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动让官方微博“火”起来要考科目三的学员看过来了,专业司机看过来了,连驾校的教练也来围观了……28日下午2时至3时30分,成都车管所考核科民警黄博值守成都晚报微博,点对点解答网友关于电子路考的各种疑问。这是成都晚报第一次通过微博平台、邀请行政单位专家,点对点地回答网友关于民生类新政的问题——在线“微解答”。(四川在线3月29日) 网络的普及让“网络问政”也成为网友们了解国情区情的重要途径。为了掌握舆论的主流,发出正面的声音,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官方微博也应运而生。作为新兴的产物,官方微博在初始阶段也确实行之有效,成为推进民政网络互动的新型渠道和重要平台。 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1月,通过认证的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8500家,其中政府机构微博9960家,个人官员微博8628个,覆盖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特别行政区。其中,15家政府机构、9名官员的官方微博“粉丝数”超过百万。 官方微博前景看好。但是,走上了民意看台,接受了网友们的鼓掌欢呼后。始终以务实的心态、迅捷的回复、热情的态度保持网络互动的官方微博,却屈指可数。当网友们的建议、呼吁如石沉大海般得不到回复,当微博仅仅成为一种摆设,受冷落也是必然的结局。 怎样摆脱受冷落的局面,或许可以从这次在线“微解答”中寻找答案。 一次90分钟的在线“微解答”,通过评论、@成都晚报、私信等途径提问,解决了考证的二十多个问题。这种互动交流的方式最为有效,自然也能受到广大“粉丝”的围观和热捧。同样,官方微博想要“火”起来,欠缺的还是这样一个成常态化的互动交流的平台。 官方微博绝对不能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要让官方微博真正发挥其用,必须始终坚持网络沟通互动。在经历最初的繁忙之后,网友们需要的只是畅通民意的渠道,能做到下情上达,对一些疑惑能得到准确的释义。所以,就官方微博而已,倘若每月都有这样一次在线的互动交流,倘若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官方微博“火”起来当可预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