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画坛流派:立体派之《鲁伊斯·毕加索》

 愚雅轩 2013-10-03

 
 

愚雅轩祝朋友们全家幸福安康

 
 

西方画坛流派:立体派之《鲁伊斯·毕加索

 
 

 

鲁伊斯·毕加索

 
 亚维农的少女

《亚维农少女》毕加索作,1907年,油画,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藏。

    1906年毕加索受到非洲原始雕刻和塞尚绘画影响,而转向一种新画风的探索。于是,他画出了一幅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著名杰作——《亚维农少女》。这幅不可思议的巨幅油画,不仅标志着毕加索个人艺术历程中的重大转折,而且也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的一次革命性突破,它引发了立体主义运动的诞生。

    《亚维农少女》始作于1906年,至1907年完成,其间曾多次修改。画中五个裸女和一组静物,组成了富于形式意味的构图。这幅画的标题是由毕加索的朋友安德鲁·塞尔曼所加,据说毕加索本人对之并不喜欢。但不管怎样,这只不过是作品名称罢了。在现代艺术中,标题与作品的相关性越来越小,画家们常常有意识地不以标题来说明作品的内容。毕加索这幅《亚维农少女》,想必亦是如此。该画原先的构思,是以性病的讽喻为题,取名《罪恶的报酬》,这在最初的草图上一目了然;草图上有一男子手捧骷髅,让人联想到一句西班牙古老的道德箴言:“凡事皆是虚空”。然而在此画正式的创作过程中,这些轶事的或寓意的细节,都被画家一一去除了。其最终的震撼力,并不是来自任何文学性的描述,而是来自它那绘画性语言的感人力量。

    这幅画,可谓第一件立体主义的作品。画面左边的三个裸女形象,显然是古典型人体的生硬变形;而右边两个裸女那粗野、异常的面容及体态,则充满了原始艺术的野性特质。野兽派画家发现了非洲及大洋洲雕刻的原始魅力,并将它们介绍给毕加索。然而用原始艺术来摧毁古典审美的,是毕加索,而不是野兽派画家。在这幅画上,不仅是比例,就连人体有机的完整性和延续性,都遭到了否定。因而这幅画(正如一位评论家所述),“恰似一地打碎了的玻璃”。在这里,毕加索破坏了许多东西,可是,在这破坏的过程中他又获得了什么呢?当我们从第一眼见到此画的震惊中恢复过来,便开始发现,那种破坏却是相当地井井有条:所有的东西,无论是形象还是背景,都被分解为带角的几何块面。我们注意到,这些碎块并不是扁平的,它们由于被衬上阴影而具有了某种三度空间的感觉。我们并不总能确定它们是凹进去还是凸出来;它们看起来有的象实体的块面,有的则象是透明体的碎片。这些非同寻常的块面,使画面具有了某种完整性与连续性。

    从这幅画上,可看出一种在二维平面上表现三维空间的新手法,这种手法早在塞尚的画中就已采用了。我们看见,画面中央的两个形象脸部呈正面,但其鼻子却画成了侧面;左边形象侧面的头部,眼睛却是正面的。不同角度的视象被结合在同一个形象上。这种所谓“同时性视象”的语言,被更加明显地用在了画面右边那个蹲着的形象上。这个呈四分之三背面的形象,由于受到分解与拼接的处理,而脱离了脊柱的中轴。它的腿和臂均被拉长,暗示着向深处的延伸;而那头部也被拧了过来,直楞楞地对着观者。毕加索似乎是围着形象绕了180度之后,才将诸角度的视象综合为这一形象的。这种画法,彻底打破了自意大利文艺复兴之始的五百年来透视法则对画家的限制。

    毕加索力求使画面保持平面的效果。虽然画上的诸多块面皆具有凹凸感,但它们并不凹得很深或凸很高。画面显示的空间其实非常浅,以致该画看起来好像表现的是一个浮雕的图像。画家有意地消除人物与背景间的距离,力图使画面的所有部分都在同一个面上显示。假如我们对右边背景的那些蓝色块面稍加注意,便可发现画家的匠心独具。蓝色,通常在视觉上具有后退的效果。毕加索为了消除这种效果,便将这些蓝色块勾上耀眼的白边,于是,它们看上去就拼命地向前凸现了。

实际上,《亚维农少女》是一个独立的绘画结构,它并不关照外在的世界。它所关照的,是它自身的形、色构成的世界。它脱胎于塞尚那些描绘浴女的纪念碑式作品。它以某种不同于自然秩序的秩序,组建了一个纯绘画性的结构。

 拿烟斗的男孩

    拿烟斗的男孩,现代艺术的创始人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的代表性作品,布面油画,创作于1905年,尺寸100×81cm。这幅画在巴黎几经转手,最后被德国的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先生收藏。

 

画作赏析

    《拿烟斗的男孩》创作于1905年,是毕加索“玫瑰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时年毕加索24岁,刚刚在法国巴黎附近的蒙马特尔定居不久。画中年轻的巴黎男孩被毕加索称为“小路易”,他常到毕加索的画室消磨时光,毕加索以他为模特创作了这幅《拿烟斗的男孩》。画中的“小路易”穿着蓝色的工作服,左手拿着烟斗,头戴花环,背景是两大束花,看上去颇有几分中国画的味道。“小路易”头上戴着个花环,专家们认为这是画作将完成时,毕加索临时决定加上去的,不过看起来也挺和谐增色。

    《拿烟斗的男孩》被评论家誉为:具有达芬奇《蒙娜丽莎》似的神秘,梵高《加歇医生》似的忧郁的唯美之作。随着毕加索声名鹊起,这幅画在巴黎几经转手,最后在伦敦举行的苏富比拍卖会上以1.0416亿美元的天价被德国的犹太富商格奥尔格先生收藏,这个价位创造了世界名画拍卖史的最高纪录。索斯比拍卖行高级副总裁大卫·诺曼对这幅画评价很高,认为它无论就作品重要性还是完好程度而言都属少见,可以说是目前私人收藏中最好的作品。诺曼说:“作品有着诗一般的意境,又是那样夺人心魄,所有人都被它深深吸引。”

《双重肖像和一杯葡萄酒》(1917),神工鬼斧,活灵活现。
 
 
 《红色的屋顶》1953-54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简介:画布,油画;纵60.8厘米,横50厘米;作于1937年;

藏于澳大利亚维州国立美术馆。

    毕加索《哭泣的女人》欣赏:这件作品是毕加索后期畸形女人作品中最动人的一幅,是他的不朽名作之一。作品中人物的原型是他的情人著名的摄影师多拉·玛尔。在这里,毕加索刻画了一位极其悲伤的女人,悲凄的命运和感情由粗放的颜色和劲利的笔触反映出来。毕加索更多地采用三角形和锐劲的折线来表现女主人公的手,鼻子、嘴巴、牙齿、眼泪,使女人的眼睛、嘴唇、鼻子似乎杂乱无章,支离颠倒,具有常人难以理喻的特点。她张着血盆大口,号啕大哭,珍珠大小的眼泪和牙齿从脸上直落到身上,同时又在她的头上插上花朵,使其更显得滑稽。那红、绿相间的上衣,带着粗黑的直条,颇像监狱的铁栏杆,锁住了一个哭泣的女人。

 
 毕加索名作《梦》

《梦》

   1927年,47岁的毕加索与长着一头金发,体态丰美的17岁少女初次相遇,从此,这位少女便一直成为毕加索绘画和雕刻的模特儿。又过17年,64岁的毕加索给她的生日贺信中说:"对我来说,今天是你17岁生日,虽然你已度过了两倍的岁月。在这个世界上,与你相遇才是我生命的开始。"《梦》这幅画作于1932年,可以说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梦》是与<<镜前的少女>>同一年完成的,就平面分解特点来看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梦》要简洁的多,只用线条轮廓勾画女性人体.并置于一块红色背景前,女人肢体没有作更大分析稍作夸张划分,色彩也极其单纯. 两幅画是毕加索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 毕加索用最简单的绘画表现出了一个在梦境和现实中的少女,他独特的表现手法给观者更多的想象空间和思维自由性。

   毕加索《梦》欣赏:毕加索的这件作品于1997年以4840万美元的高价成交,成为世界上最贵的十大名画之一,也是中期比较重要的作品之一。每当毕加索拥有一份新的爱情,他的画风都会为之一变,这件作品便是其中的一件代表之作。创作这件作品的时候毕加索正沉浸在幸福的爱情之中。这件作品被认为是毕加索对精神与肉体的爱的最完美的体现。作品中一位美丽的金发女孩正靠在沙发之上睡觉,她仿佛正在做着美妙的梦,面部安详,柔和洋溢着幸福的表情,让人不禁也有睡欲的感觉。她的脸被从中截开,身体比例不是很协调,上下半部分过于窄小。两个用线条描绘的宽大的手臂置于椅子的两个扶手而向身前耷拉着。显得那么的无力,完全进入睡的状态。她上衣用几个淡绿色线条勾勒出来,两个圆滑,挺拔的乳房丰满诱人,真实展了女性身体的质感。她脖子上的项链采用红与黄,显得那么的突出,给人视觉冲击。整幅作品色调鲜明,用笔直接,线条的使用,充分展现出女性身体的曲线之美,对比色,补色的运用都恰如其分,从而营造出一种完美的梦的氛围。

 毕加索作品《藏尸所》

毕加索作品《藏尸所》

    作品是1944-1945年创作的《藏尸所》,这是毕加索继1937年的《格尔尼卡》之后最重要的控诉战争的作品,画面描绘了死亡场景,大规模的屠杀和肢解。同时期他创作了另一幅作品《瓶子、蜡烛和砂锅》(1945),而《藏尸所》中,同样的场景再次出现,只是,在这里,一切都没有颜色,希望的象征——蜡烛——也熄灭了。就如同他自己所言,《藏尸所》是进攻和防御武器:对真实的记录、对战争的控诉、绝望的嚎叫,关于奥斯维辛的一曲抒情诗。

 第一次圣餐 毕加索作品赏析

    1896年,为了参加一个大型展览会,16岁的毕加索决定画一套具有“沙龙风格”的作品,他征求父亲的意见,最后选中了三个题材:《祭坛男孩》、《第一次圣餐》、《科学与慈善》——既有宗教的,又有科学的。

    4月,巴塞罗那全市美术展览会上,毕加索的《第一次圣餐》陈列于第一展览室,标价1500比塞塔。5月15日的《巴塞罗那日报》上刊登了一篇对这次展览的综合评述,其中也提到了这幅画,称其“画中人物富于感情,线条明快”。

 格尔尼卡.

《格尔尼卡》,毕加索作,1937年,布面油画,305.5×782.3厘米,

马德里索菲亚王妃艺术馆馆藏。

     格尔尼卡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族人的城镇。1937年被纳粹“神鹰军团”的轰炸机炸成一片废墟,死亡了数千名无辜的老百姓。毕加索被法西斯暴行所激怒,毅然画了这幅巨作,以表示强烈的抗议。画面以站立仰首的牛和嘶吼的马为构图中心。画家把具象的手法与立体主义的手法相结合,并借助几何线的组合,使作品获得严密的内在结构紧密联系的形式,以激动人心的形象艺术语言,控诉了法西斯战争惨无人道的暴行。

    对佛朗哥政府的残酷行为不满的毕加索定居巴黎,但当1937年4月26日西班牙巴斯克省的历史名城 —— 格尔尼卡 在西班牙内战的混乱中,遭到法西斯德军的突击,全城被炸为一片瓦砾,死伤数千人,而且大多是老弱妇孺时,激起了毕加索强烈的愤怒,因为他一想到德军这样强大的军事力量,对一个不设防的小村庄竟然进行这样残暴的轰击,就义愤填膺,於是开始动手绘制这幅壁画,要以画笔为枪来抵抗不人道的暴戾行为。

    这幅《格尔尼卡》到底表现了什么呢?里面没有飞机、炸弹、坦克、枪炮,只有牛、马、女人、灯……等物体,然而它的意义已经超越了表象。毕加索把象征性的战争悲剧投入蓝色调中,那浅青、浅灰在黑色调的对照中表现正义的极点,它聚集了残暴、痛苦、绝望、恐怖的全部意义。这木然屹立的公牛、濒死嘶鸣的马、仰天狂叫的求救者、断臂倒地的士兵、抱着死婴号啕大哭的母亲、吓得发呆的见证人……到底表现了什么呢?

    毕加索对于他的作品经常保持沉默,希望给予观赏者自由的体验空间,但是对于《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他曾解释道画作中的牛、马和以生气勃勃的线条绘出的手的涵义,以及西班牙神话中那些象征的起源的涵义。他说:“……牛代表残暴,马则代表人民。不错,我在那画里用了象征主义,但并不是在其他画里都这样做……。”“那幅画是存心向人民呼吁,是有意识的宣传……”

    因为在西班牙一般人心目中,斗牛场上出现的公牛,往往代表着妖怪、恶魔等黑暗势力之文化因素下,所以毕加索会以牛来代表着无视人民疾苦的残暴政权。同时,在斗牛场上的斗牛士攻击下,公牛终难以逃脱死亡的命运之西班牙斗牛文化下,这匹马乃为象征着面对公牛咆哮不屈服的人民,他们是对抗暴政的主力军。战士虽然已经倒下,但他仍然紧紧地握着那柄剑与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精神花朵,表达了人民的复仇的决心和决战到底的精神。

    因为这幅巨画是毕加索为以进步和平为主题的巴黎万国博览会之西班牙馆所绘制,并且曾到英国、美国等其它国家巡回展览,引发了全世界热爱自由、拥护民主人士的共鸣,同时在画家声明要将该画捐赠给结束佛朗哥政权后的西班牙祖国之种种动作下,使得该画的意义很快就超出了单纯事件的抗议范畴,而成为政治斗争中的一种文化示威,甚至成为文化对暴力的一种对抗。就其意义来说,这幅作品超过了这桩偶然事件,而正好是通过绘画技巧起了象征启示、重要契机的作用。这是由一个触目惊心的、狂暴的、尤其是缺乏色彩的形体所构成的画面;这色彩是指光影和立体感,也正是由於缺乏这一点,它就象征着死亡。这死亡不仅是轰炸受难者的死亡,而且也是文明的死亡。

 画家和模特儿 西班牙 毕加索

画家和模特儿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 纵130×横162厘米 

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藏

此画描写了画家在画女模特儿的情景。右侧的裸女坐在地上,

画家坐在椅子上聚精会神地作画。背景简略,人物充满画面。

画家完全以自我的立体派面貌来表现对象,他将人体拉长、压扁、扭曲、

调位,从而获得了令人惊骇的艺术效果。

 

  

镜前的少女

镜前的少女【名称】镜前的少女【类别】油画 、 名画

【年代】作于1932年3月【作者】毕加索【规格】162.5×130厘米

【属地】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简介】

    自《亚威农少女》之后,毕加索对立体主义的热忱有增无减。从1908年至1910年间,他的一批立体主义创作表现了对形象全面分解的倾向。自1910年后,他所绘的物体更加支离破碎,还出现了印刷符号,甚至加用"贴纸"技术。人们称他前一段的立体主义为"分解立体主义时期";后一阶段为"综合立体主义时期";两个时期的联合,即是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繁盛阶段。如《奥尔塔的工厂》、《拿曼陀林的女人》、《女人头像》、《康惠勒肖像》、《伏拉尔肖像》等等,都属于前一阶段的立体主义,是运用纸片和剪报拼贴的作品。如《玩纸牌、玻璃杯和酒瓶》(此画又称《法兰西万岁》)、《少女肖像》等,则属于后一阶段的立体主义。

    1916年,毕加索协助在法国巡回演出的俄国吉佳列夫芭蕾舞团,为他们设计了布景和服装。并认识了该团芭蕾舞女演员奥尔加·柯克洛娃,最后与她结了婚。这一舞团在俄国十月革命前夕有很大的影响。毕加索与之合作并与他们一起到意大利。去意之后,毕加索又改变了倾向,转向古典主义画风。古希腊罗马和文艺复兴的艺术品唤起他对古典绘画的崇拜。他以严谨的手法画了《扶手椅中的奥尔加》(1917年)、《扮作滑稽角色的保罗》(1924年)等。他还在画上加进了沙子,他的代表作《泉边三浴女》、《海滩上奔跑的妇女》等就是这样画成的。 1925年,毕加索参加了超现实主义的第一次展览。 这是他和布勒东交往的结果。不过,布勒东嫌他的形象太依附于具象,毕加索便否定超现实主义者。

    《镜前的少女》也是耐人寻味的立体主义,但重在平面分解。女人的各个局部予以几何化,并规范成各种圆形:圆形有脸、镜子、乳房、臀部和圆形镜中的反映物,镜中镜外的圆形构成,成了富有装饰趣味的圆形图案。

这幅画是毕加索以立体派描绘女人形象和新古典派风格相结合的产物。是形象极端自由性--线条和色彩自由组合的杰作。借用美学家卡·古·荣格*(C·G·Jung)的一句话,这叫做"无意识的集合体"。

 科学与慈善 毕加索作品赏析

科学与慈善 毕加索作品赏析

    在巴塞罗那全市美术展览会上展出《第一次圣餐》,并获得一定好评后,毕加索做好足够的思想准备,把自己的情绪、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就动笔画那幅著名的《科学与慈善》。

    毕加索的父亲唐霍塞,破天荒地亲自做模特儿,于是他就成了画面左边坐在病人床旁的医生。唐霍塞一生拘谨踏实,极少照相,后人也许只能通过这位“医生”来想像他的模样了。儿子毕加索充分借鉴流行的印象派的技巧,在以赭色、棕色表现悲悯和忧郁的同时,映衬着紫红、黄绿诸色,从而一扫伤感颓靡之风,画面成熟稳重,泰然自若,虽然尚没有摆脱学院派的影子,却也对未来的风格有所预示。比如,病妇那只柔软细长的手,就好比一段安详优美的语言,在款款倾诉。

《科学与慈善》在1897年的马德里全国美展上获得赞扬,接着又在马拉加市的全省美展上摘取了金像奖。画面体现了16岁少年对人生的思考——人类需要两种关爱。

 生命 西班牙 毕加索 布上油画纵197×横129厘米 克里夫兰博物馆藏

    这是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代表作之一。画面右侧一位怀抱婴儿的妇女,象征着生活的重负,母亲一脸沧桑,注视着面前的一对青年男女,她的形神憔悴,神情专注,目光严厉,好像有责备的意味。左侧男女两人紧紧相依,比喻放纵的爱情,画家把这一对恋人处理为裸体形象,与右面那位着衣母亲形成对比。男青年左手微微抬起,指向那位母亲,似乎对母子俩承受的巨大痛苦感到怀疑。

男子的形象在写生阶段还像画家自己,作品完成时却已变成好友卡洛斯·卡萨赫马斯的形象。卡萨赫马斯是一位立志绘画艺术的青年,却在巴黎失恋自杀身亡。毕加索一直怀念这位因失恋而自杀的好友,所以在画面上将他描绘为爱情的象征,右边那对母子则是母性的象征。

    画面上还有两幅作品,女人的姿势都是缩成一团,两幅画,由两人到一人,刻画的都是在生活的重压下疲惫不堪的人们,从相依为命到孤苦无依的生活境遇。赤裸的身体不但完全暴露了他们苍白无力的肌体,也展示了他们人性最真实、最痛苦的一面。这也是画家对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最贴切的描绘。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是20 世纪最有影响的西班牙艺术家,也是法国现代派艺术的主要代表。这位具有无穷创造力的人,不仅有着与众不同的鲜明个性,而且有着不息的探索精神。他一生中画法和风格几经变化:1901~1904 年初的作品多表现饥饿的穷人形象,并主要以蓝色调加强孤独和失望、灾难与不幸的感觉,这一时期为他创作上的“蓝色时期”;1904~1906 年是“玫瑰色时期”,这一时期的作品题材以描写江湖艺人为主,形象虽然忧郁,但不孤寂;1907 年前后,他学习黑人雕刻的艺术手法,被称为“黑人时期”;1908 和布拉克创造“立体主义”,发展为“综合立体主义”,从而使他成为欧洲画坛的瞩目人物。

 
 

毕加索和和平鸽

    把鸽子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并得到世上公认,始于西班牙的艺术大师毕加索。

    1940年8月,德国法西斯已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巴黎沦陷,毕加索正侨居在那里,整天在画室里听到战争的炮火声,心情沉闷。

   毕加索的邻居米什老人有个孙子,叫留辛,养了一群鸽子,他每天用拴着白布条的竹竿在楼上招引鸽子出巢、飞翔、归巢。后来,留辛觉得白布条意味着投降,于是在竹竿上换上红布条,象征对法西斯的复仇火焰。毕加索当时感叹道:“战争祸及巴黎,也使孩子们早熟。”。然而,毕加索绝未想到,就在第二天,米什老人捧着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闯进了他的画室,老泪纵痕,痛心疾首地讲述了留辛的悲惨遭遇。原来,天刚亮,留辛照例在楼上用竹竿导引鸽子出巢,被德国士兵看见,他们像恶狼一样冲上楼,打了留辛一掌,硬说留辛的红布条是向游击队发信号,不由分说就把留辛从窗口扔出去,留辛两只小手本能地扒住高楼的窗沿,凶狠的德国兵用枪托猛砸留辛的小手,留辛摔下去,惨死街头,德国兵还不解恨,用刺刀把鸽笼里的鸽子全部挑死。米什老人央求毕加索:“先生,请求你给我画一只鸽子,纪念我那惨遭法西斯杀害的留辛。”,毕加索义愤填膺,当即挥笔画了一只飞翔的鸽子,栩栩如生,那就是“和平鸽”的雏形。

 
 
毕加索为米什老人画的 《和平鸽》 
 
 
 1950年11月,为纪念在华沙召开的世界和平大会,
毕加索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被正式公认为和平的象征,叫做“和平鸽”。
 
 
 1952年毕加索为联合国和平大会画的简笔画《和平鸽》
 
 
 毕加索为1952年12月维也纳世界人民和平大会献上的佳作《和平鸽》
 
 
 手里捧着鸽子的孩子 毕加索作品赏析
 
 
  《和平鸽的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