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316后微博不实名不能发言、转帖据《北京晨报》2月8日报道,北京市互联网信息管理办公室要求3月16日前各微博网站要完成规范用户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工作,未通过真实身份信息比对的微博用户将不能在微博上发言、转帖,只能浏览相关内容。 由于新浪、搜狐、网易这几家主要的微博企业都是北京的公司,因而北京的这一规定基本上就等于是对全国微博用户的要求,而且微博的实名制管理和手机的实名制要求有着本质的区别,对手机用户来说,不去进行实名制登记不会影响正常通信功能,而316后如果微博用户不主动去实名制,就失去了大部分的微博权利。 有人就此担心,316后的实名微博会闭塞言路,减少微博的信息量,让人在发微博的时候不能再像此前一般地随心所欲,如此一来即不利于微博产业的发展,也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民主化进程。 事实真有这些网民说得如此严重?笔者认为,这种说法言过其实,是将事物中存在的某一问题的放大化,并不全然客观有理。 对于微博的实名制,大家主要将焦点集中在微博实名后会不会让一些人不敢说真话,不敢发表真实的想法。其实大可不必过多地将实名制与说不说实话这件事情纠结在一起。因为,对于广大网友而言,上微博、发微博并不全部都是在发牢骚、批评及反对,微博作为一种沟通工具,其更大的作用是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生活距离,也就是说,微博上的主流、占多数的信息是交流生活、与朋友分享自己的生活。大多说人本身添加的微博博友就是自己的一些同学、同事和朋友,用的用户名也大多本身就都是实名。在微博红火之前曾爆红的开心网,其中的用户也都大多采用实名制甚至连头像也多是本人照片。 这些现象就说明社交网络的实名制度在网民中本身就已经很有基础,实名本身就是社交网络的主流。 微博实名的一个巨大的作用就在于规范和引导网友的言论,形成一种正面、向上、真实的舆论导向。个人私事且不讨论,但对于涉及面大、影响深远的话,网友一定要本着对自己、对网友、对社会负责的态度来说话、来发微薄。 当今,我们的社会积极倡导包括责任和诚信在内的价值取向。发微博同样需要践行责任和诚信,不能不负责任地随便乱说、恶意造谣、传谣。 可以说,微博的全方位的实名制管理正是引导社会走向责任和诚信的生动实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