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男孩充满阳刚之气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0-06
让男孩充满阳刚之气
  • 2013年10月05日  来源:齐鲁晚报
  • 【PDF版】
  □邢晓沛:首都师范大学 心理学博士 
    案例中的父亲所描述的儿子虽然身材人高马大,但是缺乏一定的“阳刚之气”,日常生活中,穿衣打扮“糖果”色调,性格文静柔弱,缺乏自信,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这种男孩“女性化”的现象其实质是男孩性格的“弱化”,具体表现在行为畏缩,缺乏敢为性,如不敢说、不敢做、不敢冒险、不敢表现自己等等。
  造成男孩性格弱化的原因很多,如社会“好孩子”概念的界定,学校男女教师比例失调、教育评价制度有偏及家庭中父母专制或溺爱的教养等。从上面父亲的陈述可以看出,在本案例中,母亲、祖父母的溺爱及父亲的软弱可能是儿子“女性化”的根源。首先,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家里的小皇帝,谁都不愿意让孩子受一点伤害。尤其是男孩儿,因为他们天生好动淘气,所以父母事无巨细,手把手地保护着。妈妈、奶奶总是嫌父亲等男性“手太重、不会照顾孩子”,压根就不给他们密切接触孩子的机会,更反对父亲带孩子参加一些有危险性的户外活动。久而久之,“圈养式”的过度保护使男孩失去了自主锻炼的机会,父亲管教的缺失也使他们习惯被女性保护照顾,思维模式逐渐趋向女性化。虽说知道自己是男生,却不知该如何成为一名“风雨一肩挑”的男子汉。其次,该父亲在孩子的家庭教育中处于弱势地位,没有管教儿子的权利,并且在沟通儿子管教方式过程中很容易放弃自己的主见。家庭中的这种现象会进一步使儿子认为男人处处都要听女人的话,男人应该唯唯诺诺,这导致儿子的男孩性格进一步弱化。
  如何克服这种“女孩子气”,让男孩充满“阳刚之气”呢?
  首先,父亲和母亲要共同负责孩子的教育,形成优势互补。在孩子的心目中,母亲是水,父亲是山,山水相依,缺一不可。在本案例中,父亲已经意识到儿子“女孩子气”的问题,所以父亲应先与母亲、祖父母等家庭成员努力做好沟通交流,通过对一些具体事例的深入分析,帮助他们意识到儿子当前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的影响,也让他们懂得父亲在儿子成长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父亲是儿子学习的榜样,父亲的一言一行、阳刚之气可以激励孩子,就算是父子之间发生冲突,也可以让儿子学习如何与权威、与有不同意见的人相处。
  其次,创设一个宽松的家庭环境。父母要慢慢“放手”,孩子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做主、独立处理,不要包办代替;并且要适当地让孩子承担一定的照顾祖父母、照顾父母的家庭义务和责任,使他们体验到自我价值和责任感。另外,父亲或者父母一起尽可能多地陪儿子参加户外活动或进行体育活动,在活动中,让儿子体验到冒险带来的刺激和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也锻炼其耐力和敏捷性。
  再次,要让儿子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给儿子充分的自信心。成功来自充实的准备。比如,为了让儿子待客大方不畏缩,可以在客人来之前,让他先参与整理客厅、打扫卫生等工作,在此期间,轻松自然地告诉儿子一会儿怎么说话,送茶送水等也可以提前演练一下。当客人到了以后,鼓励他照着去做。客人的表扬对他的言行就是一种强化。几次之后,就能大胆应酬了。
  第四,在培养孩子的勇气和胆量方面,可以先交给孩子一件在其能力范围之内的事情,告诉他如何去办。如果孩子自己无法完成,家长可以先陪同一起完成,之后逐渐放手。由小事到大事,由简单到复杂,几次锻炼,孩子的勇气和能力就会有所增强。
  最后,多与学校和老师沟通交流。通常“男孩女性化”的孩子容易在朋友群体中被边缘化,被其他同学孤立,从而产生内向、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鼓励并帮助孩子多参与到同性别群体的活动中,帮助孩子多交一些关系较为稳定深刻的同性别朋友,同时,也让老师在课堂上主动提问一些他有把握的问题,得到老师的表扬后,主动性自然就会提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