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

 诚交天下675 2013-10-05

亚硝酸盐中毒及其防治方法

 

因误食亚硝酸盐而引起的中毒称为亚硝酸盐中毒。也可因胃肠功能紊乱时,胃肠道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食入富含硝酸盐的蔬菜,则硝酸盐在体内还原成亚硝酸盐,引起亚硝酸盐中毒,称为肠原性青紫症,多见于儿童。

一、中毒病因及发病机理

亚硝酸盐中毒的原理是其与血红蛋白作用,使正常的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能抑制正常的血红蛋白携带氧和释放氧的功能,因而致使组织缺氧,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缺氧更为敏感。

亚硝酸盐中毒量0.20.5克,致死量为3克。

具体有如下中毒病因及发病机理:

1.食入含大量亚硝酸盐蔬菜,一般是叶菜类,如小白菜、芹菜、韭菜、甜菜叶、萝卜叶、莴苣等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当这些蔬菜贮存时间长,一旦开始腐烂,亚硝酸盐含量就会明显增高。蔬菜腐烂越重,亚硝酸盐增高就更明显。

2.新腌制的蔬菜,在腌制24天后亚硝酸盐含量增高,78天达到最高。同时与食盐浓度及掩制的温度也有一定关系。(5%浓度的食盐在37℃左右时所产生亚硝酸盐浓度最高;15%盐水则无明显变化)。因此腌制蔬菜在8天以内,食盐浓度在15%以下时,易引起亚硝酸盐中毒。变质腌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高。

3.烹调后的熟菜放在不洁的容器中,存放过久,在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下,熟菜中的硝酸盐被还原成亚硝酸盐。

4.在一个时期内,集中吃大量叶菜类蔬菜,如菠菜、小白菜(未腐败变质),但当消化功能紊乱,胃酸浓度低下时,大量食用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蔬菜,且肠内硝酸盐还原菌大量繁殖,致使胃肠道内亚硝酸盐产生速度加快,体内又不能及时的将大量的亚硝酸盐分解成氨,这时亚硝酸盐大量吸收入血而引起中毒,常称为肠原性青紫。

5.某些地区的井水中也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及亚硝酸盐(一般称苦井水)。使用这些水煮饭(),存放不当,时间过久,也会引起中毒。其他如奶制品,腌制品加工过程处理不当,均能造成中毒。

6.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可作为肉或鱼制品发色剂,使肉鱼烹调后仍呈红色。若加入量过大,也可引起中毒,亚硝酸盐(亚硝酸钠或钾)无色,无臭,易与食盐、碱面等混淆,误服可致中毒。肉或鱼制品以及蔬菜中的亚硝酸盐还可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仲胺在胃内合成致癌性的亚硝胺类。

 

二、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

亚硝酸盐中毒发病急速,潜伏期一般为数十分钟或13小时,中毒的主要症状是由于组织缺氧引起的紫绀现象,如口唇、舌尖、指尖青紫,重者眼结膜、面部及全身皮肤青紫。头晕、头疼、乏力、心跳加速嗜睡或烦躁、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心律不齐、昏迷、惊厥、大小便失禁,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三、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方法

1、注射美蓝。亚硝酸盐中毒的特效解毒剂美蓝(亚甲蓝)能还原高铁血红蛋白,恢复正常输氧功能。注射用量以每公斤体重1~2mg(毫升)计算。同时高渗葡萄糖可提高血液渗透压,能增加解毒功能并有短暂利尿作用。

2、吸氧:亚硝酸盐是一种氧化剂,可使正常低铁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失去输氧能力而使组织缺氧。观察所见病人面色发青,口唇紫绀,静脉血呈蓝紫色都是缺氧的表现,因此立即给予吸氧处理。

3、洗胃:如果中毒时间短,还应及时予以洗胃处理。

4.对症处理: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等。

5. 营养支持:病情平稳后,给予能量合剂、维C等支持疗法。

 

四、亚硝酸盐中毒的预防保健

1.蔬菜应妥善保存,防止腐烂,不吃腐烂的蔬菜;

2.吃剩的熟菜不可在高温下长时间存放后再食用。要用食品薄膜包好放冰箱冷藏柜中,存放时间不要超过一星期;

3.勿食大量刚腌的菜,腌菜时盐应多放,至少腌至15天以上再食用;但现胞的菜,最好马上就吃,不能存放过久,腌菜时选用新鲜菜;

4.不要在短时间内吃大量叶菜类蔬菜,或先用开水焊5分钟,弃汤后再烹调;

5.肉制品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用量要严格按国家卫生标准规定,不可多加;

6.苦井水勿用于煮粥,尤其勿存放过夜;

7.防止错把亚硝酸盐当食盐或碱面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