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商周十供

 鸿墨轩3dec 2013-10-04

商周十供

  

 

乾隆御赏孔府“十供”

    孔府“十供”,又称“商周十供”,为衍圣公祭祀祖先所用。现珍藏于孔府文物档案馆。它们分别是木工鼎、牺尊、伯彝、父乙卣、宝簠、亚弓觚、夔凤豆、蟠夔敦、饕餮甗、方鼎。这十件形制古朴、纹饰精美的青铜器,均为乾隆皇帝御赐珍品,是我国稀有的完整成组传世瑰宝。

  木工鼎 口径24.7cm,通高30.5cm,腹深14cm,重5.5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此鼎平口折沿,立耳,腹下微鼓,圜底,柱足。口沿下饰六组卷角兽面纹,皆以凸棱作鼻梁。腹部光素无纹,足部承腹处饰兽面纹,以扉棱作鼻梁,腹底部三条相接合范铸的直线。器内壁有2行7字铭文:“作父戊鼎木工册”。清代配透雕龙花纹玉钮、紫檀木盖及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木鼎”。
  鼎:古代炊器,盛行于商周时期,多以青铜铸成。《说文》上曰:“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辞源释》释为:“烹饪器,常见为三足两耳。”在青铜礼品中,鼎是重重要的一种礼器,它不再是一种单纯的炊器,而成为礼乐制度的象征物,这种赋予了神圣制度的象征物,是贵族的专用品。鼎多用来煮牲祭天敬祖,并按照礼制组合成所谓“列鼎”,何休注《公羊·桓公二年传》:“天子九鼎,诸侯七,大夫五,元士三。”

  牺尊 通高29cm,长39cm,宽14.5cm,重5.4kg。祭祀时盛酒之器。器作牛形,牛躯体浑圆雄健,蹄足强壮有力,双耳向后,短尾下垂,器身光素无纹饰。背上有一椭圆盖,可开合。清代配镶雕玉虎牌檀木座,座面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牺尊”。

  伯彝 口径23.2cm,底径14.8cm,高15.7cm,重2.1kg。祭祀时用于盛放黍、稻之器。应为簋。呈杯形,敞口,束颈,直腹,圜底,圈足外撇。两侧附螭龙屈舌耳,下有钩状垂珥。器身纹饰以带纹划为二区,上饰细云雷纹,前后正中各饰一兽首;下部饰粗云雷纹,前后饰一兽面纹,以凸棱作鼻梁。圈足饰四组卷角兽面纹,皆以凸棱作鼻梁。器内底铸铭文4行20字,漫泐不清可辨六字为“伯作尊彝用……永……”。清代配雕龙花纹玉钮、檀木盖及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伯彝”。
簋:《说文》释曰:“黍稷方器也”。簋是盛放黍、稷、稻、梁等饭食的器具。商周时期,簋是重要的礼器。西周时,它和列鼎制度一样,在祭祀和宴飨时以偶数与列鼎配合使用。据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二簋。

父乙卣 口径14.5*11.3cm、高33cm、宽25cm、重5.3kg。祭祀时用于盛酒之器。器呈椭圆形水囊状,口颈稍敛,鼓腹下垂,圈足处撇。盖为倒扣碗状,蒜头盖钮,盖为母口,器为子口。腹宽处两侧有双环耳,系粗绳纹提梁。口沿下饰一周菱形云雷纹,前后各铸一兽首,腹部素面,圈足饰两道凸弦纹。器、盖内壁对铭“册父乙”三字。清代配紫檀木座,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册卣”。
  卣:《说文》作卥。祭祀中用于盛放一种香酒的用具,是盛酒器中重要的一类。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商代多椭圆形、方形,西周多圆形。

  宝簠 口径28.5*22cm,高8.6cm重3.4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器呈长方形,缺盖,直口、平唇、斜壁、深腹、兽首双耳,方圈足的各底边做成长方形缺口。沿下铸一周乳丁云雷纹,器腹铸兽目交连纹。器内铸有铭文“囗自作囗簠其子孙永宝用”11字。紫檀木座刻“乾隆卸赏”四字,座底刻“周宝簠”三字。
  簠:《说文》释曰:“黍、稷圆器也”。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稻、梁等饭食的器具。《周礼·舍人》:“凡祭祀共簠簋。”簠出现于西周早期,盛行于西周末。

  亚弓觚 高32cm,口径21cm,重2.7kg 。祭祀时盛酒之器。器呈喇叭口,腹微鼓,平底,高圈足。腹部和圈足各有四道竖扉棱。圈足上有两个十字镂孔。脰部与腹、腹与圈足皆以两道凸弦纹相隔。脰部为素面,腹及圈足皆铸兽面纹,兽目突出作乳丁状。圈足内铭文“”清代配紫檀木座,刻款“乾隆御赏”四字,座底刻“周亚尊”三字。
  觚:“饮酒之爵也。”长身侈品,口与底部呈喇叭状。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初期。《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注:“觚,礼器,一升曰爵,二升曰觚。”

  夔凤豆 口径16cm,高25cm,宽24cm,底径12.3cm,重4.1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器细短柄,浅腹,双环耳,喇叭形圈足。豆盘与盖扣合后呈扁圆形,盖捉手呈圈饼形,下有短柱连接。盖面及捉手饰夔纹及凤鸟纹,腹饰凤鸟纹及鸱枭纹,圈足饰变形蝉纹和夔纹,通体均镶嵌金银。清代配紫檀木座,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夔凤豆”。
  豆:《说文》释曰:“古食肉器也。”是礼器的一种,常以偶数组合使用。《周礼·掌客》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男豆二十有四。”青铜豆出现在商代晚期,盛行于春秋战国。

  蟠夔敦 口径19.5cm,高22.3cm,宽37cm,重5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应为簋。器为圆形,子母口,鼓腹,覆碗状盖。双兽耳下有垂珥,盖饰凸弦纹和夔纹。器身饰带状蟠夔纹,下为凸弦纹,圈足饰垂鳞纹,兽形三短足。清代配紫檀木座,上刻款“乾隆御赏”四字,后遗失。

  饕餮甗 口径21cm,高39cm,宽28cm,重5.3kg。祭祀时用于蒸煮米等食物。此器甑、鬲连铸,甑为侈口,双立耳,深直腹,底有十字形箅孔。鬲分裆柱足。甑口沿下饰一周带状云雷纹,其余部分为素面。鬲腹饰凸起兽面纹。清代配镂空玉钮木盖,紫檀木座刻款“乾隆御赏”。底座刻款“周饕餮甗”。
  甗:蒸饭器。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体用以盛米,称为甑,下为鬲,用以煮水,中间的箅通汽以蒸于甑。青铜甗在商代早期已有铸造,但为数较多,商晚期至西周时期为数较多,特别是西周末、春秋初,甗是多数殉葬铜礼器的墓中必有礼器。商甗多为甑鬲合铸。

  方鼎 口径21.5*16.5cm,高24.5cm,重5.6kg。祭祀时用于盛放食物。呈长方形,剑口,平折沿,双立耳,耳有短梗与折沿相连,腹壁均匀鼓出,下承四蹄足。器腹一周饰以8个凸起的矩形图案。清代配镂空玉钮檀木盖及座,盖内刻款“乾隆御赏”,座底刻款“周四足鬲”。
  据《孔府档案》第5094卷及乾隆年间的《曲阜县志》记载:“乾隆三十六年,皇上临幸释奠,特降圣谕:前岁修葺太学告成,因念阙里庙堂设有牺象诸尊,爰择镌藏周范铜鼎、尊等十事陈之大成殿,用备礼器。兹临幸曲阜,祗谒先师,阅视所列各器不过汉时所造,且色泽亦不能甚古。惟兹昌平圣里宜陈法物,以为观美,著仿太学之例颁内府所藏姬朝铜器十事,备列庙庭,用惬从周素愿,俟朕回銮后,慎选邮发,交与衍圣公孔昭焕,世守勿替,以副朕则古称先至意,钦此。后于冬十二月遣官赍到,以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为次,陈以花梨几一张,又有图册一本,每图册有印章,其后各有图说。衍圣公孔昭焕率其族属恭迎,祗领具折,叩谢敬藏礼器库内,祭祀则恭陈于殿中。……”从此,孔府对御赐“十供”敬谨收藏,秘不示人。
  

  十供在府内保存200余年里,历尽艰险,屡遭天灾人祸。清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孔府楼房失火,救火者已不能上楼,恰好戏班子在前上房,武生翻跟头上后堂楼救出“十供”,这一国宝才幸存下来。为更加妥善保管,清末民初时,孔府令三代府内医师刘梦瀛辅助衍圣公孔令贻管理“十供”。
  1937年,日军侵占曲阜时,曾居心叵测地多次询问“十供”下落,当时府内代理奉祀官孔灵光说:“十供让奉祀官孔德成离开曲阜时带走。”实际上十供已迁移埋藏至后堂楼地下。
  1948年,解放军进攻山东,国民党撤退时,孔府总管家孔灵叔奉奉祀官孔德成之命将十供及其他古物运往兖州,暂存天主教堂,准备南逃,由于解放军围困兖州,切断了南段铁路,火车不通,十供才没有被运走,十供这一次又险毁于战火。不久兖州、曲阜相继解放,十供被收至省文管会。1949年3月,曲阜成立了古物保管委员会,隶属省文管会。1952年10月,毛泽东来曲阜视察前,省政府决定“曲阜的东西归还曲阜保管”,十供被运回曲阜。
  现在,十供被收藏在具有恒温恒湿的现代化库房——孔府文物档案馆内,由专人保管。十供虽然历尽磨难,险毁战火,如今仍温润光泽,完好如初。后经专家多次鉴定,其中木工鼎、亚弓觚、父乙卣为商代青铜器,其余六件为周代,牺尊为宋仿(存疑)。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器发展史上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时期,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精良,纹饰图案丰富多彩。我们从“十供”典雅古朴的造型及清晰精美、富有光泽的纹饰中可看到处于发展鼎盛阶段的商周时期青铜铸造的华贵富丽、雍荣堂皇的气派,又因“十供”是乾隆皇帝御赐等诸多原由,更增加了它的历史价值。
(摘自:《孔子与曲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