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鸿墨轩3dec 2013-10-08

谈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刘京闻

刘京闻谈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 椿山书画社 -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行书作为使用和流传最为广泛的书体,为历代书家所研习和掌握,历代的行书经典作品成为我们学习、临摹和借鉴的范本,而且行书的学习和创作能够促进其他书体的学习,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书家,行书这一关是一定要过的。
        一、为什么一定要学习行书?

自魏晋以来,纵观历史上任何一位优秀的书家,没有人离开了行书这一书体,无论是唐代草书大家张旭、怀素,还是楷书大家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褚遂良、赵孟頫等,还有离我们较近的王铎、傅山、黄道周、张瑞图也都在行书方面有着极高的造诣;而在当代,一些初涉书法的爱好者便拿起一本大草开始临习,有的则在楷书领域止步不前,如果没有行书的根基,往往会影响到其他书体达到的高度,因此,我们一定要学习行书!
        1
、行书的笔法最为丰富;
      
相对于篆书、隶书、楷书较为单调的笔法,行书的笔法已经达到的千变万化的高度,王羲之留给我们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笔法极其丰富,不论是起笔、行笔、收笔,笔势、姿态各不相同,因笔生势,因势生形,故历代学书者笔法能得其一、二,已属难得。
        2
、行书的结字灵动多姿;
        
因为行书笔法的丰富性,笔与笔之间产生的奇妙的关连,这种笔势的变化造就了结字的千姿百态,而且自然得体。
        3
、行书的学习促进其他书体的提高;
        
我们知道,楷书易写的滞而呆板,草书易写得流而不稳,如果加强行书的学习,熟悉和掌握了行书笔法和字法的基本规律,楷书刘京闻谈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 椿山书画社 -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就可以写到灵动一些,草书也可以写得留而不滞,畅而不薄。

        4、行书易识而灵动也让行书成为最易普及和大众最易接受的书体。
        
二、学习行书一定要学习王羲之和王献之
        
现在很多人在批评当代书坛遍地二王,除了二王就没有什么可学的吗?以我自己的学习经验,我是二王的忠实拥护者,我谈一下学习二王的理由:
        1
、从书法的技术层面来讲,二王的笔法和字法最为丰富,也蕴含了书法学习最基本的规律;我曾比喻二王书法就像数学当中的定理,因为定理更具有普遍性,能指导你去做其他任何类型的数学题。其他历代大家的书法也都是非常经典的,但都或多或少地侧重了一个侧面,普遍性相对弱了一点,从学习书法的基本规律来讲,当然是普遍性的东西更对我们的学习具有指导意义,但坚决不能否定其他书家特殊性的存在,因为那些特殊性对我们掌握了普遍性以后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有很多的学生愿意去学习和临摹米芾、黄庭坚和王铎这些具有鲜明个性的书法作品,而很少有人愿意学习和临摹王羲之《圣教序》这样的范本,因为学习米芾、黄庭坚和王铎可以经过一段短时间的临摹和学习,就能找到一些笔法和结字的规律,甚至能很快应用到创作中;而学习王羲之《圣教序》可能学习了几年也未发现明显的个性能够掌握,更别说到创作了,这让很多人在学习《圣教序》时失去了信心,这些现象只是短时期内表现出来的,从长期来讲,学习有强烈个性的书法如米芾、黄庭坚和王铎等书家作品,会让学习者在他们的圈圈里很难跳出来,而学习没有明显个性的《圣教序》,一旦掌握了其内在的一些规律,很容易让学习者有一个崭新的自我,因为二王的书法更具有包容性。
        
刘京闻谈行书的学习与创作 - 椿山书画社 - 嘤其鸣矣   求其友声 三、一定要重视行书的技术

        当今有很多人在争论技与道哪个更重要的问题,有的人认为技术是初学者的事情,应重视道的存在;有的人则认为技术最重要,我个人认为这些观点都有些偏颇,因为技和道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选择和重视什么样的技术,有什么样的技术就会梳理出什么样的思想,技和道永不可分,同样重要。因此我们就以《圣教序》和王羲之手札为例来研究一下王羲之的技术。
        1
、《圣教序》中的笔法研究:
        
什么是笔法?历代的书论中经常谈到这两个字,但看了内容之后,其实多为字法的问题,让我来讲,我也很难用文字表述清楚,武术里经常讲剑有剑法,刀有刀法,后来打乒乓球打多了,就想到了打乒乓球的技术动作跟写字的笔法极其相似,打乒乓球如果动作不对,偶尔也能打出一、二个高水平的球,但想每个球都打出精彩就不太可能了,因此少儿乒乓球运动员最关注的就是动作是否正规,而笔法是解决线条质量问题甚至字形问题的合理方法,如果笔法不对,线条的质量及丰富性都受到极大的制约,那么笔法到底是什么呢?我简约的表述一下,可能是:在起笔、行笔、收笔的过程中,能准确找到和调整笔锋的位置和角度,这个表述不一定正确,只是我个人的一个观点。
        
如果我们把圣教序中大部分字都能按照这一规律去研究和解析,我们对二王笔法的掌握就非常丰富了。现在我只是提示学书者一定要非常重视笔法,如果没有正确的笔法作为学书的支撑,书法很难达到相当的高度,写多了只不过是熟练而已,很难达到书法之妙境!
       
2、二王书法中的字法研究:

二王书法中的字法是最为丰富和生动的,我们经常说到《兰亭序》中23都不一样,这说明了王羲之结字的丰富性,我们拿来王羲之和王献之书法全集比较,似乎他们的所有作品都没有雷同的痕迹,这正是源于他们书法当中字法的丰富性,其实,字法的喜好会随着年龄、阅历、修养的改变而不同,因为字法需要一辈子去修炼,那么怎样才能掌握如此丰富的字法呢?只有一个不二法门:临摹,而且是精确临摹!
        
我见过很多人的所谓临摹,不是精确临摹,而是抄书,字帖整整齐齐的抄了一遍,自己很有成就感,其实字帖上一个字也没有掌握,如此临摹,徒劳无功!什么是精确临摹呢?就是把字帖中每一个字、每一个点画的粗细、长短、起笔、行笔、收笔、转折,空间的疏密变化都要表现出来,不但要照着帖能写,背着帖也能写,不但今天能写,明天还能写,一个月以后能写,半年以后还能写。这才算基本掌握了,这个字才有可能运用到你的创作当中。
       
 四、行书的创作

        我们学习临摹古帖达到相当熟练以后,就可以进入创作了,创作是临摹的发挥和延续。
        1
、尽可能把临摹过的笔法和字形用到创作当中来,没有学过的字形可参考相类似的字形;
        2
、在创作中除笔法和字形外,也应考虑浓淡的变化、长线和短线的变化、粗线和细线的变化、疏和密的变化等;
        3
、把自己掌握的比较好的字形在创作中应适当放大,把自己掌握不太好的笔法和字形应适当缩小淡化;
        4
、在创作中可适当随机生发一些笔势和字形,这当然是在熟练之后才能做到的;
        5
、学会小字到大字的笔法转换:小字基本用到笔锋的三分之一以下,而大字可能要用到笔锋的三分之二以上,平常应多练习,否则大字线条容易写得尖刻而不饱满;
        6
、初期创作可借用古人优秀作品中现成的章法;
        7
、在大字创作中,可适当借鉴一些草法而增加整幅作品的灵动性;
        8
、不断地学习和借鉴你认为优秀的线条和结字,用到你的创作中,长此以往,你的喜好会让你不断地取舍,你的个人面貌和风格也在不断取舍中得到强化和形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