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秀美画卷 神韵山城——双鸭山城市建设巡礼

 粉红色的美洲豹 2013-10-07
秀美画卷 神韵山城——双鸭山城市建设巡礼
http://shuangyashan.   2012-06-27 08:56:55

  东北网双鸭山6月27日讯 窄仄的小路摇身变为了宽广笔直的大道,纵横交织;低矮的房屋长成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广厦,卓然新装。

  城中五步一观,十步一景;草木葱绿,花香怡人。

  清晨,公园广场,尽拥闲适;入夜,华灯璀璨,流光溢彩。

  棚户区换了新颜,数以十万计的普通百姓陆续迁入现代社区;安邦河重获新生,欣慰地凝视着一个城市从历史走向未来……

  身在城中走,人在画中游。来到这里,入眼的一切,都能让人感受到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的独特魅力。这就是,让我们深深为之骄傲和喜悦的,被誉为“挹娄王城、湿地之都、煤电基地、北国粮仓”的一样的城市,不一样的双鸭山!

  如果说,山和水是双鸭山城市魅力的独有“禀赋”,那么经济跨越发展、综合实力提升,则为双鸭山城市建设提供了无穷助推动力。近年来,双鸭山大上产业项目,建龙钢铁、华本能源、宝清国网、汉能太阳能薄膜电池等陆续落户。全市主要经济指标连续9年保持高速增长,在全省13个市(地)综合实力排名中,由2002年第12位跃升到2011年第6位。当经济综合实力向全省第一梯队晋升的号角嘹响山城大地,这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城市也迎来了城市建设发展的春天!

  坚持高起点规划,大力度建设。整合各项优势资源,做大城市经营文章,全面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丰富城市内涵,增强城市承载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百姓幸福指数——

  确立了“南改、北拓、东建、西优”的总体思路和“一河两带、十山五城,高桥路网、四纵九横,城市管线、地下通行,六区同建、形成卫星”的城市发展规划,以建设“环境生态化、建筑特色化、功能现代化、设施配套化、生活宜居化”城市为原则,坚持“建设设施有主题,赋予其思想;建设设施有目标,赋予其功能;建设设施有远见,赋予其发展”。近三年来,我市城市建设累计投资80多亿元。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入手,启动了安邦河治理项目和城市污水治理工程;从改善民生入手,启动了棚户区治理、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工程;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市民文化活动场所入手,启动了文广中心、博物馆建设工程;从完善城市功能入手,启动了客运枢纽站、建龙专家接待中心工程……

  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全力推进,双鸭山的城市建设工作实现了思路创新、理念更新,重视程度提高、投入力度加大,建设标准提升、建设效果增强的化蝶蜕变。

  短短几年的功夫,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城市的美好蓝图,已经徐徐呈现。

  斥资聚力让母亲河重展笑颜

  安邦河,双鸭山的母亲河。

  昔日的她,水流清澈,蜿蜒自如,两岸林木葱郁,鸟语花香。

  因煤而立、缘煤而兴的双鸭山,也曾经给母亲河带来了巨大的伤害。到本世纪初,曾翩翩流淌双鸭山大地的安邦河落魄得满身疮痍。污水横流,臭气弥散,两岸日渐荒凉,杂草丛生,垃圾遍地,低矮的民居索然伫立,安邦河的功能丧失殆尽,严重地制约着城市的发展与进步。

  为了恢复安邦河曾经的动人风采,2008年,市委、市政府立足长远,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入手,把安邦河治理摆上了重要日程。就在这一年,经多方筹集资金,安邦河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启动。

  安邦河综合治理工程总投资为9.2亿元,一期工程已于2009年5月正式开工,总投资7亿元,规划面积240公顷,河道全长4.956公里。建设项目包括河道、道桥、景观、绿化及人工湖工程。目前,河道工程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5%;五马路跨河桥及引道工程、人工湖工程已经完工;绿化工程将于年底完工;景观带工程现已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7月末全面竣工。

  安邦河综合治理二期工程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2.2亿元,主体工程为河道治理工程,全长4.1公里,预计2013年底完工。

  今天再看安邦河,综合治理成效初步显现:堤岸坚固,在城市的机体上蔓延;河道宽敞,盈盈安邦河水静静地流淌;草木葱茏,流溢着掩不住的生机;设施齐备,休闲娱乐功能日益彰显;巍然矗立的跨河桥,融汇着两岸的物流人流……好一派现代生态城市的秀美风光!

  更具战略意义的是,有序展开的安邦河治理工程,为双鸭山生态、滨水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奠定了基础。如今,绵延十数里的安邦河两岸,土地增值,商圈活跃,发展氛围浓郁。数百万平方米的高品质的住宅小区,百万平方米的现代城市综合体,博物馆、人民医院、高级中学等新一代城市地标性建筑已经竣工或正在有效实施……城市远景规划中的滨水北城、生态西城建设已经初现端倪!

  拆旧建新让“棚户区”成为现代社区

  在南市新城棚户区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的今天,旧日的“南小市儿”,对于土生土长的老双鸭山人,已经深埋进了心底,氤氲成为了一份难以磨灭的记忆。

  南市棚户区是双鸭山最早的居住区,未经改造前,这里生活着居民1.3万户3.9万人。

  曾几何时,一提到南市区,浮现在眼前的就是一溜溜逼仄的民房,夏天像蒸笼,冬天赛冰窟。狭窄的土路伤痕累累,每每途经,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房头成堆的垃圾,巷尾脏乱的菜市场。若发生火灾,消防车都开不进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尽欢颜。让最普通的百姓也能够住得上宽敞明亮的舒心房,这是市委、市政府的重要责任,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祈盼。为彻底改变煤矿棚户区群众居住条件,积极抢抓国家实施煤矿棚户区改造政策的历史机遇,我市于2008年全面启动了煤矿棚户区改造工程,计划利用五年左右的时间集中改造14片棚户区,建设住宅392.5万平方米、配套公建67.31万平方米。

  几年来,一栋栋质量上乘、色彩明艳的新楼房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水、电、路、医院、学校等一项项配套基础设施正在火热建设或筹建中,如今,曾刻满了历史沧桑的棚户区已经初步展现出了新貌。

  南市棚户区改造,这个全省连片面积最大、拆迁难度最大、情况最为复杂的棚户区改造工程于2009年4月开始动迁,2009年11月正式动工建设,目前已完成了总工程量的60%,预计2013年10月1日竣工,到2013年12月31日,将有1.97万户5.9万名群众喜迁新居。

  概览全面,截止去年年底,我市累计拆迁棚户区3.2万户144万平方米,开工煤矿棚户区住宅301万平方米、配套公建41万平方米,累计竣工住宅178万平方米,安置居民3.2万户,入住居民1.6万户。全市棚户区改造工作多次得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

  成绩只属于过去。在广大人民群众殷切目光的注视下,战鼓再次擂响。市委书记李显刚在市十次党代会中提出要求,到“十二五”末,双鸭山要力争全面完成城市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居住水平明显提升。

  全民建绿让森林走进城市

  不知从何时起,早晚到益寿山、云峰山、翠峰山森林公园这些“天然氧吧”走走,成了每天必不可少的功课。公园中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总让人流连忘返。

  每每有外地人士来到双鸭山,也必定相邀一同四处转转,当其深深惊叹于这座城市近在咫尺的绿,心中便会油然生出自豪之情。

  益寿山森林公园等城市周边及城内“绿色”休闲场所的建成,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习惯。每天会有数万人从家里、从繁忙的工作中走出来,享受“天然氧吧”里的悠闲时光。老人沿着林间小路散步,情侣们坐在椅子上窃窃私语,孩子们在草地上嬉闹玩耍……好一派和谐景象。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一个先进的理念,一场一以贯之的坚守,让如今的双鸭山,城市被绿色环抱,景致突出、环境优美。几年来,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载力,在尊重自然生态的前提下,我市果断确立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目标,以益寿山公园、翠峰山公园、云峰山公园建设为重点,逐步推进森林公园向周边山体延伸,并着力推进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和人文景观建设,打造出翠峰阁等工程为代表的“点睛之作”。坚持保护森林、保护生态、控制山体绿线,恢复双鸭山、云峰山、翠峰山、益寿山、气象台山等周边10座山体原始生态景观,形成了融森林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集健身娱乐、冬季冰雪和旅游观光为一身的风光优美、环境优雅、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的生态公益性开放型环城公园。加大城区园林绿化建设力度,主次街道绿化率达到100%,做到了乔灌花草立体复层绿化与雕塑美化小品相结合,广场绿化、街边大面积绿地与小区见缝插绿相结合,街道绿化与城区重点出口绿化相结合。同时,上千株的大树“走进”城市,更加有效地促进了“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目标的实现。

  五年来,我市坚持“中心提绿、周边扩绿、巷道补绿、小区增绿、全民建绿”,全面改善人居环境,累计完成“创森”造林74.5万亩,是前五年的2.9倍,森林覆盖率由37.9%增加到39.7%,目前,建成区森林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化面积均超过国家森林城市评价标准。

  便民惠民让快乐进驻“城市客厅”

  晨曦初现,有人在这里精神抖擞地舞蹈、打拳;夕阳西下,有人在这里悠闲地散步、聊天。

  漫步在行政中心广场,享受着依山傍水的惬意,满目新绿,满耳悠扬,满心芬芳。

  新兴广场的仁义礼智信主题浮雕呼唤着城市文明,用凝固的艺术,宣扬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和追求。

  轮滑广场的滑道是体育爱好者们的大爱,穿上轮滑鞋,感受飞翔般的感觉,更是乐哉,快哉!

  为提升城市品位,增加群众休闲娱乐聚集的空间,几年来,我市新建和改造了行政中心广场、人民广场、春晖广场、轮滑广场、奥体广场等数座城市广场,每个广场,都是芳草鲜美,绿树成阴,功能齐全,独具特色,有了这些载体,各式广场文化、广场活动悄然生长,欣欣向荣。

  目前,我市主城区1000米左右就有一座大小不一的休闲健身广场,让市民们充分地享受到了在“城市客厅”娱乐休闲的乐趣。

  畅通筋脉让城市成长得更加从容

  “道路是城市的筋脉,筋血畅通人才能精神,这是最起码的道理。城市也是一样。路网完善了,交通通达了,咱老百姓的出行更方便了,城市的发展自然也就能更好更快了”。

  市民老张做货运生意十几年了,工作的时间大半都与自己的那辆饱经沧桑的大货车和宽宽窄窄的道路为伴。当问起他对近年来市里新修建和改扩建的几条道路有些什么看法,老张竖起了大拇指,一个劲儿地称好。

  “我感触最深的,是出城时要走的挹娄大道。从前挺不起眼的一条路,现在你看那宽敞笔直的路面、整齐的路灯,旁边还特意铺设了人行道,栽了那么多树,种了那么多好看的花草……太带劲了。”

  老张的话,代表了太多人的心声。可以说,这几年,生活在双鸭山的每一个人,都享受到了这“高速”奔幸福的实惠。

  过去的五年间,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建设和改造国道、省道、通乡通村公路、城区道路352条,总里程达1834公里,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特别是对市中心区“三纵九横”主干道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改建新建了城市环路、挹娄大道、安邦大道、马鞍山路、双桦路等城市新干道,新增城市道路72公里。建设了西福桥、五马路跨河桥、三马路跨线桥、安邦河斜拉索桥等城市桥梁。

  通过路桥工程建设,更好地拉开了城市框架,优化了城市道路布局,完善了交通网络系统,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为百姓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真正的便捷,赢得了百姓的交口称赞。

  亮化靓化让城市更有品位更有魅力

  典雅的欧式建筑立面,乳白、淡黄、深咖、藏蓝的格调色彩,彰显着浑然天成的尊贵,却也不乏隐去了锋芒的质朴。走在熟悉却有些陌生的街上,目光不自主地,便被街道两侧换了新衣的别致建筑吸引。今夕何夕,我们的城市双鸭山变得如此高贵而富有魅力。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街道两侧暖暖的路灯柔和地挥洒着光芒。五颜六色的楼体灯在暗夜中跳跃,更是令人赏心悦目。街边树上金黄的“芒果”景观灯和红彤彤的“苹果”景观灯似乎已经成熟,俏皮地向路人传递着温暖,而如飞瀑般倾泻而下的耀眼夺目的“流星雨”动态景观灯,更是让人仿若身在奇境,不知天上人间。市长武凤呈曾谦虚的向兄弟市地介绍,我们的亮化工程是学习上海世博会的“成果”。

  不再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双鸭山,整个城市,入夜便只有孤零零的几盏昏暗的路灯;也不再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双鸭山,沿街建筑有的历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外立面颜色尽褪,有的则忍受着常年的烟熏火燎,被涂黑了脸。

  的确,对于双鸭山人,今天的城市亮化美化工程,早已不只是一串冰冷的数字,而是赏心悦目,让人引以为傲的气派建筑和流光溢彩、让人流连其中的魅力夜景。

  2010年5月,我市汲取欧式建筑风格精髓,对市区主要街道两侧27栋沿街建筑进行了集中的外立面改造、楼体造型,这一大快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有着一个十分生动鲜活的名字:市区楼体“穿衣戴帽”外立面改造工程。工程于当年5月1日开工,10月20日竣工,由此,城市的面貌焕然一新。

  除去市区楼体“穿衣戴帽”成效显著,全市四县楼体同样实施了“穿衣戴帽”工程。

  经改造后的建筑造型美观大方、外墙装饰精致典雅,集中体现了欧式风格和山水生态城特色,使我市的城市面貌有了整体的变化,彰显了城市个性和特色。

  作为另一项城市建设亮点工作,我市多次召开会议专题推进,并于2010年专门派出工作组先后奔赴上海、北京等地进行参观学习,经认真消化吸收,结合市情实际,制定了双鸭山自己的城市街道亮化美化方案。到2010年11月初,全市新安装了和谐广场景观灯、中国结灯。在新兴大街、文化路、双福路两侧,新安装了流星雨灯、投光灯、芒果灯、苹果灯、星星灯等节能亮化树体灯饰。在市区新兴大街、文化路、双福路3条主要街道的路灯杆上以垂吊和抱柱形式,放置了鲜花,通过人工亮化美化,实现了城市主街路四季花常开、叶常绿、景常驻的效果,为城市街道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提升了城市品位和形象。

  建设是硬道理,管理是软实力。当然,在不断创新、精致建设的同时,这个城市的美化、亮化、保洁等常态化管理也不断加强、愈加完善。

  完善功能让城市的肌体更加健康

  走进市社会福利中心,张张笑脸映入眼帘,声声笑语飘响耳边,到处是家一般的温馨氛围。老人们在这里颐养天年,孩子们在这里快乐成长。

  市社会福利中心是集儿童福利院、流浪儿童救助保护中心、光荣院、老年公寓四位一体的综合性社会福利机构,规模大、设施优、功能全,是市委、市政府实施的一项造福社会、普惠百姓的重点工程,总投资4000万元,占地面积13677平方米,共设床位380张,工程于2010年10月竣工。它的投入使用,实实在在地完善了我市社会福利事业的综合服务功能。

  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还离不开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城市建设中,双鸭山同样十分注重文化、体育等公益性项目建设。

  炎炎夏日,来到市文化广播电视中心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只见工地上塔吊高耸、机器轰鸣,一派火热的建设景象。目前,文广中心大楼的主体建筑已经拔地而起十几层,工人们还在精益求精地加紧施工。这个项目,总建筑面积35987平方米,预计投资1.6亿元人民币,2010年7月起开工建设,预计2012年12月31日竣工并通过验收交付使用。待到工程完工,又将使双鸭山的文化吸引力和承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再看把沉甸甸的历史文化化虚为实,建筑面积15900平方米、总投资4000余万元的市博物馆工程。工程于2010年7月开工建设,目前土建已经完成,内部电梯、空调、消防、采暖等安装工程也已基本结束,正在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和布展。

  而在2011年12月2日,占地12270平方米,工程建筑面积28600平方米,集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现代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区平安建设于一体的市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历时20个月建设完成。这更是标志着我市公共安全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建设又迈出了坚实一步。

  城市建设不仅关乎改变面貌、提升形象,更关乎民生。在大刀阔斧展开的各项建设中,我市始终把民生问题视作根本,在完善城市功能下功夫,着力把城市真正打造成为广大市民的幸福家园。

  过去的五年,我市博物馆、社会福利中心、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文广中心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或投入使用。市新高级中学、市人民医院等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供两治”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已投入运行。市中心区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5%。日供水6万吨的寒葱沟水库供水工程将于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城市管道天然气工程已开工建设。供热1000万平方米的第二热源厂正在进行招投标。

  同时,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双鸭山市还提出并实施了建设“时代新城”的新举措,以创新的勇气和智慧探索出了一条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新路子。

  神鸭振翅,凌云起舞。“十二五”期间,按照省、市党代会的总体部署,双鸭山市委、市政府将以精心打造山水生态城、改善人居环境为主线,创新城市发展方式,“重点打造滨水北城,加快建设南市新城,稳步推进环山东城,积极启动生态西城,着力提升中央商城”。看吧,新一轮的城市建设正气势恢宏地缓缓铺开。

  规划上突出创新、建设上突出特色、管理上突出精致,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更加靓丽宜居的山水生态城市将会展现于世人面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