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胃阳虚证——3、脾虚心悸腹痛证

 学中医书馆 2013-10-07
3、脾虚心悸腹痛证:
原文102、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
提要:论里虚伤寒的证治。
语译:伤寒之初,心中悸而烦,为素体里虚,脾阳不足,故治以小建中汤温补里虚,安内攘外。
成因:气血素虚,又感邪气,正气抗邪于表,里气更加不支。
症状: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里气先虚,心脾不足,气血双亏,复感外邪,正气抗邪于表,里气更加不足,气血两虚,心失所养。心失所养则悸,神失所养则烦。此属里虚兼表。
        辩证要点:心中悸而烦,腹中急痛,喜温喜按,或伴轻微恶寒发热。
小建中汤有以下两组症状:1、慢性腹痛伴动悸、烦热、虚弱、腹部扁平而肌紧张;2、舌质嫩,苔少。
病机:中气虚寒,气血不足,复被邪扰。
治法:温中健脾,调和气血。遵“实人伤寒发其汗,虚人伤寒建其中”的原则,先建中补脾,益气血之源。若建中后表邪仍不解,再用桂枝汤解表。
方药:小建中汤。
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切),胶饴一升。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呕家不可用建中汤,以甜故也。
现代量:桂枝15g,炙甘草10g,大枣4枚,芍药30g,生姜15g,胶饴70ml。
水煎取汁,内饴,更上微火消解,分温3服。
方解:本方由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而成。
饴糖——甘温补中
桂枝——辛甘化阳
白芍——酸甘化阴
炙草——补中益气
姜枣——补中调和。
诸药合用,温中健脾,补虚缓急,平补阴阳,调和气血,建运中气。
临床体会:刑锡波说:“本方为中气虚弱,外邪内侵,正不胜邪,而以扶正为主,宣邪为辅之方。凡属脾胃不足,营卫气弱,虚劳损伤,失精亡血等症,都可加减用之。而治虚寒性腹痛,效果尤著”。
现代应用: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弛缓、胃下垂、慢性肝炎、神经衰弱、再障贫血、功能性发热、眩晕、头痛等属中虚阴阳不和者。
药理研究表明,本方有降低胃张力、安神作用。
注:桂枝汤和小建中汤鉴别:
桂枝汤—桂芍草姜枣——辛甘发散,重在解肌祛邪。
小建中—倍芍加胶饴——温中建脾,重在扶助正气。
案24——十二指肠溃疡:
患者,应某,男,50岁,1992年11月20日诊。
以上腹部疼痛伴纳差乏力,消瘦2年在本乡医院经X线钡餐透视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西医用抗溃疡治疗,病情时轻时重,特来本所就诊。诊见患者腹痛隐隐,饥饿时痛甚,泛吐清水,四肢不温,怕冷,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辩证为中气虚寒,气血不足。治以温中健脾,调补气血。方选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
桂枝15g,炙甘草12g,大枣7枚,芍药30g,生姜15g,胶饴60g,黄芪50g,良姜15g,香附15g,红参10g,五灵脂15g。水煎服,5剂。
二诊:上方服至3剂腹痛止,肢冷转暖,5剂服完,诸证消失。后用本方加鱼膘胶10g,共服10剂后X线钡餐复查溃疡愈合,随访10年未复发。
按:本例“十二指肠溃疡”,证见脘腹冷痛,饿时痛甚,喜温喜按,四肢不温,苔白脉弱,为中焦虚寒,气血不足。方用小建中汤温中补虚;参芪补中益气,良附丸理气散寒止痛,人参配灵脂补气化瘀,愈合溃疡。由于证方相符,故获效较速。(余泽运医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