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粮食行业网

 漂南 2013-10-09
搞好粮库建设 完善仓储体系
中国粮食行业网  2004/5/8
  1998年以来,国家利用国债资金329亿元分3批投资,建设了约515亿kg仓容的国家储备粮库。国家在短时间内建设如此大规模的粮库,历史上没有过,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举措。今后国家大规模集中投资建设粮库的机会已不是很多,但根据需要还会建设适当规模的粮库。今后国家储备粮库如何建设,已建成的粮库如何有效利用,在3批粮库即将建成后应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应更多地从完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的角度出发,总结经验,努力建立起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比较完备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
  
1 建立我国粮食仓储体系的基本设想
  1.1 建立我国粮食仓储体系的必要性

  我国人口众多,是个农业大国,粮食问题历来是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是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粮食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整个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稳定。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粮食已由过去的供给不足变成供求基本平衡并略有节余,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特别是1996年以来,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每年的粮食产量都达到了5000亿kg。粮食丰收后,出现暂时的供过于求,粮食仓储设施明显不足,粮食收购和销售困难等问题,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利益。但从长远看,粮食问题仍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问题,切不可盲目乐观,掉以轻心。由于我国的有效耕地面积有限,据统计去掉应退耕还林还草的坡地,实际耕地面积只有1.23亿hm2,人均耕地面积不足0.1hm2;我国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农业生产受自然的影响很大。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淡水资源比较缺乏,年人均淡水资源只有2200t左右,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4.我国的人口多,已超过12.6亿,而且每年还至少增加1000万人,吃饭问题至关重要。目前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加入WTO后国际市场的粮食可以作为我们的补充,但从战略角度考虑,作为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必须立足国内,自行解决。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强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国家必须掌握一定数量的粮库。因此,搞好国家粮库建设、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极为重要。
  1.2 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粮食仓储体系
  根据我国国情,考虑粮食生产、流向和流量等情况,对国家储备粮库建设进行合理布局,建立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
  1.2.1 关于建立我国粮食仓储体系的指导思想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精神要求,应保持750亿kg的国家粮食储备规模,以确保国家对粮食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今后粮库建设的布局,应充分考虑粮食生产、消费、调运方向和我国交通运输现状,按照保证重点,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协调配套、形成体系,利于调控的指导思想进行建设。
  1.2.2 关于国家粮库建设的布局原则
  根据我国粮食流向“北粮南调、东进西运”的特点,国家粮库布局重点应建设在粮食主产区、主要港口和铁路交通枢纽地区,兼顾其他地区;在进出口量大的港口地区、集散地和重点经济区建设一批上规模的现代化粮库。各类地区的基本划分是
  (1)粮食主产调出区:东北三省及内蒙东部为玉米、大豆和粳米主产调出区,该区年产量一般在750亿kg左右,年调出量为100亿kg左右;河南、河北和山东为小麦主产调出区,该区粮食年产量一般在1000亿kg左右,年调出量为20亿kg左右;湖北、湖南、江西和安徽为稻谷主产调出区,该区年粮食产量一般在1000亿kg左右,年调出量约为135亿kg。
  (2)粮食主要调入区: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和广西为主销区,该区粮食年产量一般在650亿kg左右,年调入量约为160亿kg;云南、贵州、陕西、甘肃和四川为常年缺粮区,该区年产量一般在750亿kg左右,年调入量约为25亿kg。
  (3)其他地区:山西、江苏、青海、宁夏、新疆和西藏属产销基本平衡或品种结构性调出调入地区,该区粮食年产量在700亿kg左右。
  (4)港口和交通枢纽地区:主要是沿海自然条件好、进出口吞吐量大的港口和内陆各大铁路交通枢纽城市和地区。
  1.2.3 关于国家粮食储备库建设的仓容规模
  我国现有完好仓容约1700亿kg,其中包括1998年以来新建成的国家粮库350亿kg,从总量上看我国的仓容过少,仓库与粮食产量的比例是0.34:1,而美国是2.2:1。我国仓容缺口较大,今后对粮库的需求仍然很大。“八五”时建设了18个机械化粮库及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了东北、京津、长江和西南4条粮食流通走廊,在1998年以前,直属于中央的粮库只有15个,仓容仅11.5亿kg,国家储备粮多数是存放在地方的“挂牌”库中。从近年国家掌握的储备粮数量看,最低时是400亿kg,最高时为700亿kg,2001年粮食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保持750亿kg国家储备粮,因此,我国至少应建650亿kg左右的国家储备粮库才能满足对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
  1.3 关于国家粮食仓储体系的构成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建立合理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应建设不同类型的粮库。按仓容规模可分为大型粮库、中型粮库和小型粮库;按仓型功能可分为储备库、中转库和收纳库;仓型一般为浅圆仓、立筒仓和房式仓(个别还有钢板仓和砖圆仓)。根据各个库点的地理位置、功能作用等需要,确定建设不同形态的粮库,合理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应该是不同形态粮库的有机结合,最终形成整体效应。
  (1)大型粮库。功能是储备和中转,仓型以立筒仓和浅圆仓为主,辅助建设部分房式仓。粮库设备的机械化程度高,设施配套,管理先进,规模应在2-6亿kgo建设条件应是:气候条件好;利于安全储粮;重要的迸出口港口和集散地;交通运输条件优越,便于中转;主要位于大销区和大消费城市;具备对较大区域性的调控功能。
  (2)中型粮库。功能主要是储备和中转,个别的具备收纳功能。仓型以房式仓和浅圆仓为主,辅助建设部分立筒仓,应配备一定的现代化机械设备,满足储备和中转需要,管理较为先进,规模应在0.5-2亿kg。建设条件应是:主要位于粮食主产区。适当兼顾较大的消费城市和主要缺粮区;交通便捷,具备良好的铁路或水路条件;对特定区域具有调控能力。
  (3)小型粮库。功能是储备和收纳兼顾,仓型主要以房式仓为主,东北个别地区可建适当的砖圆仓,配以必要的机械设备,注重提高管理水平,规模在0.5亿kg以下。建设条件是:主要位于粮食主产区的产地前沿、商品粮基地县(地区),粮源充足,以及一些非交通枢纽的粮食调入区,交通便利,具备满足粮食调运需要的铁路、水路或公路。
  2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已取得的主要经验
  为搞好今后的粮库建设,十分有必要总结和借鉴在此前粮库建设中已取得的经验。1998年开始启动的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工作,在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成功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经过各个层面的努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为今后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
  2.1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的积极作用
  总结3年来国家储备粮库建设所取得的成绩,可以看到它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储备粮库建设有力地保证了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1998年以来,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遇到的突出问题就是粮食形势出现了阶段性的供过于求,各地仓储设施严重不足的矛盾非常突出,给粮食企业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和库存粮食的安全储存带来很大困难。国家进行大规模的粮库建设已开始发挥作用,到2001年底,在250亿kg的448个粮库项目中,已有446个装入新粮253亿kg,2000年100亿kg的403个项目中,已有340个项目进行了预验收并装粮。这些项目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食购销企业仓容紧张的局面,保证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政策的落实,增加了农民收入,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有利于粮食稳定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2)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我国粮库仓容紧张和仓储水平落后的局面。这次建库使我国粮库建设的历史欠账得到了一定的补偿,仓容增加,仓储设施改善,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布局合理、设施配套、质量和技术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粮食流通网络和体系。新建了一批高大平房仓和浅圆仓,并积极汲取国际上先进的粮食“四散”(散装、散卸、散存、散运)储运技术,采用了以谷物冷却机、机械通风、环流熏蒸和粮情检测为主要内容的4项新技术,实行计算机系统控制和现代化管理,极大地促进了粮食仓储技术的进步,保证了粮食储存安全,使我国粮食仓储设备和技术现代化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些技术不仅在我国是先进的,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这3批项目建成后,将初步形成我国的粮食储备库、中转库和收纳库的粮食储运体系,实现粮食流通的跨跃式发展。
  (3)国家储备粮库建设探索和积累了一整套在中国进行大规模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的经验。我们积累了一整套粮库项目管理办法,优化了仓房设计通用图,形成了《国家粮库建设标准》等一系列标准、规范和规程。同时,粮库建设中也锻炼和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设计、监理、施工队伍,而这将是今后我国粮食事业持续发展的宝贵力量。
  (4)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对扩大国内需求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这次国家用国债资金建设国家储备粮库,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增长,促进了建材业、建筑业、电子工业、机械制造业、工程咨询业等诸多产业的发展。
  2.2 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的成功经验
  (1)领导重视,相关部门协调配合。在1998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建设粮库项目时就将其纳入六大基础设施建设之一,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如何建设好粮库项目多次做出重要指示,并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文对粮库建设提出原则要求。具体负责粮库建设的国家计委、国家粮食局的领导同志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财政部等相关部门积极支持配合,工作衔接一环套一环,有利地保证了粮库建设的顺利进行。
  (2)制定规章制度,加强项目管理。国家储备粮库建设中十分重视规范管理,制定出台了国家储备粮库建设规划大纲和一系列配套粮库建设管理办法。每一批粮库建设启动之前都下发一系列规范的、具有指导性意义的基本文件,使参加粮库建设的各个方面都明确建设要求,按照统一的原则开展工作。在规划布局、考察论证、立项批复、初设审查、资金拨付、招标投标和竣工验收等方面都严格按规范的程序进行,有利的保证了粮库建设的顺利开展。
  (3)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从国家到地方都成立了国家储备粮库建设的联合建设办公室。中央与各省(区、市)主管副省长(副主席、副市长)签订粮库包干建设责任书和工程质量行政领导责任制。给地方政府一定的责任,有利于保证粮库的建设质量和如期完成建库任务。
  (4)实行优惠政策,降低投资成本。由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规定,在粮库建设中减免相关的税费。这不但有利于降低建库成本,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粮库设施建设方面,也有利于增加地方建库的责任心和积极性。
  (5)依靠专家力量,按科学程序办事。在国家储备粮库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前期工作准备比较充分,项目立项均经过科学评估论证,从项目选点论证、建设方案比选、项目概算审核、招标评标等都依靠专家的力量,组成专门的专家组,按照科学的程序开展工作,增加可行性、科学性。
  (6)重视工程质量,加强工程监理。为确保粮库建设质量,由国家统一组织委托工程监理,加强对项目质量、进度和核算的控制,尽量减少地方对监理工作的干预。
  (7)加强资金控制,实行专户管理。对建库资金一律实行专人、专账和“151”专户管理,制定粮库建设资金管理办法,按照程序申请、下拨资金,并按时间统计用款进度和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少滞留,专款专用、及时拨付,确保建库的资金需要。
  (8)统一标准图纸,确保工期和质量。由专业设计院设计出标准图纸,使各地方能在短期内确定仓型,同时也便于粮食行业外的设计院参加粮库项目的设计,有利于保证建设时间和粮库质量。
  (9)实行招标投标,确保质量和进度。对大批量使用的设备和参加粮库建设的工程队伍采用招标方式选择。招标和设备招标严格按照招标投标法组织进行,重要设备实行全国统一招标,其他设备由地方组织招标,从而利于保证工程及设备的质量和建设进度。
  (10)做好装粮压仓,及时组织竣工验收。为使建好的粮库尽快发挥作用,重视装粮压仓工作,项目预验收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尽快下达装粮压仓计划。在达到装粮压仓的规范要求后,及时指导和组织项目的竣工验收工作,善始善终搞好建设,干净利落地完成建库任务。
  3 关于国家储备粮库建设工作的几点建议
  在通盘考虑已建成的国家储备粮库的基础上,结合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应进一步优化粮库布局,完善结构,强化功能,填平补齐,建立完备的国家粮食仓储体系。
  (1)规模适度。以建设储备库为主,港口地区建设适当的中转库和储备库,规模应为中型粮库,在1亿kg左右为宜。避免建设规模过小或过大的粮库,规模过小的粮库不利于发挥投资效益,规模过大的粮库不利于建成后的管理和运营。
  (2)技术先进。要配备较为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应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检测和谷物冷却机“4项新技术”,按照散装、散运、散卸和散存的“四散”要求配制设备,注重粮库建成后的现代化管理,配备先进和科学的国家储备粮库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国家粮库整体的现代化管理水平。
  (3)布局合理。粮库项目布局要以安排粮食主产区为主,适当安排其他地区。在布局时必须考虑所安排项目与已经建设成的国家粮库的协调、配套。应注意大型粮库之间的合理分布,避免重复建设。要实现一个中型粮库与周边合理半径内的小型粮库形成配套的网络型收纳储备体系,一个大型粮库与周边合理半径内的以中、小型粮库形成的收纳储备体系形成网络型中转储备体系,这样才有利于保证各类粮库的充分利用和降低粮食运营成本。
  (4)库点条件好。项目地点要重点选择在沿海港口地区和铁路、水路发达,交通便利的地方。项目建设应以扩建为主,多建生产性设施,少建或不建生活附属设施。应尽可能地利用社会闲置仓库,尽量避免占用耕地。要选择地质条件好、土石方量小、造价低、无污染、具备必要交通条件的地方建库。
  (5)设计优化。仓型设计要从国情出发,经济实用,以21-27m跨度的平房仓为主,港口和交通枢纽地建设适当规模的浅圆仓和立筒仓,仓容所占比例不要超过20%。继续完善标准图,优化设计,既要提高设计水平,又要避免保守设计,减小投资浪费。设计工作要考虑周全、细致、配套,杜绝频繁变更设计。
  (6)规范程序。按照有关法规要求,对项目的工程建设队伍选择及粮库大批量使用的储运设备的选用,必须采取招投标方式确定和购买。对在粮库建设中有劣迹的企业,今后应拒绝其再参加粮库建设工作。为确保工程质量,继续由国家统一聘请工程监理。对在国家粮库建设中,责任心不强、监理不力的监理人员,不再聘用。聘请专家要实行回避制度,在审查初步设计或概算时聘请的专家,不能评审本院承担设计的项目。
  (7)确定合理工期。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必须落实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目标,确保施工安全。根据客观的基建规律安排合理工期后,应倒计时安排各阶段的工作计划。项目投资一经确认,不再追加资金。项目建设法人一经明确,原则上不许中途变动,以确保粮库建设项目的连续性,确保如期完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