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丰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昵称13969644 2013-10-04

梁丰小学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我们梁丰小学是一所有着二十多年办学经验的学校。这几年来,我校的课题研究确实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队伍日益扩大,科研网络日臻完善,研究领域继续拓宽,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本学期,学校在课题研究方面尤其注重做好了以下工作。

一、日常工作——实在有效

(一)领导重视——课题研究工作的有力保证。

事实证明,课题研究如果得不到领导的支持是很难开展的。我校校长有超前的教改意识,她总是认为学校课题研究的实践,有助于学校在更广阔的视野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教师搞课题研究,既能广泛地了解各方面的信息,活跃他们的思维,提升原有的经验,又能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始终摆在了学校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学校每学年每学期工作计划。学校“十一五”期间结束的课题“新课程下城镇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和“十二五”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皆因为领导的重视,才有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才能得以保证顺利开展。校领导不仅重视课题研究工作,而且带头参加课题研究、承担课题研究任务,力争使自己成为领导科研工作的内行。刘嫣红校长亲自主持了市级“十二五”规划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她一直关注着课题研究的最前沿的信息,总是不断地把自己得到的信息及时地发布到网上,或者在周一全校教师会议上进行阅读、推广。此课题在学校进行了前期论证后,她又认真将此课题进行修改、完善,同时向苏州市、省教科课题规划部门提出了申请,学期末,这一课题顺利申报成为苏州市“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领导的率先垂范使学校科研氛围日益浓厚。 在学校经费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对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所需的财力、物力,学校领导给予有力的支持。如课题研究活动中的外出学习,请人辅导,课题研究津贴、奖金,购置电脑等办公设施,购买图书征订刊物,编辑资料等等都有保障。

(二)抓好过程——学校课题研究的中心工作。

管理出效益,管理出质量。课题研究工作必须有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管理场”,使所需管理的项目(包括人员、课题、时间、信息等)一进入这个“场”,就能运转自如,“低耗高效”,为此,我们注重了以下工作。

1.组织制度管理

构建课题研究组织,形成课题研究网络,有利于科研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我校的科研工作在校长室的领导与分管下,以校教科室为龙头,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密切配合,教师人人参与。特别是学校分管领导亲力亲为,带头研究或指导教师工作,使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始终在规范运作.

就科研工作制度而言,我们也是十分严肃地对待的。我们一直在思考:课题研究如何真正能够为大家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真正地提高每位教师的课题研究究水平,特别对于每位老师来讲,如何能够在减轻大家负担的基础上,把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感悟提炼成论文?而对于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来说,又能减轻相当的工作数量?所以这学期,在沿用之前的各种课题研究制度的基础上,我们把课题研究讨活动与教研活动整合起来(所谓“教科教研不分家”,本来它们两者也应该是不能分开,无法分开的)。我们要求: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时,大家研讨的主题围绕学校的主课题来开展,每个月至少有一次有主题的研讨活动。

我们的这些设想经过老师们的讨论,最终确定了下来。我们还启动了学校微型课题,出台了《梁丰小学开展微型课题研究的若干要求》,要求市级骨干教师人人承担课题,做课题主持人,其他教师积极申报(45周岁以上老师可不作要求)。无论是教师个人单独承担还是小组合作研究的,均须制定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或研究方案,并在规定时间内(本月)向学校提交研究计划(方案)。

2.教师科研管理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兴校之本。针对学校开展课题研究工作的实际情况,我们从学习理论入手,认真做好“四个一”的学习活动,即每天学一点,每周摘一点,每月写一点,每学期写一篇。期初我们给每位老师配发了专门的摘记本,月底由教科组统一查阅,从中选出优秀的摘录或心得结集成册或在学校教师学习会上交流。从批阅检查情况看,每位老师都能做到“四个一”,很多老师超额完成“四个一”的任务,按时上交率达100%。就摘抄的篇幅而言,有整篇摘抄,有提纲挈领的摘录,有精彩词句和片断欣赏,也有摘抄完了附上一段心得体会的;从形式看,有手工抄写,有全文复印,有剪抄结合。教师学习摘录每学期人均15篇、摘抄体会或感想人均5篇,且篇幅较长。

提高教师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课题研究。没有课题,就无所谓课题研究,更谈不上“科研兴校”。在学好理论的同时,我们积极支持、鼓励和组织广大教师参与课题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开拓,不断创新,超越自我。“请进来、走出去”也是我们学习课题研究理论知识和操作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本学期举行一一次全市性的大型活动:市小学品德学科观摩研讨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南通师范二附小吴红霞校长作了专题讲座,向我市思品骨干教师介绍了在班集体情景中,培养学生行为习惯的具体做法。南通师范二附小的宋月红老师展示了一堂精彩的品社课,让学生明白了广告的分类、特点和价值。梁丰小学的徐琼燕和胡静老师分别执教《父母的疼爱》和《我会打电话》。在《父母的疼爱》一课中,课堂气氛热烈,家长积极参与,互动环节真情动人,不时赢得听课教师的阵阵掌声,学生获益匪浅,体会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爱,懂得了感恩回报。在《我会打电话》一课中,胡静老师教态亲切,环节设计巧妙有匠心,学生学有所得。本次活动赢得了市品德学科骨干教师的一致好评,获得了圆满成功。

我们还认真开展了微型课题的示范研究活动。学校的三位语文老师汤丽萍、蔡晓燕、李红燕老师率先垂范,分别从说课、上课、评课三方面向全校老师作了展示,给大家开展课堂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例子。也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让老师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进行“有效教学”的相关研究。

3.科研成果管理

科研成果管理,包括课题研究成果的总结、课题研究完成后对课题的认定、验收、推广及教师科研考核管理。加强科研成果管理有利于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促进课题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同时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转化。我们的“十一五”课题“新课程下城镇小学生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早在前一学年就通过了总结、评估、鉴定,结了题,那是否谓之大功告成呢?答案是否定的。成果推广与新课题研究同样重要。我们把十一五课题研究的成果进行更深层次的总结,以对新的“十二五”课题的研究有个引领作用,同时,对正在研究中的课题进行及时点评,并使之制度化、经常化。学校这学期进行过一次校级的科研成果评奖活动,共有15个课题参评,8个课题获奖。在学期教科大会暨颁奖大会上,用近两小时时间对这15个课题进行了总结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缺点,分析了各课题的成败得失。这样的点评,再次使老师们认识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确保科研工作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因为是本校老师自己做的课题,老师们看得见,摸得着,对他人的课题事先都有所了解,因此,讲评效果特别好。   

()选准课题是搞好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关键所在    

以往的经验表明,选好课题是成功的一半。我校市级立项课题《小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苏州市级课题《小学生养成教育策略的研究》就是根据以上原则,紧紧围绕以下四个要点确定的:    

一是课堂教改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大有文章可做的。一线教师搞课题研究要降低重心,要把重心放在课堂教学上。课堂上,学生的独立性、主体性、创造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课堂效率提高了,学生素质也就能提高。    

二是针对本校实际并富有实用性。脱离学校的发展,脱离学校的实际而搞的课题是没有生命力的,选题必须仔细分析学校的内外部条件。我校面临的实际问题有两个:即如何正确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学生的主体性怎样才能被真正确立和调动起来?这是主要矛盾。研究师生的主体作用,符合学校实际,具实用性。    

三是课题研究要有新的创意和突破。纵观以往的课题研究,总发觉有一种零碎之感,在组织学校整体改革中,把事关学校发展的总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子课题,以总课题统帅子课题,可以起到牵一发动全身之功效,便于形成科研合力。一个科研群体中,他人已具备的理论、已掌握的方法,对你是一种无形的压力,促使你硬着头皮去学、去赶;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能使各自的长处更长,又能互补短处,使短处变长;群体是个体成长的摇篮,群体水平提高了,个体才能从群体中吸收更多的长处,发展更快。以总课题统帅子课题,便于发挥群体中各人的特长,集中优势,攻克难关,一旦出成果,群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又都会主动将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因为这成果凝聚了每位成员的心血,科研成果的效值因此而扩大,收到的是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效果。    

二、课题研究——锁链见效    

总结这一学期我校课题研究工作的实践,我们觉得课题的规划和研究已经初步形成一条锁链,环环相扣,层层推进。    

(一)   点的研究和面的研究形成锁链    

我校课题研究工作一向来有个好传统,那就是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但由于客观存在的教师水平不平衡,所以本学期,我们对每位教师的具体要求有了区别:对于一般老师,重在抓好学习,组织听取课题研究讲座,印发有关科研资料,阅读有关课题的研究报告,使其认识课题研究的意义,掌握一些课题研究的方法,而后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要参加一个课题的研究,在科研骨干教师的带领下,一起学习,一起讨论,一起实践,在研究中可以是一堂课,一种教法,研究范围尽可能小些,研究流程只要基本符合科研要求就行,让教师们在“游泳”中学会“游泳”,这就是“面”;对于骨干教师,则给任务,压担子,承担主要课题或担任子课题组长或独立承担微型课题,使之能成为产生辐射效应的科研核心群体,依靠他们去聚合一批人,培养一批人,这是课题研究工作的“点”。既然是“点”,那当然是学校课题研究工作之“重心”,重就重在对课题研究整个过程的指导,突出的是选题的反复论证;重在对其实施过程中的测试、检查;重在不惜代价组织有关人员到课题研究先进学校学习取经;重在总结时的分析研讨;重在邀请有关专家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具体的指导。这样,科研骨干队伍的科研能力、科研水平得到迅速的提高,并带动和指导广大教师开展科研活动。这种以点面结合形成一个锁链来抓课题研究,既保证了重点,又达到了全面练兵之目的,较好地处理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二)   课题研究与教学研究形成锁链    

我们根据学校课题研究工作的两个面向(面向实际,重在应用;面向教师,重在实效),注重了科研与教研的结合。具体办法是从教师教学实际中寻找问题,对于带有普遍性的或特殊性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再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推广。我们认为这样做,科研工作才能在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中发挥真正的实效。例如语文六年级组研究课外阅读时,发现语文的课堂教学和语文课外阅读有所分离,效果不佳,根据这个问题,我们就规划了一个《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整合研究》的课题,这个课题不仅研究了课外阅读,还扩大到语文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整合。通过两年的课题研究,语文教学活动终于站在了大语文教学观上,找到了一些课内外整合的具体办法:加强学生的阅读指导,架起学生课堂学习与课外阅读的桥梁;改革课堂教学流程,给学生以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古诗诵读,营造氛围,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与社会、生活联系,让生活作文进入课堂等等。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素质。    

(三)   课题的规划与申报形成锁链   

 我们尝试将课题的规划与申报形成锁链。从这学期开始,每年9月,教师申报校级课题,即微型课题,然后,我们在以后的时间里申报课题也可以从这些课题里进行选择,这样做,避免了到申报课题时冥思苦想,临渴掘井,基础不牢,质量不高的现象,而是达到了课题从教师实践中来,并且有一定的研究基础,又经过精心设计,反复论证之后,目标明确,步骤具体,操作性强,又能得到上级专家的指导,保证了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又要求教师的课题也要尽可能地围绕学校的主课题来进行,这样,使得学校的主课题和老师们的微型课题之间又有了密切的联系。

我们在科研工作的实践中始终认为,课题研究不能想一个,报一个,研一个,丢一个。事实上一个课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是无限的。所以我们申报的“十二五”的课题就是在对“十一五”课题进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的深一层次的思考。

三、回顾总结——确有成效

我校始终坚持走“科研兴师、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明确认识到课题研究是争创“名师、名校”系统工程的重中之重。所以这学期我校的课题研究工作成效显著,具体表现在:一是课题研究和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合二为一,课题研究成为学校发展的动力,课题研究工作切实解决了教育教学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二是广大教师自觉参与科研实践,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学校老师多人次在市级以上开设公开课,学校教科室主任李红燕老师执教了苏州市观摩课,并且在苏州市小语优质课评比中名列第一,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三是论文写作水平有了提高,本学期我校教师在市级及以上刊物上发表文章66篇,其中,国家级2篇,省级55篇,大市级6篇,市级3篇。获市级及以上奖项的论文有47篇,其中国家级5篇,省级26篇,大市级11篇,市级5篇。四是课题研究工作形势喜人,成功申报市级“十二五”课题一个,苏州市级“十二五”二个,学校骨干教师人人承担微型课题。  

我校的科研工作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再上台阶,使科研工作有更大进步,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今后,我们要在继续抓好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的基础上,重视理论水平的提高,使实验成果上升为理论,让科研之花开得更加艳丽多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