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政务微博建设的思考

 沩江学者 2013-10-07

对政务微博建设的思考

2013.01.12 14:43
来源: 郑州日报     作者: 张卫民
分享到    我要评论
字号:【

  微博诞生仅仅三年,已从一个新兴工具变成了大众传媒平台,其独特的传播方式改变着信息传播模式和群众的阅读习惯。政务微博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在新语境下如何利用其好的一面,做好舆情公关,促进社会和谐,在这里谈一些个人想法。

  一、政务微博特性

  微博,是一种供网民进行信息获取、传播和共享的平台。网民可以用140字左右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见闻感受,并可实现即时分享。微博与博客、论坛、MSN、QQ等相比,其创新之处在于随时随地以电脑、手机发表,建构起以我为中心的自媒体网络。目前微博已成为最理想的自媒体,这与其平民化的传播主体,碎片化的传播内容、立体化的传播方式密不可分。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2012年7月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微博使用率超过50%。

  政务微博,是指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微博账户,网民称之为“官微”。新浪2012年10月29日发布的《2012年第三季度政务微博报告》显示,新浪认证的政务微博已达50947个,认证数量稳定增长,其“自媒体意识显著增强,成为突发事件应对首选”。

  二、政务微博在应对舆情时的优势

  在微博传播环境下,舆情发展的源头、渠道、内容等,都难以控制,这使得舆情应对的口径设置与传播渠道面临更复杂的局面。建好政务微博可以比较好解决这些问题。

  1.传播更加迅捷。政务微博不同于“政务留言板”、“心通桥”这类“点对点”的传播方式,它通过点对面即时通信,可以通过手机登录做到“即时回复”。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出现时,微博可以现场直播广大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共渡难关的感人场面和事迹,抢占舆论制高点,在与谣言和小道消息的赛跑中占得先机。

  2.内容更加简洁。政务微博信息最普遍的容量为140个汉字,恰好是两条手机短信的长度,虽然限制了深度内容的传播,但是彰显了草根性与平民化的传播个性。在突发事件的处理上,简短的容量非常便于及时沟通。

  3.传播的互动性更好。据观察,很少有人转发政府网站的信息,但公务人员的个人微博内容经常被转发。微博世界,每个信息接受者同时可以变成信息制造者,被转发的微博再被层层转发,会产生“核裂变”式的传播规模效应。

  4.表现形式更丰富。当突发事件来临时,要注意“快讲事实,慎讲原因”,在门户网站上和问政平台上发布的消息会被认为是“官方最终回复”,稍有不慎,可能激化矛盾,或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引起新的热点。建立政务微博和门户网站两个层次发布渠道,将“微言细语”和“义正词严”互为补充,根据事态发展和网民反映,适时择机引导舆情走向。

  三、目前政务微博存在的问题

  虚拟空间有更大的无序性,造成微博管理处于不明确状态。网络世界不是法外之地。目前政务微博的博主什么时候说,说什么,怎么说,谁把关都很模糊。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语言上,为了摆脱“官话”的风气,亲民的形式(微博)理应配以亲民的内容(淘宝体、元芳体等网言网语),但政务微博毕竟具有不可推卸的“公共”职能,个别微博过度使用网络语言显得“油腔滑调”。

  2.身份上,公共人物和私人身份的关系。公职人员的个人微博,兼具“公共人物”和 “私人身份”两种属性。即便有一些公职人员的微博明确“个人发言与所在单位无关”,但也改变不了网民因其公职身份而对其产生的期待。

  3.沟通上,目前一些微博要么“一张老脸,好久不洗”,要么内容说教,网民不爱看,关注度低。固然政务微博不能以追求关注度为最终目的,但当处理突发事件时,关注的数量对于争取舆论的主动权起决定作用。有些微博碰到网友语言暴力时,采取缄默或者干脆“关闭评论”的态度,或者限于问政,不能解决问题,微博的互动性没有充分体现。

  四、对政务微博建设的建议

  十八大报告郑重提出了“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微博作为草根舆论的集散地,政务微博从出现时就带有顺应民意的姿态。全市正在大力倡导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建好微博这一畅达民意的工具,体现了更大的政治智慧和勇气。

  1.把政务微博作为展示文化自信的新平台。中央指出“现在是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近的时期”,展示出了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政风影响民风。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征程中,政务微博有巨大的潜力可供开发。

  2.把政务微博建成舆情社情的稳定器。当前“刚性维稳”正转向“韧性维稳”,政务微博理应借助其亲和力和草根性,真正吸纳诉求,传递温情,为党委政府解难分忧。当政务微博成为民意诉求的首选,管理好自己的微博比沟通成百上千的网站更具有可行性。

  3.把政务微博作为加强公信力建设的新尝试。政务微博固然要为机构发声,但也要倾听民意,为线下工作提供思想资源和智力支持。这意味着,政务微博必须有线下的实际行动为支撑。政府建立微博的初衷不仅仅是发布信息,更应该体现微博参政的效果。当网民通过微博手段诉求得到表达,问题得以解决,党政部门的公信力也随之得到了提升。

  4.把政务微博建成意见领袖。微博管理者相当于不露面的新闻发言人。政务微博在身份上一定要保持清醒,在使用网络语言上一定要有限度;回答网民问题上一定要真诚,保持微博活跃度,主动发布权威信息,讲究引导艺术,充分发挥“名博”效应,把握舆情的主动权。

  (作者:惠济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