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飲葛嶺岕茶——南山如济

 寒江读舟 2013-10-07

千竹庵偶題

 

總是江山易蹉跎,青茶白水滋味多。

 

杜鵑竟夜啼清血,野雉成雙唱戀歌。

 

劍氣簫心銷磨盡,竹庵一念頌彌陀。

 

品飲葛嶺岕茶

蔡铣_1941年作_无量寿佛图

 

這是前些天吟誦的一首詩偈。人生就是如此,於無可奈何處故作曠達語,謂之荊棘叢中下腳,謂之明月帘下轉身。說得好聽是調心,說實在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五燈會元·第三》記載:師(歸宗寺智常禪師)嘗與南泉同行,後忽一日相別,煎茶次,南泉問曰:從來與師兄商量語句,彼此已知。此後或有人問,畢竟事作么生?師曰:這一片地大好卓庵。泉曰:卓庵且置,畢竟事作么生?師乃打翻茶銚,便起。泉曰:師兄吃茶了。普願未吃茶。師曰:作這個語話,滴水也難銷!

 

《聯燈會要》卷第六《趙州觀音從諗禪師》:“師到雲居,居云:‘老老大大,何不覓個住處?’師云:‘甚麼處是某住處?’居云:‘山前有個古寺基。’師云:‘和尚自住取好。’後到茱萸,萸云:‘老老大大,何不覓個往處?’師云:‘甚麼處是某甲住處?’萸云:‘老老大大,住處也不知?’師云:‘三十年弄馬騎,今日被驢撲。’

 

可見,禪宗所標榜的“明心見性”,真的很難。上上根基如南泉普願禪師、趙州從諗禪師,於未承當時尚且吃責吃撲,何況一般懵撞僧人了。所以古德說:若論此事,億萬個人中難得有一兩個明瞭的,所說完全是事實。這尚且是在盛唐時期,佛法正興,人心淳厚。如果是今天這樣的五濁惡世,恐怕又是一番説法了。

 

古人有看桃花悟道的,有見流水悟道的,有搬柴運水悟道的,也有踏碓舂米悟道的,也有打破茶盞悟道的。所以若單單說起此事,必須從日常生活中做去,而非僅僅參禪打坐而已。懷海謂馬祖:禪非坐臥。石屋清珙禪師說:山居活計鐝頭邊。

 

所以從上古德,都是在日常應用中明瞭大事的。若真的明瞭了,就會徹底放下,否則,仍然只是在生死輪回中做活計而已。

 

如果大事未明,心地未能清淨,或許飲茶是最好的調心方法。佛日禪師曰:釅茶三兩碗,意在鐝頭邊。可謂一語道破機關。

 

如濟這番説法,也是拾取古人牙慧而已,僅僅用做對自己的警策。末法時期,還是一心持誦佛號最爲穩妥,否則,莫若吃茶。

 

於是飲茶。

 

這幾天西安細雨,掃除了滿天沙塵滿地炎熱。茶室裏潔淨安寧,焚香畢,飲茶。

 

今日所飲為湖州大茶兄所惠及之兩款茶品:葛嶺塢岕紫筍茶、金山茶,兩茶均為雨後茶。

 

仍然采用煎茶法。先煎水,然後抹拭茶甌,沖燙茶甌,然後備茶、投茶、潤茶、沖瀹茶湯。

 

今日所用茶甌:景德鎮青花茶盞、鈞窯紅釉茶盞各一枚

 

簡評:

 

葛嶺岕茶:滋味淡雅,香氣清幽,入口甘,氣息悠長。

金山雨後茶:滋味稍重,有焦香氣,入口平和,氣息稍長。

 

個人喜歡葛嶺塢岕茶。

 

乃作歌曰:

 

從來此事未分明,短嘴銚子折腳鐺。

普願當時心頭熱,趙州住後鞋底輕。

熟煎南山一甌水,還試葛嶺塢岕茗。



品飲葛嶺岕茶
今日茶席
品飲葛嶺岕茶
沖瀹葛嶺岕茶

品飲葛嶺岕茶

品飲葛嶺岕茶

 

品飲葛嶺岕茶

 品飲葛嶺岕茶

供佛

品飲葛嶺岕茶

今日小件



再品金山茶

品飲葛嶺岕茶
焚一爐香


品飲葛嶺岕茶

品飲葛嶺岕茶
瀹一罐茶

今日天晴,中午再飲金山茶。果然色香味俱得,歡喜不已。此茶初入甌細嗅,仍然有著岕茶獨特的風韻,只是稍縱即逝,大概是因爲加工方法不同的緣故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