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大王碑》临写技法

 雨巷纸伞 2013-10-07

好大王碑》临写技法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碑为高句丽第20代王为纪念其父谈德(好大王),于东晋义熙十年(公元414年)所立,至今已有1580余年。原碑位于吉林省鸭绿江边的集安县,碑高6.39米,四面环刻,有竖界栏,计44行,每行41字,共1775字。自清代光绪初年出土以来,该碑被受书界推崇,吴大《皇化纪程》、罗振玉《唐风楼碑录》、杨守敬《宇贞石图》等书均有著录。历史上,高句丽属我国北方边境少数民族,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各国彼此攻战,高句丽被迫向南扩展,后将都城从丸都(吉林省集安县)迁至平壤,故当今朝鲜和韩国对《好大王碑》都十分尊崇,并将它作为本国书法史上的一种荣耀和代表书体的象征。

艺术特征:《好大王碑》与南方的《宝子碑》(东晋义熙元年〈公元405年〉)成碑几乎是同一时期。两相对照,我们不难发现,尽管两碑风格各异,但在“由隶变楷”这一点上,无疑双双都打上了时代的印记。一方面是无法摆脱隶书的控制而均带隶意:另一方面,又试图新变追赶“流行”(新体)。表现在用笔上都弱化了隶书的“纵”势,而全身心倾注于一个“敛”,即使有该纵的笔画,也仅示意而已,故线条表现常常是“笔短意长”。结字则是在熟练掌握用笔的基础上,均追求形的“整,”只要重心平稳,字内笔画大都随意布置,因势利导。由于没有唐人结字那种精心安排,精雕细琢,故呈现出的是一种“未加粉饰”的朴素美。不同的是,〈宝子碑〉多用方笔,而〈好大王碑〉几近纯圆笔且富篆意。前者结体方劲、朴茂,风格呈现为古掘、浑厚、沉雄、刚毅,后者结体圆劲、疏朗,风格呈现则是古朴、浑穆、纯真而憨态可掬。

通过以上简要分析,现将〈好大王碑〉临习要点归纳如下:

1、 用笔。该碑线形并不复杂,多以圆笔出之,但对线质和笔意的要求却极高。因此,临习时应在熟练掌握“中锋运笔”的基础上,注意行笔过程中的提与按、轻与重、快与慢的交替运用和细微变化,以增强运动感,从而使线条更加圆浑,更加厚重而富于力度。点画的起、收处注意用笔要灵活,点画之间的笔锋转换应顺乎笔毫的自然状态,因势利导,顺势出之,方能使线条形状姿态各异,丰富多变,另外,该碑线条虽多带篆意,但许多地方已出现明显的“楷变”消息,入横画的“斜方头”、撇画的“尖尾”等。如图一

2、 结构。该碑结体方掘,起聚神灵,外廓大多整齐而不放纵,但内部结构却变化多端,对比强烈而妙趣横生,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点画熟练地“排兵布阵”的能力和大胆超凡的空间构造想象力。有些字长则任其长,如图二中的“誓”、“贡”、“吾”、“贤”等;有些字扁则任其扁,如图三中的“而、“丙”、“亦”、“沸”等。合体字则不乏运用夸张的手法,以强化构成对比,如:“左大右小”的如图四中的“讨”、“散”、“献”、“创”等;“左小右大”的如图五中的“烟”、“后”、“溃”、“相”等;“上大下小”的如图六中的“家”、“客”、“恩”、“墓”等;“上小下大”的如图七的“看”、“为”、“资”、“负”等。对于相同的字则“重者异构”而“字字意殊”,如图八中的“国”、“烟”等。由此可见,《好大王碑》这种自出新裁,别开生面的结体尚未被法度森严的唐揩所规范,也正因为如此,它那孩提般的充满天真烂漫的“憨态”,无疑包含了更多的审美情趣,也由此把该碑推入了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

3、 章法。该碑章法有行有列,字字独立,但其篇章构成仍带有明显的从隶到楷的过度特征。一方面,由于字型大小不一,自然天成,使她无法用以后的北朝碑版惯用的纵横界格使自己应规入矩,另一方面,它又力图摆脱隶书“左挑右波”的束缚而力求新变,这就使它无法(或者根本不情愿)采用汉碑那种拉大字距,强化横向“行气”贯通以造成空间对比的篇章处理手法。由此,采用靠近“楷法”(当时是属于“新”的)排列方式并辅以竖界,自然成了该碑当时的最佳选择。当然,今天我们在章法的处理上,已经获得比古人更多的手段和技巧,在临习和创作中未必就须强求一致。而事实上,无论采用哪种布局方法,只要能够充分展示各种艺术因素,达到一种理想的和谐统一的艺术效果,都可以尝试运用。我所临摹的这幅作品,则纯粹采用传统的 隶书构成形式,只不过按照当今的审美习惯,稍稍加大了“计白当黑”的空间对比而已。

 

怎样临习 《好大王碑》

王庆忠

      一、《好大王碑》概述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称《广开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饰后刻成。由于刻碑石质疏松,虽是方形却不甚规则,四面宽窄不等:东南向第一面宽 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宽1米至 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宽1,93米至2米,东北向第四面宽1米至1.45米。碑面凿有界格,界格约12.5厘米互14匣米间,字一般横长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计1775字。该碑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好大王碑》是高句丽王朝的第2u代王长寿王为铭记其父永乐太王的功绩而立。碑文记叙了永乐大王当政寸讨稗丽、攻百济、救新罗,伐夫余、败倭寇的赫赫战功。该碑立于好太王陵寝东侧。因永乐大王死后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称其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瞩目,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都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书法界也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该碑形体巨大,发现又较晚,故拓本流传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选本最好,但却由于原拓风蚀痕迹严重而极难辩识,不便临习,故本文所选字例多出自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影印本。   二、《好大王碑》的艺术特色   《好大王碑》的书法雄强厚重、朴茂沉稳,结构恢弘,平实、稳正,布局严整、古朴、肃穆,用笔简散,无波磔顿挫,如锥画沙,在书法史上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是书法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好大王碑》的艺术特点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  读《好大王碑》,首先感觉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其恢弘的气势:虽然其点画疏散恣肆,但却圆浑凝重,涩劲异常。在《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立体感极强,虽没作过多变化,但节奏感依然强烈,造成极强的视觉效果。《好大王碑》用笔简单、便捷,有些地方甚至略显草率,但其笔画所表现出的却是在完备法度下的天真烂漫的效果。其入笔或逆锋或折锋,力求浑圆涩劲,完好地保留了石刻篆书的传统笔法,使其线条圆浑劲涩而富有韧性,天真烂漫而蕴藉含蓄,笔势虽无顿挫、无波磔,却也能收放自如,笔随意行,《好大王碑》的用笔波磔不显,也无典型的“蚕头燕尼”,但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线条中,却蕴

藏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来自荒野的飘逸,这种古拙、浑圆、真率的线条,既表现出了书写者笔势的酣畅,又使线条出其不意地充满灵动和古雅,既疏散有致,又玉润珠圆。
(二)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好大王碑》独特的用笔造就了风格独特的线条,而由这种线条来构成的单字,一个个似野鹤闲鸥,仪态自具,将书写者胸中蕴含的波澜自然而然地释放了出来,《好大王碑》的结字立足于平正,虽取势开张,却不作纵横驰骋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力求整伤而不伤于呆滞。它结字体势多取横势,具有明显的分背之势,虽然其中也有个别字取纵势,但放之通篇中却也不显突兀,而是成为调节其行气的妙招。《好大王碑》这种以隶为体、篆籀为用、平正而不呆滞、奇宕而不珏怪,雅而不媚,浑和而不俗浊的结字方式,在汉以后的隶书刻石中极难得一见,即使将其放之于汉隶中,其艺术品格当也不在“三颂”之下。

(三)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好大王碑》整体章法气势恢弘,雍容古雅,既得力于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方式,也得力于自身独有的雄伟宏大的体积和粗砾斑驳的石质:在如此巨大的石碑上刻写硕大的文字,结构简单也好,复杂也好,体势飞动也好,平正也好,其本身都能构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而《好大王碑》更为准得的是在如此雄浑博大的块面中,仍能立足千古雅,既雍容大度、烂漫天真,又不失情巧雅致:以疏密不齐的布局稳妥地处理好硕大与雅逸的关系,也使其自身章法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三、《好大王碑》的基本笔法   《好大王碑》古拙自然,朴厚敦:实,笔画飞动,恣肆奇逸,这应归结为该碑的笔法之功。其笔画的质感、形态,处处流露出篆书的意趣,讲究神完气足、气定神闲,充分体现了书体过渡期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说,临写《好大王碑》时,如有一定的篆书基础,则会较容易写出神韵来。
(一)点  1.点的基本形态。《好大王碑》的点主要可分为圆点,方点,尖点。   (1)圆点.在《好大王碑》中,圆点使用较多,如图二“之”、“祖”、“葭”、“焉”等字中的点。圆点起宅向左上方入笔,转锋后向右下旋,作圆顿,再向左上方收笔。完成后的圆点神完气足,如珠坠地。

(2)方点.方点如图二“熟”、“驾”、“为”,“燕”等字中的点,多在几个点并列时使用。方点起笔逆入稍右即转锋下行,略停后向左折笔,向上收笔,似在画一方框,只是要锋锋相叠。方点端庄雅致,在多用圆笔的《好大王碑》中殊显特别,起到了情趣上的调节作用。
(1)对应点如图三“葭”、“来”、“道”、“羊”等字中的对应点。对应点相对应的两点多为上开下台的状态,有时也有上合下开的状态。这种点的组合一般落笔较轻捷,点的类型则因字形、笔画的繁简变化而定,字形简者变化略大,字形繁者变化略小,有的则选用两个极其 相似之点。  (2)竖两点.如 图 四“母”、“于”、“龙”、“率”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两点在整个字中占位虽小,但用笔却多重宅,在整个字中较为显眼。在其组合上,一般都选用形态不同的点,以求变化。  (3)竖三点竖三点通常指“氵”旁,如图五“河”、“津”、“浮”,“渡”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三点利用点

的形态的不同和相互间距离的不同来增加字的起伏感,以影响字态的变化,使之不至于过分雷同。  (4)横三点.如图六“绍”、“孙”、“就”、“绩”等字中点的组合。横三点多出现在“纟”旁中,其间距较为均匀,下笔沉着,力注笔端;虽在一字中仅占四分之一的位置,但在表现上却比重甚大,有时会成为一字构成的重点所在。  (5)横四点.如图七“驾”、“为”、“然”、“焉”等字中点的组合。横四点位于字的下部,排列平稳,间隔匀称,用笔浑圆,两侧上部取略向内聚势。横四点在排列组合时,其相互间关系有意连之势,故不能作一一独立、互不相关的排列。  (6)心字点.如图八“应”、“忽”、“恩”、“怒”等字中点的组合。心字点特指“心”字的三点,这种点的组合因字而异,或长或圆,或尖或方,点与点间的距离有长有短,全根据具体字而定。心字点的钩内两点与钩外一点上部均取向内聚敛之势。
二)横  1.横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的横可分为直横、燕尾横两种。这两种横在形态上变化不太大,只是燕尾横在收笔时略作形态变化。  (1)直横  如图一“王”、“天”、“朱”、“大”等字中的横,起笔回锋,由右向左,凋转笔锋向右行笔,行至末端再回锋收笔。行笔过程中应用力均匀,平缓而行,略取涩势,忌浮滑轻飘。  (2)燕尾横  如图二“倭”、“臣”、“旦”、“卢”等字中的横,起笔行笔——如直横,行笔至笔画的三分之二处时略作按笔,至画尼逐渐提笔向右上方略作挑势,提出“燕尾”。《好大王碑》的燕尾横与一般隶书中的“蚕头燕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没有“蚕头”,“燕尾”也不是刻意写成。

 2.横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的横画变化不大,形态上也只有直横、燕尾横两种,在组合上就显得较单调了,特别是横的并列,其难度就更大了。—般横画之间的变化靠平斜、粗细、直弧来表现,而《好大王碑》没有这些变化,所以只能靠横的长短和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大小来表现变化。如图三“王”、“言”;“连”、“建”等字中横的组合,其横与横间距离均匀者,就由横画长短表现变化;间距有变化者,就用长短较统一的横组合在一起。在横的组合中,虽说是以直横为主,但燕尼横在其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竖  1.竖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竖可分为尖收竖、回锋竖两种。这两种竖的区别仅在于收笔时一为回锋,为出锋。  (1)尖收竖  如 图 四“下”、“利”、“水”、“永”等字中的竖,起笔逆锋,逆势铺毫下行,用力均匀,收笔向右侧微顿渐提,提出尖势,再作回锋空收。这种尖收竖不同于其他碑刻中的尖收竖,膊凰频ゴ啃胧且徊嗥狡耄徊嗦怨摹?br>   (2)回锋竖  如图五“年”、“十”、“平”、“卅”等字中的竖,回锋竖的起笔、行笔与尖收竖大致相同,不同的在于收笔上。收笔时回锋竖不像尖收竖那样在空中空回,而是在笔画中实回,在末端形成圆尾。回锋竖浑厚有力,尾端有略左倾者,更具平中取险之势。  2.竖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竖的基本形态较少,故只能从其长短参差、直斜取势和收尼变化上做文章。如图六“昔”、“卵”、“南”、“其”等字中竖画的组合,有的一竖直立,另一竖上端或下端略作倾斜;有的一竖较长,则另’—竖较短。故此碑的竖画虽多用篆书笔法,但结体时却仍多是隶书的情趣。四)撇  1.撇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回锋撇、露锋撇、横折撇等,而每一种又可分为长、短两种。  (1)回锋撇  回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一“天”、“奄”、“为”、“大”等字中的撇,落笔有露锋者也有回锋者,起笔后向左下逆行,运笔要有力度,如逆水行舟,收笔略驻后向右上回锋。如与捺共用时,二者气脉相连,有顾

盼呼应之趣。  回锋撇中的短撇,如图二“我”、“仇”、“后”、“乐”等字中的短撇,其起笔、行笔都与回锋撇中的长撇基本相同,只是行笔较短,较为迅捷,显得更加生动劲爽。

(2)露锋撇   露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三“创”、“天”、“命”、“于”等字中的长撇,虚逆实入,下笔果断,起笔后逆势向左下行笔,略呈弧势,出锋前略按,出锋后空回收势,取含蓄之趣。露锋撇中的短撇,如图四“伯”、“穰”、“谷”、“犹”等字中的短撇,起笔、行笔皆同于露锋撇中的长撇,只是行笔略短,收笔更显尖势,取峭拔之态。   (3)横折撇   如图五“升”、“永”、“又”、“龙”等字中的横折撇,起笔藏锋,然后向右行至转折处,提笔转锋向左下行,至尾回锋收笔。其收笔亦有出锋者。横折撇转折处忌提锋离纸。
  2.撇画的基本组合  《好大王碑》中撇画的基本组合可分为上下组合、并列组合、对角组合等多种形式。  (1)上下组合  如图六“余”、“龟”、“谷”、“广”等字中撇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多为上部短撇,下部长撇,短撇取横势,长撇取竖势,两相组合,生动活泼,颇能调节字的形态。  (2)并列组合  如图七“余”、“应”、“然”、“葭”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短撇横向排列,齐整且萝劲爽感。  (3)对角组合  如图八“我”、“威”、“于”、“后”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长、短撇的组合,相互呼应。短撇在上者活泼,长撇在上者雄浑。
五)捺  1.捺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平捺、直捺、短捺三种。  (1)平捺  如图一“之”、“命”、“是”、“造”等字中的乎捺,起笔藏锋,逆势人纸,转而回锋,向右行笔,行笔时略向下方倾斜,迟送涩进,走势平缓。平捺的收笔多出锋,但收时有的略顿,有的直接出锋,有的重顿后向上挑出,与一般隶书中的捺脚相似。平捺行笔涩缓,但忌平板迟滞无生气。  (2)直捺  如图二“人”、“本”、“太”、“天”等字中的直捺,起笔回锋,然后调锋自左上向右下行笔,逐渐按笔至四分之三处后提笔慢慢出锋。也有少数直捺收笔时略作回锋。直捺行笔过程中多取直势,但也有略取弧势者,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短捺   如图三“乐”、“除”、“基”、“东”等字中的短捺。短捺形体短小,捺尼收敛,行笔宜稳健凝练中有生气。《好大王碑》中,短捺与长点多有相互替换运用者。   2.捺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的捺多单独使用,与撇共同使用者亦较多。如图四“奄”、“攻”、“天”、“太”等字中的撇捺组合,多取对应之势,在结字中稳健大方,起到了平衡对称的作用,且撇、捺形态相近,一左一右,既在结体上使字形稳健,又使字体结构多些开张之势。      (六)折  1.折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折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大类。  (1)圆折  如图五“母”、“驾”、“曰”、“因”等字中的折,起笔回锋,转锋向右行,如一般横的写法,至转折处轻提笔锋,慢慢暗转笔毫,笔随腕转,下行至收笔处稍驻回锋。圆折是篆书笔法在《好大王碑》中的保留,有浑朴厚重之势。  (2)方折  如图六“自”、“帝”、“即”、“世”等字中的折。方折的基本写法是先写好横画后,提笔离纸,再写竖画,竖画上端与横画尼端自然相连,行气贯通,不可有墨瘤臃结。方折收笔多稍顿回锋。  2.折的基本组合  折的基本组合多为上下重叠,如图七“邹”、“即”、“为”、“遣”等字中的折,在一字中重复出现时力求形态相似,使字态齐整平和。而且在这些宇中,有的折又是左右对列,形成重重叠叠、整饬匀称的字态。
七)钩  1.钩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钩的基本形态有撇钩、折钩、捺钩、心钩、浮鹅钩等几种。现就其中几种典型形态的写法讲解如下:  (1)撇钩  如图一“永”、“于”等字中的钩,先将笔锋轻轻逆人,转而回锋向左下作引K势运行,至尾逐渐按毫轻顿,回锋收笔。  (2)折钩  如图二“为”、“驾”等字中的钩,起笔同横,转折处笔锋暗转,至折尾顺锋钩出,钩势不甚明显。  (3)捺钩  如图三“残”、“城”等字中的钩。在隶书、楷书中表现为戈钩、背抛钩的数种钩都可统称为捺钩。这种钩起笔多回锋,略带方切,行笔铺毫,向右下取弧势,收笔或微顿回锋,或平势向右逐渐挑出。捺钩用笔舒展,略为开张,在全字中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2.钩的基本组合   钩是相对独立且结构复杂的笔画,故笔画组合较少出现,只有个别字中有上下组合和左右组合的,如图四“残”、“游”等字。 。   四、《好大王碑》偏旁部首的基本写法   1.单人旁   如图五“儒”、“住”、“伯”、“便”等字中的单人旁,,先写短撇,回锋起笔,收笔有回锋也有出锋者。竖画在撇的中间部分起笔,有的则在撇画的后三分之—一处起笔。单人旁的起笔往往高于右半部,形成左高右低的结构,也有少数相反者。  2.双人旁  如图六“后”、“从”、“御”、“备”等字中的双人旁。双人旁先写一短撇,其后写法与单人旁基本相同,只是要注意两条短撇间的角度变化。双人旁在结字中的特征与单人旁也基本——致。

3.宝盖头  如图匕“安”、“宁”、“富”、“宴”等字中的宝盖头。宝盖头先写点,然后写短竖,其后的横折转接处有方有圆,但求自然得体,,由于《好大王碑》中的篆书意态较多,故有些宝盖头上的点往往省略不写。
4.反文旁  如图一“教”、“敦”、“数”、“敢”等字中的反文旁。《好大王碑》:扣的反文旁有两种写法,一种为上部是短撇者,种是延续篆书写法成写成“殳”。前者先写短撇,然后直接折成横;后者则分成“门”、“又”两部分。反文旁在整字中所占位置—』殳与左侧相等,不因笔画简略而占地减少。  5.走之旁  如图—二“巡”、“连”、“造”、“建”等字中的走之旁。《好大王碑》中,走之旁形态颇为丰富且极尽简省之能事,致使有的往往仪余一个大致的轮廓,写时要根据不同字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先写一短撇或折弧,然后是——个大折画。有的则直接写成一个竖折。  6、三点水  如图三“河”、“津”、“浮”、“海”等字中的三点水。写三点水自上而下,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因字而异,或上紧卜松,或上松下紧。三点水三个点的方圆变化颇繁,规律较少,但下面两点的行笔却始终取向上之势。  7.女字旁  如图四“始”、“好”、“娄”、“奴”等字中的女字旁。《好大王碑》中女字旁的两条弧笔在顶端多作连结,有的㈩头,有的则不出头,也有不相连结者,但较少。这类偏旁在书写时—定要注意弧笔的力度,行笔不宜过快。横的位置也很重要,对字的重心可起到调节作用。

8.木字旁   如图五“柳”、“析”、“林”、“村”等字中的木字旁。木字旁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长短、方圆变化。一般情况下,木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略小:于右部。   9.贝字旁
   如图六“负”、“贡”、“卖”、“贼”等字中的贝字旁。贝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一般较大,特别是在上下结构中,往往能占到一个单字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左右结构中所占位置也往往大于其他部分。贝字旁多取势疏阔,故其他部分—般都取敛势,与之相映成趣。  10.绞丝旁  如图L“绍”、“孙”、“细”、“罗”等字中的绞丝旁。绞丝旁因其本身多弧线,放写时要以结构的方圆来调整变化,其厂部在《好大王碑》中多演化成三个点,而这三个点的位置及角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字的形态。  11.禾字旁  如图八“利”、“谷”、“称”、“苏”等字中的禾字旁。禾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较少,即使其他部分结构较之更简,结字时也处于次要位置。在写禾字旁时,特别要注意撇、捺的角度和长短及与中竖的关系。
12.立刀旁  如图—“创”、“剖”、“利”、“刘”等字中,的立刀旁。立刀旁由于自身结构简单,又瘦小,故在结字时与左侧部分相距较远,以和』用笔势的外张产生疏阔感,故有立刀旁的字一·般感觉都较空灵。  13.耳字旁  如图二“陵”、“邹”、“都”、“除”等字中的耳字旁。耳宇旁分左耳旁、右耳旁。左耳旁一般在字中占位较大,不因右侧笔画的繁多而缩小。右耳旁则占位较小,在结字中附随于左侧部分。《好大王碑》中左侧耳字旁一般演化成了一长竖连接两个方口。这种结构是从篆书中变化而来的。14.土字旁   如图三“城”、“基”、“至”、“境”等字中的土字旁。字为左右结构时,土字旁取纵势,与右侧紧贴;上下结构时取横势,与上部紧连,浑然一体。土字旁取纵势时,两横间过于空旷,故往往加上一点以填补。      15.草字头  如图四“茑”、“模”、“奥”、“苏”等字中的草字头。写草字头时主要应注意横上两点的斜侧、方圆变化。长横则有藏横和燕尾横的区别。  16.广字头  如图五“广”、“庶”、“底”、“麻”等字中的广字头。写广字头主要注意长撇的曲直、长短和横的断连变化,上部的点亦有圆有尖,与横有断有连。  17.提手旁如图六“擅”、“扫”、“拔”、“抄”等字中的提手旁。提手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短横与提的夹角大小和竖钩的位置变化上。竖钩下端虽无实质的钩,但在收笔时却要有回钩的运笔过程。  五、《好大王碑》的结字特点  1.独体字  如图七“也”、“自”、“生”、“子”等字。这类独体字由于笔画疏简,在结字上有较大难度。写独体字首先要把它写活,用笔既要凝重浑朴,又要轻灵生动,做到举重若轻,在点画的变化上要收放适度,不到位则局促,过之则散漫。  2.左右结构  (1)左宽右窄  如图八“龙”、“战”、“余”、“就”等字。左宽右窄结构的字左侧占的空间大约比右侧要多三分之一,写时要使其左侧宽而不散,右侧窄而不局促,重在收合有度。有时由于一侧本身太小,还要利用中间留空白来达到左宽右窄的目的,故其留白处更要细心经营。


 

      一、《好大王碑》概述

  《好大王碑》,全称《高句丽广开土境平安好大王陵碑》,又称《广开大王陵碑》。碑高 6.39米,是由一块天然的角砾凝灰岩石柱稍加修饰后刻成。由于刻碑石质疏松,虽是方形却不甚规则,四面宽窄不等:东南向第一面宽 1.34米至1.61米,西南向第二面宽1米至 1.44米,西北向第三面宽1,93米至2米,东北向第四面宽1米至1.45米。碑面凿有界格,界格约12.5厘米互14匣米间,字一般横长10厘米,高9厘米。第一面碑文11行,第二面10行,第三面14行,第四面9行,行皆41字,除去空格,共计1775字。该碑是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石碑之一。

   《好大王碑》是高句丽王朝的第2u代王长寿王为铭记其父永乐太王的功绩而立。碑文记叙了永乐大王当政寸讨稗丽、攻百济、救新罗,伐夫余、败倭寇的赫赫战功。该碑立于好太王陵寝东侧。因永乐大王死后谥为“国冈上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又称其为《好大王碑》。
   《好大王碑》自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发现以来,一直备受学术界瞩目,中国、朝鲜、韩国、日本等国都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书法界也对其艺术价值给予了充分肯定。由于该碑形体巨大,发现又较晚,故拓本流传较少,影印出版也不多见,现在能见到的全文的影印本有吉林文史出版社、古吴轩出版社及四川美术出版社的版本:其中吉林文史版选本最好,但却由于原拓风蚀痕迹严重而极难辩识,不便临习,故本文所选字例多出自四川美术出版社的影印本。
   二、《好大王碑》的艺术特色
   《好大王碑》的书法雄强厚重、朴茂沉稳,结构恢弘,平实、

稳正,布局严整、古朴、肃穆,用笔简散,无波磔顿挫,如锥画沙,在书法史上以其鲜明的个性独树一帜,是书法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好大王碑》的艺术特点大致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
  (一)圆浑涩劲、雄厚奔放的用笔
  读《好大王碑》,首先感觉到的,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其恢弘的气势:虽然其点画疏散恣肆,但却圆浑凝重,涩劲异常。在《好大王碑》中,那些看似简单的线条立体感极强,虽没作过多变化,但节奏感依然强烈,造成极强的视觉效果。《好大王碑》用笔简单、便捷,有些地方甚至略显草率,但其笔画所表现出的却是在完备法度下的天真烂漫的效果。其入笔或逆锋或折锋,力求浑圆涩劲,完好地保留了石刻篆书的传统笔法,使其线条圆浑劲涩而富有韧性,天真烂漫而蕴藉含蓄,笔势虽无顿挫、无波磔,却也能收放自如,笔随意行,《好大王碑》的用笔波磔不显,也无典型的“蚕头燕尼”,但就在这种看似简单的线条中,却蕴藏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来自荒野的飘逸,这种古拙、浑圆、真率的线条,既表现出了书写者笔势的酣畅,又使线条出其不意地充满灵动和古雅,既疏散有致,又玉润珠圆。

   (二)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好大王碑》独特的用笔造就了风格独特的线条,而由这种线条来构成的单字,一个个似野鹤闲鸥,仪态自具,将书写者胸中蕴含的波澜自然而然地释放了出来,《好大王碑》的结字立足于平正,虽取势开张,却不作纵横驰骋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力求整伤而不伤于呆滞。它结字体势多取横势,具有明显的分背之势,虽然其中也有个别字取纵势,但放之通篇中却也不显突兀,而是成为调节其行气的妙招。《好大王碑》这种以隶为体、篆籀为用、平正而不呆滞、奇宕而不珏怪,雅而不媚,浑和而不俗浊的结字方式,在汉以后的隶书刻石中极难得一见,即使将其放之于汉隶中,其艺术品格当也不在“三颂”之下。

  (三)雍容古雅、天真烂漫的章法《好大王碑》整体章法气势恢弘,雍容古雅,既得力于疏简开张、跌宕奇逸的结字方式,也得力于自身独有的雄伟宏大的体积和粗砾斑驳的石质:在如此巨大的石碑上刻写硕大的文字,结构简单也好,复杂也好,体势飞动也好,平正也好,其本身都能构成一股强大的冲击力,而《好大王碑》更为准得的是在如此雄浑博大的块面中,仍能立足千古雅,既雍容大度、烂漫天真,又不失情巧雅致:以疏密不齐的布局稳妥地处理好硕大与雅逸的关系,也使其自身章法带上了一些神秘的色彩。
    三、《好大王碑》的基本笔法 
  《好大王碑》古拙自然,朴厚敦:实,笔画飞动,恣肆奇逸,这应归结为该碑的笔法之功。其笔画的质感、形态,处处流露出篆书的意趣,讲究神完气足、气定神闲,充分体现了书体过渡期所产生的独特的艺术魅力。所以说,临写《好大王碑》时,如有一定的篆书基础,则会较容易写出神韵来。

  (一)点
  1.点的基本形态。《好大王碑》的点主要可分为圆点,方点,尖点。
  (1)圆点
  在《好大王碑》中,圆点使用较多,如图二“之”、“祖”、“葭”、“焉”等字中的点。圆点起宅向左上方入笔,转锋后向右下旋,作圆顿,再向左上方收笔。完成后的圆点神完气足,如珠坠地。

  (2)方点
  方点如图二“熟”、“驾”、

“为”,“燕”等字中的点,多在几个点并列时使用。方点起笔逆入稍右即转锋下行,略停后向左折笔,向上收笔,似在画一方框,只是要锋锋相叠。方点端庄雅致,在多用圆笔的《好大王碑》中殊显特别,起到了情趣上的调节作用。

   (3)尖点
  尖点有上尖点、下尖点之分。上尖点,如图一“海”、“冶”、“率”、“赦”等字中的点,起笔向左上提锋,然后调转笔锋向右下顿行,取弧势,笔至左下部后向右上回锋收笔。上尖点又可分为左倾、右倾两种,用笔相同,只是下行笔及回锋时方向略有不同。下尖点,如图二“来”、“道”、“城”、“恩”等字中的点,起笔取平势,右顿后向左下方行笔,至尾向上收笔回锋。整个过程干净爽利,笔势险峭。下尖点也分为左倾、右倾两种,写时因需要而决定笔尼部倾斜方向。
  尖点起笔方圆互用,生动有致,在平和的用笔、跌宕的结字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2、点的组合
  在《好大王碑》中,由于笔画相对于其他碑刻简单直白,所以在笔画的组合上多采用不同形态的基本点画来组合,以使其避免落人单调枯燥之中。点的组合主要有对应点、竖两点、竖三点、横三点、横四点、心字点等。

   (1)对应点
   如图三“葭”、“来”、“道”、“羊”等字中的对应点。对应点相对应的两点多为上开下台的状态,有时也有上合下开的状态。这种点的组合一般落笔较轻捷,点的类型则因字形、笔画的繁简变化而定,字形简者变化略大,字形繁者变化略小,有的 则选用两个极其 相似之点。

   (2)竖两点
  如 图 四“母”、“于”、“龙”、“率”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两点在整个字中占位虽小,但用笔却多重宅,在整个字中较为显眼。在其组合上,一般都选用形态不同的点,以求变化。
  (3)竖三点
  竖三点通常指“氵”旁,如图五“河”、“津”、“浮”,“渡”等字中点的组合。竖三点利用点的形态的不同和相互间距离的不同来增加字的起伏感,以影响字态的变化,使之不至于过分雷同。
  (4)横三点
  如图六“绍”、“孙”、“就”、“绩”等字中点的组合。横三点多出现在“纟”旁中,其间距较为均匀,下笔沉着,力注笔端;虽在一字中仅占四分之一的位置,但在表现上却比重甚大,有时会成为一字构成的重点所在。
  (5)横四点
  如图七“驾”、“为”、“然”、“焉”等字中点的组合。横四点位于字的下部,排列平稳,间隔匀称,用笔浑圆,两侧上部取略向内聚势。横四点在排列组合时,其相互间关系有意连之势,故不能作一一独立、互不相关的排列。
  (6)心字点
  如图八“应”、“忽”、“恩”、“怒”等字中点的组合。心字点特指“心”字的三点,这种点的组合因字而异,或长或圆,或尖或方,点与点间的距离有长有短,全根据具体字而定。心字点的钩内两点与钩外一点上部均取向内聚敛之势。

    (二)横
  1.横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的横可分为直横、燕尾横两种。这两种横在形态上变化不太大,只是燕尾横在收笔时略作形态变化。
  (1)直横
  如图一“王”、“天”、“朱”、“大”等字中的横,起笔回锋,由右向左,凋转笔锋向右行笔,行至末端再回锋收笔。行笔过程中应用力均匀,平缓而行,略取涩势,忌浮滑轻飘。
  (2)燕尾横
  如图二“倭”、“臣”、“旦”、“卢”等字中的横,起笔行笔——如直横,行笔至笔画的三分之二处时略作按笔,至画尼逐渐提笔向右上方略作挑势,提出“燕尾”。《好大王碑》的燕尾横与一般隶书中的“蚕头燕尾”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既没有“蚕头”,“燕尾”也不是刻意写成。

  2.横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的横画变化不大,形态上也只有直横、燕尾横两种,在组合上就显得较单调了,特别是横的并列,其难度就更大了。—般横画之间的变化靠平斜、粗细、直弧来表现,而《好大王碑》没有这些变化,所以只能靠横的长短和横与横之间的距离大小来表现变化。如图三“王”、“言”;“连”、“建”等字中横的组合,其横与横间距离均匀者,就由横画长短表现变化;间距有变化者,就用长短较统一的横组合在一起。在横的组合中,虽说是以直横为主,但燕尼横在其中却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竖
  1.竖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竖可分为尖收竖、回锋竖两种。这两种竖的区别仅在于收笔时一为回锋,为出锋。
  (1)尖收竖
  如 图 四“下”、“利”、“水”、“永”等字中的竖,起笔逆锋,逆势铺毫下行,用力均匀,收笔向右侧微顿渐提,提出尖势,再作回锋空收。这种尖收竖不同于其他碑刻中的尖收竖,也不似单纯悬针竖,而是一侧平齐,一侧略鼓。
  (2)回锋竖
  如图五“年”、“十”、“平”、“卅”等字中的竖,回锋竖的起笔、行笔与尖收竖大致相同,不同的在于收笔上。收笔时回锋竖不像尖收竖那样在空中空回,而是在笔画中实回,在末端形成圆尾。回锋竖浑厚有力,尾端有略左倾者,更具平中取险之势。
  2.竖画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竖的基本形态较少,故只能从其长短参差、直斜取势和收尼变化上做文章。如图六“昔”、“卵”、“南”、“其”等字中竖画的组合,有的一竖直立,另一竖上端或下端略作倾斜;有的一竖较长,则另’—竖较短。故此碑的竖画虽多用篆书笔法,但结体时却仍多是隶书的情趣。

    (四)撇
  1.撇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撇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回锋撇、露锋撇、横折撇等,而每一种又可分为长、短两种。
  (1)回锋撇
  回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一“天”、“奄”、“为”、“大”等字中的撇,落笔有露锋者也有回锋者,起笔后向左下逆行,运笔要有力度,如逆水行舟,收笔略驻后向右上回锋。如与捺共用时,二者气脉相连,有顾盼呼应之趣。
  回锋撇中的短撇,如图二“我”、“仇”、“后”、“乐”等字中的短撇,其起笔、行笔都与回锋撇中的长撇基本相同,只是行笔较短,较为迅捷,显得更加生动劲爽。

   (2)露锋撇
   露锋撇中的长撇,如图三“创”、“天”、“命”、“于”等字中的长撇,虚逆实入,下笔果断,起笔后逆势向左下行笔,略呈弧势,出锋前略按,出锋后空回收势,取含蓄之趣。 露锋撇中的短撇,如图四“伯”、“穰”、“谷”、“犹”等字中的短撇,起笔、行笔皆同于露锋撇中的长撇,只是行笔略短,收笔更显尖势,取峭拔之态。
   (3)横折撇
   如图五“升”、“永”、“又”、“龙”等字中的横折撇,起笔藏锋,然后向右行至转折处,提笔转锋向左下行,至尾回锋收笔。其收笔亦有出锋者。横折撇转折处忌提锋离纸。

  2.撇画的基本组合
  《好大王碑》中撇画的基本组合可分为上下组合、并列组合、对角组合等多种形式。
  (1)上下组合
  如图六“余”、“龟”、“谷”、“广”等字中撇的组合。这种组合方式多为上部短撇,下部长撇,短撇取横势,长撇取竖势,两相组合,生动活泼,颇能调节字的形态。
  (2)并列组合
  如图七“余”、“应”、“然”、“葭”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短撇横向排列,齐整且萝劲爽感。
  (3)对角组合
  如图八“我”、“威”、“于”、“后”等字中撇的组合,多为长、短撇的组合,相互呼应。短撇在上者活泼,长撇在上者雄浑。

    (五)捺
  1.捺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平捺、直捺、短捺三种。
  (1)平捺
  如图一“之”、“命”、“是”、“造”等字中的乎捺,起笔藏锋,逆势人纸,转而回锋,向右行笔,行笔时略向下方倾斜,迟送涩进,走势平缓。平捺的收笔多出锋,但收时有的略顿,有的直接出锋,有的重顿后向上挑出,与一般隶书中的捺脚相似。平捺行笔涩缓,但忌平板迟滞无生气。
  (2)直捺
  如图二“人”、“本”、“太”、“天”等字中的直捺,起笔回锋,然后调锋自左上向右下行笔,逐渐按笔至四分之三处后提笔慢慢出锋。也有少数直捺收笔时略作回锋。直捺行笔过程中多取直势,但也有略取弧势者,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3)短捺
   如图三“乐”、“除”、“基”、“东”等字中的短捺。短捺形体短小,捺尼收敛,行笔宜稳健凝练中有生气。《好大王碑》中,短捺与长点多有相互替换运用者。
   2.捺的组合
   《好大王碑》中的捺多单独使用,与撇共同使用者亦较多。如图四“奄”、“攻”、“天”、“太”等字中的撇捺组合,多取对应之势,在结字中稳健大方,起到了平衡对称的作用,且撇、捺形态相近,一左一右,既在结体上使字形稳健,又使字体结构多些开张之势。

  (六)折
  1.折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的折可分为方折和圆折两大类。
  (1)圆折
  如图五“母”、“驾”、“曰”、“因”等字中的折,起笔回锋,转锋向右行,如一般横的写法,至转折处轻提笔锋,慢慢暗转笔毫,笔随腕转,下行至收笔处稍驻回锋。圆折是篆书笔法在《好大王碑》中的保留,有浑朴厚重之势。
  (2)方折
  如图六“自”、“帝”、“即”、“世”等字中的折。方折的基本写法是先写好横画后,提笔离纸,再写竖画,竖画上端与横画尼端自然相连,行气贯通,不可有墨瘤臃结。方折收笔多稍顿回锋。
  2.折的基本组合
  折的基本组合多为上下重叠,如图七“邹”、“即”、“为”、“遣”等字中的折,在一字中重复出现时力求形态相似,使字态齐整平和。而且在这些宇中,有的折又是左右对列,形成重重叠叠、整饬匀称的字态。

    (七)钩
  1.钩的基本形态
  《好大王碑》中钩的基本形态有撇钩、折钩、捺钩、心钩、浮鹅钩等几种。现就其中几种典型形态的写法讲解如下:
  (1)撇钩
  如图一“永”、“于”等字中的钩,先将笔锋轻轻逆人,转而回锋向左下作引K势运行,至尾逐渐按毫轻顿,回锋收笔。
  (2)折钩
  如图二“为”、“驾”等字中的钩,起笔同横,转折处笔锋暗转,至折尾顺锋钩出,钩势不甚明显。
  (3)捺钩
  如图三“残”、“城”等字中的钩。在隶书、楷书中表现为戈钩、背抛钩的数种钩都可统称为捺钩。这种钩起笔多回锋,略带方切,行笔铺毫,向右下取弧势,收笔或微顿回锋,或平势向右逐渐挑出。捺钩用笔舒展,略为开张,在全字中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2.钩的基本组合
   钩是相对独立且结构复杂的笔画,故笔画组合较少出现,只有个别字中有上下组合和左右组合的,如图四“残”、“游”等字。 。
   四、《好大王碑》偏旁部首的基本写法
   1.单人旁
   如图五“儒”、“住”、“伯”、“便”等字中的单人旁,,先写短撇,回锋起笔,收笔有回锋也有出锋者。竖画在撇的中间部



分起笔,有的则在撇画的后三分之—一处起笔。单人旁的起笔往往高于右半部,形成左高右低的结构,也有少数相反者。
  2.双人旁
  如图六“后”、“从”、“御”、“备”等字中的双人旁。双人旁先写一短撇,其后写法与单人旁基本相同,只是要注意两条短撇间的角度变化。双人旁在结字中的特征与单人旁也基本——致。
  3.宝盖头
  如图匕“安”、“宁”、“富”、“宴”等字中的宝盖头。宝盖头先写点,然后写短竖,其后的横折转接处有方有圆,但求自然得体,,由于《好大王碑》中的篆书意态较多,故有些宝盖头上的点往往省略不写。

   4.反文旁
  如图一“教”、“敦”、“数”、“敢”等字中的反文旁。《好大王碑》:扣的反文旁有两种写法,一种为上部是短撇者,种是延续篆书写法成写成“殳”。前者先写短撇,然后直接折成横;后者则分成“门”、“又”两部分。反文旁在整字中所占位置—』殳与左侧相等,不因笔画简略而占地减少。
  5.走之旁
  如图—二“巡”、“连”、“造”、“建”等字中的走之旁。《好大王碑》中,走之旁形态颇为丰富且极尽简省之能事,致使有的往往仪余一个大致的轮廓,写时要根据不同字的具体情况而定。一
般先写一短撇或折弧,然后是——个大折画。有的则直接写成一个竖折。
  6、三点水
  如图三“河”、“津”、“浮”、“海”等字中的三点水。写三点水自上而下,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因字而异,或上紧卜松,或上松下紧。三点水三个点的方圆变化颇繁,规律较少,但下面两点的行笔却始终取向上之势。
  7.女字旁
  如图四“始”、“好”、“娄”、“奴”等字中的女字旁。《好大王碑》中女字旁的两条弧笔在顶端多作连结,有的㈩头,有的则不出头,也有不相连结者,但较少。这类偏旁在书写时—定要注意弧笔的力度,行笔不宜过快。横的位置也很重要,对字的重心可起到调节作用。

   8.木字旁
   如图五“柳”、“析”、“林”、“村”等字中的木字旁。木字旁在书写时要注意笔画的长短、方圆变化。一般情况下,木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略小:于右部。
   9.贝字旁

   如图六“负”、“贡”、“卖”、“贼”等字中的贝字旁。贝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一般较大,特别是在上下结构中,往往能占到一个单字的三分之二以上,在左右结构中所占位置也往往大于其他部分。贝字旁多取势疏阔,故其他部分—般都取敛势,与之相映成趣。
  10.绞丝旁
  如图L“绍”、“孙”、“细”、“罗”等字中的绞丝旁。绞丝旁因其本身多弧线,放写时要以结构的方圆来调整变化,其厂部在《好大王碑》中多演化成三个点,而这三个点的位置及角度的变化也会影响到字的形态。
  11.禾字旁
  如图八“利”、“谷”、“称”、“苏”等字中的禾字旁。禾字旁在单字中所占位置较少,即使其他部分结构较之更简,结字时也处于次要位置。在写禾字旁时,特别要注意撇、捺的角度和长短及与中竖的关系。

    12.立刀旁
  如图—“创”、“剖”、“利”、“刘”等字中,的立刀旁。立刀旁由于自身结构简单,又瘦小,故在结字时与左侧部分相距较远,以和』用笔势的外张产生疏阔感,故有立刀旁的字一·般感觉都较空灵。
  13.耳字旁
  如图二“陵”、“邹”、“都”、“除”等字中的耳字旁。耳宇旁分左耳旁、右耳旁。左耳旁一般在字中占位较大,不因右侧笔画的繁多而缩小。右耳旁则占位较小,在结字中附随于左侧部分。《好大王碑》中左侧耳字旁一般演化成了一长竖连接两个方口。这种结构是从篆书中变化而来的。

   14.土字旁
   如图三“城”、“基”、“至”、“境”等字中的土字旁。字为左右结构时,土字旁取纵势,与右侧紧贴;上下结构时取横势,与上部紧连,浑然一体。土字旁取纵势时,两横间过于空旷,故往往加上一点以填补。

  15.草字头
  如图四“茑”、“模”、“奥”、“苏”等字中的草字头。写草字头时主要应注意横上两点的斜侧、方圆变化。长横则有藏横和燕尾横的区别。
  16.广字头
  如图五“广”、“庶”、“底”、“麻”等字中的广字头。写广字头主要注意长撇的曲直、长短和横的断连变化,上部的点亦有圆有尖,与横有断有连。
  17.提手旁
  如图六“擅”、“扫”、“拔”、“抄”等字中的提手旁。提手旁的变化主要体现在短横与提的夹角大小和竖钩的位置变化上。竖钩下端虽无实质的钩,但在收笔时却要有回钩的运笔过程。
  五、《好大王碑》的结字特点
  1.独体字
  如图七“也”、“自”、“生”、“子”等字。这类独体字由于笔画疏简,在结字上有较大难度。写独体字首先要把它写活,用笔既要凝重浑朴,又要轻灵生动,做到举重若轻,在点画的变化上要收放适度,不到位则局促,过之则散漫。
  2.左右结构
  (1)左宽右窄
  如图八“龙”、“战”、“余”、“就”等字。左宽右窄结构的字左侧占的空间大约比右侧要多三分之一,写时要使其左侧宽而不散,右侧窄而不局促,重在收合有度。有时由于一侧本身太小,还要利用中间留空白来达到左宽右窄的目的,故其留白处更要细心经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