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节,给您的心情打打分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0-06
过节,给您的心情打打分
  • 2013年10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宋家玉:婚姻心理学专家、婚姻情感咨询专家
合家团聚,身心合一,幸福快乐过佳节
  无论“五一”、中秋,还是国庆、春节,中国人对这些大小长假都是相当重视的,绝大多数家庭欢聚一堂,幸福快乐地和家人一起过节,只要不因公必须加班,都毫无例外地回家过节。
  张先生和妻子孩子生活在广州,男方父母在济南,女方父母在西安,他们每年都要回两边父母家过节,今年国庆节他们回济南,春节计划回西安,毕竟夫妻俩都是独生子女,两边的老人都盼望他们回来团聚。虽然来回跑花费不菲舟车劳顿,但他们觉得这样做心里踏实、快乐。张先生每次回济南,不光和父母团聚,叔婶姨舅哪个也落不下,都跑一遍不说,还把大家请到一起,摆上两桌,叔叔和姨舅两边的亲戚也跟着一年聚一次,还有在济南的老同学老朋友也是如此。对于张先生和妻子,一年一度的亲情聚会他们很珍惜。张先生每次和妻子回西安,那边的亲戚朋友也是一个不落,妻子坦言这很正常,过节不就是亲友相聚吗,只要少喝酒,多陪陪老人和亲友是理所应当的。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幸福,快乐,没有不满和缺憾。幸福指数:很高。
节日期间老人家里儿女不断
  李大爷今年81岁,老伴77岁,老两口身板还算硬朗,一直都自己生活。膝下两双儿女,加上下一代,一大家子全到齐了整整20口子,可谓满堂子孙福禄双全。
  老两口也不是没有烦心事,只是不去计较罢了。孩子们之间也有矛盾,婆媳之间也有摩擦,但大家大面上过得去,甚至表现得还算融洽,老两口也就挺满意了。别说这么一大家子人,就是夫妻两个人不也会闹矛盾吗,想一碗水端平,让每个人都满意,那是不可能的。李大爷老两口就本着这个原则,求大同存小异,愿意来看看,老两口欢迎,不愿来,老两口也不埋怨不强求,老两口就图个安心,只要不让老两口生气,比什么都强。说实在话,孩子们也算不错,意见归意见,成见归成见,对老人,孩子们还是尽心尽力的,不光节假日会聚在老人身边,平时谁有空谁回去看看,买不买东西是小事,心里想着老人就足够了。节日聚会给老人带来了无比的快乐,老人说不图吃不图喝,就想看到孩子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高高兴兴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心满意足,高兴快乐。幸福指数:高。
过节也在忙工作,不满当中有快乐
  小王买了辆二手车跑货运,平常业务还算充实,但干这行不分平常假日,有活就出车,没活就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孩子刚上小学,需要接送。小王妻子在租住的小区里开了一家不到十平米的洗涤用品店,就雇了一个员工,家在外地,平常不回家,过节怎么也得让人家放几天假吧,无奈国庆期间就只能小王妻子一个人上班了。别看过节这几天顾客不多,但每天也能进账个百八十块,几天下来一个月的房租就挣出来了,小本生意就得精打细算。过节这几天小王也呆在店里,一面帮着照看生意,一面看孩子。他们对当下的生活现状虽有些不满,但心态还算乐观。他们正准备攒钱买房呢,在城里能有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哪怕小点也没关系,这是小两口最大的愿望。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过不过节无所谓,因为生活有压力,所以不会给自己放假。幸福指数:一般。
虽然放假,但没有其乐融融的感觉
  刘先生是企业高管,妻子在高校工作,儿子在外地上大学,他们家基本上是各忙各的,刘先生很少在家吃饭,别说是顾家了,就连妻子想和他痛痛快快地聊聊天说说话都成了奢望。过节这些天刘先生人虽然在家里,但妻子基本上体会不到夫妻在一起的幸福感。刘先生除了抽一天时间陪妻子去看看老丈人外,其他亲友处基本不去。他弟弟、妹妹和小姨子过节期间会来串串门,刘先生最多也就留他们吃顿饭,没什么太多的沟通和交流。妻子早就习惯了丈夫的做法,不管他在家还是在外面,都一本正经的,跟个冷血动物似的,就连儿子都不愿跟他多说话,嫌他太呆板,不通人情。
  妻子说丈夫长期做企业管理工作,养成了一种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习惯,回到家里还是带着这种作风,好像家人也得和员工一样敬着他才行,这让家人很不舒服。孩子的姥爷曾嘱咐大家,要多理解大刘,他在外养成的习惯很难改变,尤其是当了领导,人的观念和态度都会有改变,这是人之常情,应该给与理解。
  节日中,夫妻俩基本上是闲赋在家无事可做,刘先生除了上上网、看看电视,最多的就是接单位的电话,妻子想和他出去玩玩,刘先生根本没那个兴致,他只想在家休息休息。结果长假中妻子过得跟往常没两样,除了打扫卫生就是洗衣做饭,她说自己的生活一直就这样平平淡淡,老公在家和不在家一个样,过不过节也一个样,没啥幸福不幸福的。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没有太多的幸福感愉悦感,生活就像白开水,过不过节一个样。幸福指数:较低
人回来了,心却不知在何处
  魏先生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职位副科,基本上属于无职无权的那种,妻子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孩子上初中。要说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家庭了,但夫妻关系一直有些问题,用丈夫的话说,妻子比较强势,脾气不好,对他横挑鼻子竖挑眼,他在家里感觉不到温暖。用妻子的话说,丈夫的心不在家里,对家庭没有责任感,整天心不在焉,人即便回到家里,心不知道在何处,从来不关心妻子和孩子,回家就是上网看电视,连跟妻子说话的欲望都没有,别说是同房了,才三十几岁的年纪,早已和妻子分房睡多年。用孩子的话说,爸爸妈妈感情不好,见面多是吵架,分开反倒相安无事,虽不希望他们离婚,但也不想看到他们整天横眉冷对的样子。人家过节一家人都其乐融融的,有的出去旅游,有的一家人出去吃饭看电影,总之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而自己的家庭永远都只有沉闷。
  国庆节这几天,魏先生虽然天天在家里,但基本上是心事重重、闷闷不乐,想出去散散心,又怕妻子数落自己,只能一天到晚看电视上网,偶尔上街买买菜。妻子看他憋得难受,真想让他赶紧出去,离自己越远越好。但妻子知道他的心事,也知道他外面有惦记的人,两口子为此没少吵架,但丈夫死活不承认。既然他不承认外面有人,那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吧,结果是人在家里,心不知去了何处,国庆七天假,魏先生像是坐了七天牢,每天过得魂不守舍,十分难熬。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不快乐,不舒心,放假不如上班。幸福指数:低。
孤独的娘俩,只有回娘家过节  
  于女士36岁,保险公司职员,女儿10岁,丈夫做医疗器械生意,一年在家的时间全加起来不超过一个月,这种日子于女士已经习惯了。丈夫的财务状况她一点不清楚,只是女儿上学用钱或家里买大件用品的时候,丈夫会出钱,他的作用仅是如此。过年过节的时候,丈夫多半不会在家,理由是越是过节越需要打点人情、疏通人脉。于女士知道自己没能力改变他什么,既然改变不了,就干脆撒手不管。她知道自己的婚姻很失败,如果管得太多或知道得太多,恐怕连自己都承受不了,她早就接受了朋友们的规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丈夫不抱着和别人生的孩子回来,她就当什么事也没发生,什么事也不知道。
  今年国庆节,于女士打算自己带女儿回娘家过节。娘家爸妈很通情理,只要女儿能接受这样的生活,他们就不干涉女儿的选择,只当好女儿的“后勤”,女儿外孙女想回家,老两口热情欢迎,就连大舅哥也非常通情达理,从来不埋怨妹妹指责妹夫,从不说过头话。就这样的娘家人,于女士的丈夫一点不领情,从不主动看望岳父母,别说是平时的嘘寒问暖了。这让于女士伤透了心,看着才十岁大的女儿,她怎么也下不了狠心让女儿这么小的时候就失去一个完整的家。于女士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会嚎啕大哭一场,才三十几岁的年纪,看上去已经有几分沧桑和衰老了。
  家庭节日心情调查结果:悲痛,伤心,难过。幸福指数:很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