的行星。

  38亿年前的冥古宙时期,生命尚未出现,地球还是颗一派死寂的星球。纵然可以有高山流水,风雨雷电,火山岩浆……但光秃秃的岩石上甚至没有土壤。有了土壤之后,更多植物随即登陆,广袤大地从此披上绿装——古生代先是藻类、带蕨、真蕨。到了中生代,裸子植物取代了蕨类植物的统治地位,成为名符其实的“世界森林”。中生代末期被子植物又取代了裸子植物。自白垩纪开出第一朵花,地球开始进入了“显花植物”时代,其品种占到地球植物的一半以上,而且草本植物逐渐增多。

  陆地上动物对植物的依赖从来都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出现什么种类的植物,就催生出哪种以它为食的动物。它们大体上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蕨类植物——两栖动物;裸子植物——爬行动物;被子植物——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灵长类动物、人类。早期人类就生活在这样一个蓝天白云、水净河清、连绵森林、莽莽草原、繁花满地、鸟兽成群,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生态环境之中。

  38亿年的生物进化不仅彻底改变了地球表面的面貌,甚至也改变了这颗星球的外观“颜色”。生命出现之前的地球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那时的地球从太空望去想必应该是像金星那样的橘黄色,而不是现在的蓝色星球。生物进化确实是彻底改变了整个地球从地表、海洋到大气层的面貌。

  智能人类产生后,飞速发展的文化进化又一次从根本上改变了地球的面貌。这是一次更为深刻的变化,无数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人工制品和强大无比的人造机械让地球从水圈、岩石圈、大气圈,乃至深海、太空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太空摄影可以看到,除了人迹罕至的高山峡谷、冰盖雪峰、沙漠冰碛、冻土荒原,几乎所有的陆地都满布着农田牧场、都市街区、海港码头、公路网络、产业基地,以及随处可见的机场、桥梁、水库、人工湖……从夜晚的卫星照片又可见到大都市繁华地区更是灯火一片。这可是“自发光”!从来都是只有恒星才能自己发光,在太阳系所有行星当中,也只有地球缘于人类智能才会有此种“自发光”,哪怕它只是幽明点点,那也是人类文明的智慧之光。

  人类的文明创造离不开物质、能量、信息这三个要素,这三要素贯穿了人类智能进化过程的始终。最原初使用的物质材质是“石头”;最原始的能源是“火”;最原始的信息是“语言”。如同一部由三匹马拖动的文明马车,我们正是驾驭着这辆智能“骉车”行进在不断催马加急的文化驿道上。这三匹“马”在文化进化中有时一马当先,有时轮流突出,又有时并驾齐驱。但不管它们当中哪一个实现了重大突破,都会给文化进化带来一次突飞猛进的大飞跃,让人类文明跨入一个新时期。例如,铜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一个辉煌的铜器时代;铁器的使用,促生了一个机械工业时代;蒸汽机的发明,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内燃机的出现,才有了汽车、飞机、轮船等发明;电作为能源的介入,才有了今天高度发达的现代文明;半导体材料的出现,才有了今天的全球通讯以及计算机互联网。

  人类智能文明的发展阶段常常会以那些最具代表性的创造发明与人造器物作为标志。

  

  智能进化使人类越来越彻底地将自己从自然界中剥离出来,越来越完全地生活在自己所创造的人工环境之中。人类就像一只鹦鹉螺,不仅生活在这一“人工甲壳”之中,而且总是居于最外边那个新打造的“腔室”里。

  “自然规律不可违”,却可反其道而用之。按照热力学第二定律——“熵”只能自动增加,人类却可以耗费能量让“熵”自行降低。大自然让水自动从高处流向低处,人们用水车或水泵把水由低处提到高处。大自然让金属自动氧化为氧化物,人们用高温冶炼方法将金属氧化物还原为纯净金属……几乎所有人类文明都是对自然规律的“反向”利用。这就必然要消耗能量!因此,整个人类文明的历程,就是一个不断消耗自然能源与资源的过程。

  随着文化进化的发展和世界人口的增加,从1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现代社会,人均能量消耗提高了4.6万倍,与之同步的是人口也增长了1000倍。人类消耗的总能量,在1万年里扩大了4600万倍!从亿万年长远眼光来看,眼下的文化进化还只是处于发轫之初阶段,若是总以耗能增加为代价,文化进化断难持久。只有寻求能量消耗并不增加,文化进化的发展模式方为亿年之策。

  “造物主”创造了自然界,地球人类从中圈占了一块“特区”,创造了人工世界。

  在文化进化中,人类的主观精神世界与客观精神世界同步发展,正在逐渐将地球从一个百分之百的“客观物质世界”行星,打造成一个体现人类意志的“客观精神世界”智星!今天的人类主要就生活在自己打造的“客观精神文化世界”之中。

  

  人类的文化进化必定要触动自然、变革自然。没有这种对自然的变革,人类也就不可能成其为人类!

  变革自然就必然产生生态问题。随着人类变革自然能力的快速增强,生态问题也就越来越严峻地摆在人类面前。

  打从敲制第一件石斧、削尖第一根木杆、钻取第一堆火起,人类就已在变革自然了。即使是在旧石器时代,人类那些最原始的活动就已经在明显地改变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了。许多大型动物在旧石器时代的迅速灭绝就是明证。

  进入新石器时代,农耕文明更是全面彻底地改变着地球的原有面貌。随着社会进步,这种“改变”逐级加速扩展,也因此才有了现在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

  步入21世纪的今天,地球上恐怕很难再找到一块完全没有受到文化进化染指的地方!哪怕是一些人类从未践踏过的“净土”,也会沾染点“文化”的痕迹。

  处于文化进化“挟持”下的地球,早已不再容有单纯的“自然生态”了,有的只能是在文化的强烈介入下“文化”与“自然”两相缠结的“自然文化生态”!

  必须把创建文化环境与自然环境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来考虑,任何将其割裂开来、偏重一极的看法都是错误的。

  可以说,地球今日有主。这是人类的殊荣,也是人类的责任!这次“造物主”真的是把整个地球托付给人类管理了:所有的高山平原,草场森林;所有的江河湖海乃至南极冰盖,北极浮冰;所有的飞禽走兽,鱼虾昆虫,藻类真菌;所有的煤、气、油田等矿产资源,以及深海、天空……全都交付于人类的托管之下。一定要认识到人类在文化进化中的“主管”身份,不要由着性子忤逆自然,糟蹋自己苦心经管的人类家园!绝不可自轻自贱,死抱着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仍旧把自己等同于生物进化中的一个“动物”!

  

  宇宙诞生业已137亿年。太阳也已形成了约50亿年,它还有50亿年的发光期。我们人类宠儿诞生在太阳稳恒的“中年”,可谓是“中年得子”。已有46亿年“球龄”的地球其享年也必定追随太阳寿期。它的前一半时间主要交给了生物进化,这后50亿年已然为文化进化留出了足够充裕的时间。人类作为文化进化的唯一主体,我们应该以“地质纪年”的眼光把文化进化考虑得更为长远一些,并以正确的“自然文化生态观”杞虑一些几百年后必将遇到的问题。

  按照当前这种文化进化模式,人类不用说将文化进化像生物进化那样推进几十亿年,恐怕就连一个仅以亿年计的“物种寿期”也难以为继。

  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进化模式?社会生产在疯狂增长!仅在20世纪就几乎增长了20倍。其中的1995—1998年这三年的增长就超过了1900年以前1万年的增长总和!人口也在急剧增长!仅进入20世纪人口就增加了4倍。2011年世界人口已达70亿,100亿人口将出现在2100年前。

  生产和人口的激增,必然加速地球有限能源、资源的消耗。据联合国地质矿产资源部门的报告:许多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金属矿藏、煤炭石油都会在最近几百年内开采殆尽!在此后漫长的几十亿年里我们人类还将如何推进文化进化?这恐怕还是个今天谁都不想认真考虑的问题。也许人们骨子里都有点法国国王路易十五的影子——“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这样的凄凉前景绝非遥远,就煤炭而言或许我们的孙辈就会看到!

  与此同时,“在20世纪,战争死亡人数达到了1.097亿人,或者几乎是1900年以前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3倍。仅第二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就达到了5300万人”(莱特斯·R·布朗:《1999年的世界状况:世界观察研究所关于朝向可持续社会进步的报告》第154—155页,伦敦:全球扫描出版社1999年出版)。更可怕的是,“截至1986年,几乎有7万个核弹头,其爆炸当量相当于180亿吨TNT炸药——地球上平均每人分享3.6吨”(同上,第153页)。地球上怎么会有这种自杀自灭的物种,这难道也是文化“进化”出的结果?地球迄今已经有过五次生物大灭绝事件,最近一次是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从而导致了恐龙的灭绝。我们人类难道是在为自己准备第六次大灭绝吗?

  

  要想文化进化得以亿年传承,唯有将人类的文化进化完全纳入大自然的循环之中才有这种可能。

  我们“人类圈”的一切活动也应该像其他水圈、大气圈、生物圈、岩石圈那样,在大自然中达到一种稳恒的自我循环状态,并在循环中使文化进化螺旋上升,级阶提高。

  必须充分认识到,要想将“人类圈”纳入大自然的循环是极其不易的。单说“让一切使用的资源形成一种周而复始的自动循环”,为此人们使用过的每一种金属都必须予以回收,冶炼锻造,重新使用;所有生产与生活废弃物都必须经过处理,达标排放,或确为大自然所及时化解。仅仅这一点,就足以颠覆现在人类的一切生存理念。

  不用说像“消费资本主义”那种维持高生产—高消费的生活方式会让人类天堂迅速败落,即使是眼下“节约型生存”的缓慢消费,也难以让文化进化维持“地质纪年”。

  当前国际社会已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经济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虽然罗列了这么多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却唯独没有想到“非再生”能源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而这恰恰是人类文明能否真正“持续”的关键所在!再者,从可持续发展理论所包含的“两个基本要素”——“‘需要’和对需要的‘限制’”——来看,人们不难解读,其核心措施仅仅是“限制”,而且这种限制还不能影响“需要”这个首位要素。坦率地说,这种“限制”充其量只能起到延迟时间的作用,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如何让文化进化得以永久持续的问题。

  文化进化最终将达到让“人类圈”纳入大自然的循环之中,将其奠定在“太阳辐射能量”和“地球现有资源”这两大颠扑不破的基石上。如此安排,方可永葆人类和它所推进的文化进化亿年无虞。

  未来的千年对人类生存方式的“转轨”而言,无疑是个关键时期。在此期间化石能源与矿产资源肯定早已掘尽,在以太阳为主要能源的限定下,文化进化能否真正纳入大自然的循环,这就像人造卫星发射能否进入稳恒轨道一样——唯有成功纳入自然循环,文化进化才可算是圆满地纳入正轨。显而易见,人类文明若是真正能够稳健地在“正轨”上运行,可以持续千年便可延续万年、亿年。反之,若是最终无法纳入自然循环,就只能像个推力不足的卫星那般,竭力达到其至高点后,随即迅速衰减坠落。“机会”一失,便是永远,盛极一时的文化进化就只能是宇宙史上曾经闪现过的一场速炽速灭的耀眼光辉。

  纳入“自然循环”的生活同样可以是美好的,人类完全可以做到在物质相对简约的情况下实现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让每个人过上高尚的生活。正如圣雄甘地所言:“我们的地球可以满足让全世界的人都过上美好生活,但它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古希腊哲人庇塔乌斯也持同样观点,他在回答“最理想的家是什么样子”这一问题时,给出的标准极其简单——“既没有什么奢侈品,也不缺少必需品!”贪婪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病态,苦无根治良方。

  

  文化在全球的广阔覆盖让人感受到了这颗星球的有限,即使是当代人类也已触及到地球的极限边缘。在如此局域的地球上要想让文化进化亿年久远,人类必须联合起来,齐心协力按照科学理念统一经营地球。

  当前我们这个智能物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有头脑,而人类没有头脑!

  人类的“整体智能”与“个体智能”竟然处于如此极端的不对称状态,畸形得真是让人匪夷所思。

  一旦所有“个体头脑”整合为一个“人类巨脑”,全人类就能够运用这颗整体巨脑创造大智慧,共同缜密思维,精心规划,统一协调,谋虑人类的当前发展与长远未来。从此人类将会合成为一个统一理性、仁善亲和的智能整体,齐心协力管理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人类万万不可做个力量强大,缺乏“头脑”的整体性白痴,否则什么祸事蠢事都干得出来。尤其可怕的是,当前科学技术高度发达,个人能力极度增强,过去需要动员举国力量,挥师百万大军才能发动的一场战争,现在也许20个人就足够了。

  我们只有一种人类,再无其他旁支别类;我们有同样的平均1350毫升的大脑,有同样独特的低喉发声器官,大脑里又装有共同的“语言模块”——这些足可保证全球人类各种语言之间的相互通达。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人类才称得上是真正的“世界动物”。全世界所有物种中,唯有我们人类才有可能在整个地球范围统一起来,联合起来。只有将人类整体智慧建立在这样一个联合统一的坚实基础上,我们人类才有资格独自担当起宇宙这第四次伟大进化。

  其实,全世界的人们已然在越来越紧密地互相依赖了。信息交流已在全球范围畅通无阻,今天你与地球背面友人的音讯相通并不比跟隔壁邻居对话更加费力。商品交换早已扩展到全球范围。甚至连商品生产与商业投资也早就全球化了。交通运输网络业已覆盖到全世界各个城市。当然,现代战争的高端武器也足可精准地打击到全世界的任何角落,3000公里开外放枚导弹,想打你家左窗不会从右窗进去。

  当人类整合一体,全世界古今中外所有人的智慧汇聚为一个智能“巨脑”,人们必然会运用这一“人类巨脑”,以前所未有的高超智能,理性地打理好地球上的一切事务——

  使地球达到生态平衡,永恒持续发展;

  能源、资源、生产活动均能自行循环发展,并参与到大自然水圈、大气圈等诸多循环之中;

  地球上再也没有战争杀戮,没有奴役压迫,没有贫富悬殊,没有丑行奢侈,没有野蛮暴力;

  人人都能按照自主意愿过着平等、自由、高尚、友善,以及遵循志趣、锐意进取的生活。

  文化进化定会永葆亿年兴旺,不会只是灵光一闪的昙花一现。至于以后会进化到何种超乎想象的高级程度,今人无从揣测,但有一点是清楚的——它必然会容纳现在的文化进化,就像现在的文化进化容纳生物进化那样。或许又是杞人之忧,按照通常几率,此后的地质年代必定会遭遇些全球地质冰川期、地球南北磁极倒转、小行星撞击地球等重大天体事件。不过,既然生物进化能够承受,想必文化进化也能一次次地劫后重生。更何况我们人类今后必然还会拥有越来越高级的智能,按此超级智慧与无限潜能,未来人类定会万劫舒卷地渡过一个个难关。

  地球是无限美好的。三十亿年河东,三十亿年河西,“生物进化”与“文化进化”平分秋色,各自演绎地球半生年华。生物进化玉成了它蔚蓝色的美丽,文化进化却培育它成为广宇中的一颗“智星”!

  人类完全可能在宇宙这第四次进化中颐养天年,寿终正寝。“天年”何在?最理想的是以太阳寿期为限。50亿年后太阳化作一颗“红巨星”,届时它将比现在亮1000倍,体积膨胀500倍,吞没水星甚至金星,地球表面温度最高可达3000摄氏度,地球的生物进化、智能进化全都在热焰中终结了。

  与伟大的太阳同在同殁,我们人类生逢其时,死得其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