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林峡游(原创)

 慈祥老人张 2013-10-05

    石林峡游(原创)

    从天津早六点集合一路接人出天津已经7点30分了,汽车经宝坻走蓟县直到平谷,离石林峡近了,车来到多岔口,看路牌好像是昌金路,车从一条整齐的大道走去。

    这是一条平整得道路,整齐沥青路面,两旁沙石边道按比例搭配,盘山路绿色植被高,沿途栽了很多阔叶林,树木葱葱,堪称一条绿色大道。道路两旁明显的写着平谷国际徒步大道

    沿途山花烂漫,车继续走在这空气清新的生态大道。路;下坡随山势起伏,路铺得很用心绕过无数个之字形的山湾是徒步者亲近自然的绝佳道路。

    车在盘山路孤独地行走,沿途没有村庄也没当地人。一路上没有过往的车辆,甚至连一个人也看不见。道路虽整齐路面宽不过八米,整条路只有国际徒步大道标识在延续,还有“徒步带来健康”,“徒步带来美好”等口号。

    沿着盘山公路蜿蜒,偶尔看到一辆小型三马,但只有车停在那里,没看见有人。山路的寂静,来过石林峡的人发现路不对了,司机也察觉到了。这时领队拿出手机导航,指示掉头回走。啊!走错了路线,掉头!谈何容易,不足八米宽的路,我们的大巴根本不能向后转。只有向上找寻能掉头的路。车一直沿徒步大道向上开,回头看走过的路繁星点点,车每一次转就是一种美,这真是标准徒步大道

    如果不是在这里乐趣无穷,能拍到沿途的。现在我们无暇欣赏山势险峻,峻秀无比的美景,只想找到一个能掉头的路面……

    这里地处偏僻,转过一个山湾,前面还是大山又一个山湾,一样宽的路面,车还是没法掉头,名副其实的绿色生态健身走廊的徒步大道……。看起来峡谷里徒步大道是不走回头路的。
    别无岔口,不用担心迷路,路边标志徒步大道沿柏油路前行,转过一道道山湾,一路的上行回头看走过的山路迂回在脚下。路倚靠着陡峭的石壁修凿而成两旁山险陡峭前面有辆小车转身往回开,估计也是走错了路,车过身边时司机转过头看看我们,在这山路表达善意特殊的关爱方式。我们回头目送着汽车远行,我们的车还得找掉头的路面。就是一座大山中的徒步大道,估计是到了徒步大道的至高点,经过一个平缓的地坡,是一块勉强也可以掉头转身的路面,沿途我们已经试过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次看来有希望了。

    车终于掉头向回开了让人感觉舒服。车开到岔路口下向上眺望,道路迂回,丝带般盘“之”子湾转在山体上,好高啊!,车足足向上走了20多公里。

    无意中浏览了完整的徒步大道,这是一条开放的绿色生态健身走廊,这有国际徒步线路认证的徒步线路,我们好幸运!

    近中午我们来到了石林峡,天气预报说今日阴天,结果大晴天哇!太阳晒得人们晕乎乎的。

    石林峡是平谷区东北方向位于黄松峪镇的一个景区,石林峡不同于其他公园人山人海,今天清净得很,人多拍照都困难

    看到景区介绍石林峡风景,石林峡因峡谷内有山峰根根直立,峭立挺拔,宛若片片石林而得名。赏北国石林、观九天飞瀑、游峡谷险峰、探原始地质、寻石林三绝是石林峡五大浏览特色

由浏览图上看到爬山沿途过半都是铁的扶梯,我曾经走过这样的扶梯,上的时候还免强,下的时候困难。

远远地看到假山雕成的石林上醒目写着“石林峡”,是石林峡的入口处,检票进了大门向上走,一边拍照一边走进石林峡景区门口的长台阶还好走,沿途走的的石头台阶很高,很陡,对膝盖的伤害也比较大。走的时候很费力,爬着挺消耗体力 

仅走到缆车道前,我和朋友就改变主意了,两个山相连肯定爬不了,为了节省体力坐缆车上山,上、下一次各50元,来回100元。

    整个峡谷内没有其它的游客,整趟索道吊厢里连同我们两个只有三个人,在索道上望远,看一山更比一山高石林密布蓝天白云下面的山上怪石嶙峋,翠绿的山峦伸向天际,我们直观山下谷底,云就在脚下飘,整个峡谷林木郁郁葱葱,奇松怪柏苍翠挺拔,幽长的峡谷清寂秀丽,体验无限快乐

    乘索道至海拔768米石林车站,下了缆车。在索道缆车站,极目远眺,石林峡景区最精华石林峡谷,草繁树茂直冲云霄层层叠叠的石峰,看云团翻滚山峦时隐时现,仿佛身临仙境般太爽了,林中唱,山中石缝不时跳出松鼠在寻食,宛如一幅惟妙惟肖的天然画卷大自然简直太美了

走到哪吃到哪! 我们坐在这里午餐,同时也为的是减轻负担。我问服务员上去走还有多长时间,告诉我们还要半个多小时路程才到山顶,可观赏石林三绝,你们年纪大了时间大约一小时。抬头望去仍全是铁的扶梯,有点怵头。来之前我也没有做功课,看一下时间若来回两个小时,再回到集合地点,有些赶不及。

时间不允许体力也不允许,只好舍弃景色。于是休息了一下,乘缆车回去,缆车为我们两个人开了一趟,真的是不够本。遗憾的是,坐缆车看不到石林峡多个的经典地段,就是年轻人爬山也观不完,只有留下遗憾有待下次完成。

真惜没有看到石林三绝,下次出来一定要做好功课玩的

    石林三绝是:

    直径为2008mm,纯青铜铸造的北国第一锣;

    由五件口径为23.6cm、26.54cm、29.8cm、33.5cm、37.7cm能奏F调的双音编钟组成的古今第一钟;

    面经为90cm、长105cm,纯青铜铸造的华夏第一鼓。

    下了缆车,走下山的时候一路都有溪水相伴,感觉很好,山美水美小溪潺潺,一条银链似的小瀑布从山上哗啦啦地流下,坐在跨越溪涧小桥石凳子上,静静地看着那波光粼粼的瀑布溪水,中有座晃动的铁索桥,太晃没敢上去。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在下面的清凉世界游览、拍照,享受那恒古不变移步换景的美好……

    在这里还听到了充满迷离有关石林峡传说

回到集合地点,看着拖着如同千斤的身子缓慢回来的同伴,庆幸我的体力消耗的少

    于2013年9月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