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一寸大海 2013-10-09
一.地图知识

1。比例尺计算: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大小看值大小,值越大则比例尺越大。

②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③同图幅不同比例尺的等高线图,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④同图幅不同比例尺的等压线图,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

2。经纬度计算

①纬差法与正午太阳高度算纬度——正午太阳相差多小,纬度相差多少

②根据经纬线长度算经纬度:

10经线长=111 km;  赤道上10纬线长=111KM,其他纬度10纬线长=111cosQkm ( Q为纬度)

3.相对高度的计算:  (n-1)d<h<(n+1)d

  (其中n表示两地间不同等高线的条数,  d表示等高距)。

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n表示与陡崖相交的等高线条数,d表示等高距。

4。山脊山谷判断:等高线向低处突出则为山脊,向高处突出则为山谷。

   山谷处有河流且流向与等高线的突出方向相反。“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

5。闭合等值线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150米>HA>100米;50米>HB>0米。
  “大于大的,或小于小的”                                 

 

6。温度随海拔的变化:海拔高的地区应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0.6℃/100m

7。河流水系特征: 河流长度、流向流速及流程、形状、支流及湖泊多少、流域面积、河道宽窄及曲直、河床特征等。

7。河流水文特征: 流量大小、汛期时间、是否结冰、含沙量大小、是否有凌汛、是否有断流、落差大小等。

8。凌汛:冬季结冰,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

9。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水库选择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坝址则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处,工程量较小,节省投资,安全。

10。港口码头的位置:港口码头应选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同时有较大的经济腹地,能依托大城市,便于客货流的集散。

11。确定公路、铁路线: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沿等高线建盘山路,少占农田,少建桥梁。

12。注意通视问题

13。判断方向

        根据两地纬度判断南北方向

   由赤道向北数值变大为北纬,向南数值变大为南纬。北极点四周皆为正南,南极点四周皆为正北。

        根据两地经度判断东西方向

   若两地都东经度,经度数值大的地点位置偏东,经度数值小的位置偏西;若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则把两地的经度数值相加,如果它们的和小于1800,那么东经度的地点偏东,西经度的地点偏西;若和大于1800,则东经度的地方偏西,西经度的地方偏东。

   北极的前后左右都为南,南极的前后左右都为北。

14。以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0°W以至160°E之间为东半球

15。经线表示南北,所有经线都相等,形状为半圆。

16。纬线表示东西,形状为圆,长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周长为4万KM,其他纬度为4万KM cos∮

17。1800以西为东经,以东为西经。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18。最短线路问题: 

从A到B的最短走法:先向正北,再向正南

从E到F的最短走法: 一直向正东

从C到D的最短走法: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从G到H的最短走法: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赤道和极点之间的最短走法:

自西向东,位于北半球,则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位于南半球则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二。地球运动

1。除南北极外,地球各处角速度都相等,均为15°/时,1°/4分钟;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V=1670千米cos∮

2。从极地看地球自转,南顺北逆。从北半球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北半球各地的地理纬度。

3。地球公转到近日点为1月,公转至远日点为7月。

4。同步卫星的角速度与地球上除极点外的任一点都相等,线速度比地面对应点大。

5。卫星发射基地的选址条件:

  ①纬度低(可以节省火箭燃料,增加火箭的有效负载);

  ②天气稳定,大气能见度高;

  ③交通便利(铁路或海运);

  ④地形平坦开阔,地质稳定;

 ⑤从安全性来讲,以设在远离工业中心、居民稀少的地区为宜

6。晨昏线问题:按地球自转方向,从西向东,由黑夜到白天为晨线,由白天到黑夜为昏线。

7。日出日落方向:太阳直射北半球,南北半球各地太阳从东北升,西北落;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8。常用知识:白昼的中间时间为12点,黑夜的中间0点 。晨线与赤道的交战为6点,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 .晨昏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为12点或24点

     日界线:0点经线和1800 经线

9。地方时计算:

     要点:1.时差(同区相减,异区相加。) 1小时/150;4分种/l0;4秒/1 ′

     2.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同区内东边早,异区间东时区早.今天比昨天早;同一天内,时间越大越早。   类型:①地方时计算    ②区时计算     ③地方时与区时混算 

     ④加入日界线知识         ⑤图文结合  晨昏线的判读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10。昼夜长短计算: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昼长-12

11。根据昼长算纬度大小: 

(昼长-12)的绝对值越大,其所在的纬度越高。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12。昼夜长短状况:太阳直射那个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此时为该半球的夏半年。昼短夜长时则为该半球冬半年。

   昼夜长短变化: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变长,3.纬度相同,昼夜长短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相同,日出日落时间相同,线速度相同。

   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地方,昼夜长短相反。即:某地昼长=对应另一半球相同纬度大小地的夜长。

  14。 各纬度昼最长时间及太阳高度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15。如上图,光照图中刚出现极昼的点其地方时为0点,刚出现极夜的点其地方时为12点。

16.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等于直射地理纬度。刚出现极昼或极夜的地理纬度与直射纬度互余。

17.太阳高度计算:

 H=900-︱W- Q︱  W为地理纬度,Q为直射点地理纬度

刚出现极昼的纬度为900 –Q,其正午太阳高度为2Q。

此日,极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Q,赤道的下午太阳高度角等于900-Q

极昼区某一纬度的太阳高度关系为(H1+H2)/2=Q    

W1-W2=H1-H2  即纬度差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差

赤道上:66°34’≤H≤90  ;南北回归线上: 43°08’≤H≤90°

南北极圈上:0°≤H≤ 46°52’; 南北极点上:0°≤H≤ 23°26’

影子的长短变化与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大,影子变短;方向由太阳的位置确定。

太阳辐射强不一定热量丰富,如青藏高原;

18.二分日的主要特征:全球昼夜平分,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角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全球各地太阳6点日出,18点日落,太阳从正东升,正西落。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夏至日特征: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从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以南出现极夜,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冬至日特征情况相反。

19.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散射和吸收)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20.地震波:①纵波(P波)速度快,可通过固、液、气介质;②横波(S波)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介质

地球内部的不连续界面

界面

深度(千米)

地震波波速的变化

分界意义

莫霍面

17(33—6)

纵波和横波的速度都突然增大

地壳与地幔

古登堡面

2900

纵波速度突然减小,横波消失

地幔与地核

 

21.沉积岩与变质岩的转化

石灰岩           大理岩   ;页岩         板岩  ;砂岩        石英岩

板块构造学说内容:①岩石圈是由板块构成的。 ② 板块是不断运动的。

22.板块运动规律:内部稳定,边界处活跃。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亚洲东部的岛弧是由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碰撞而成;南美西部的安第斯山脉是由南极洲  板块和 美洲 板块碰撞而成;根据板块运动趋势红海将 扩大 (扩大或缩小)、地中海将 缩小(扩大或缩小)。

23.地质构造

褶皱

产生原因

结构特征

地貌形态

内力

外力

背 

岩层受挤压弯曲变形

岩层上拱

山岭

背斜成谷;顶部受张力易被侵蚀为谷地

向 

岩层下凹

谷地

向斜成山:槽部受挤压不易侵蚀为山岭

 

断层

地垒

地堑

断裂带

构造地貌

块状山地或高地

谷地或盆地

裂谷或河流

实例

庐山、泰山、华山西峰、峨眉山万佛顶

渭河平原、

汾河谷地、吐鲁番盆地

东非大裂谷

 

 

 

 

 

24. 背斜——储油气构造、打隧道、采石       向斜——储水构造、水库坝址选择点

   断层:(1)隧道工程方面:采取加固措施;

(2)水库工程方面:避开断层带,防止诱发断层活动(地震、滑坡)和水库漏水。

25.外力作用地貌:

  流水侵蚀地貌:沟谷(如: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峡谷(长江三峡、横断山山高谷深)、瀑布

  流水化学溶蚀地貌(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溶洞、云南石林、桂林山水,丹霞地貌

  流水沉积地貌:山麓冲积扇、冲积平原、三角洲

  风力侵蚀地貌:风蚀沟谷、风蚀洼地、戈壁、裸岩荒漠、雅丹地貌

  风力沉积地貌:沙丘、沙垄、黄土高原的黄土

  冰蚀地貌:冰斗、角峰、U形谷、挪威峡湾

26.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等压线图中风向的判断:分三步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练习: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1)图中①至⑤点,气压最高的是         

气压最低的是     。                  

(2)用“→”画出图中的热力环流。

(3)A、B两地受热的是      地,空气         ;   

冷却的是     地,空气            。A、B两地      是晴天,气温日变化较大的是       

 

气压分布规律  近地面:高温低压,低温高压。

高空:气压名称与地面相反,数值比地面小。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27.东亚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

            风向:冬季风:西北风    夏季风:东南风

            天气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亚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

            风向:冬季风:东北风    夏季风:西南风

            天气特点: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28.气旋与反气旋

气压系统

气流状况

气流运动方向

天气状况

实例

水平

垂直

低压

气旋

北半球:逆时针辐合

上升

阴雨

台风

南半球:顺时针辐合

高压

反气旋

北半球:顺时针辐散南半球:逆时针辐散

下沉

晴朗

北方“秋高气爽”

长江流域“伏旱”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29.锋面

     

 

概念

符号

雨区

天气状况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冷锋

指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

 

锋后

温暖晴朗

刮风、阴天、下雨

降温、升压、晴朗

暖锋

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

 

锋前

凉爽晴朗

连续性降水

升温、降压、晴朗

 

 

 

 

 

 

 

30.主要气候

地中海气候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特点:季炎热燥,季暖湿多.雨热不同期
  成因:季受副高控制,季受西风带控制.

  分布:南北半球30°--40°大陆西岸

  植被: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农产品:葡萄、柑橘、油橄榄、无花果、柠檬

  典型地区:①北半球:地中海沿岸、旧金山、洛杉矶;②南半球:开普敦、好望角,珀斯,圣地亚哥。

  图、表等

亚热带季风或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雨热同期,最低温>00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分布:25°—35°SN大陆东岸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农产品:水稻、油菜、茶叶、柑桔

          典型地区:我国秦淮以南、澳大利亚东南、巴西东南、美国东南

          主要城市:上海、悉尼、休斯顿

温带季风气候

          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雨热同期,最低温<00

          成因:受海陆热力差异影响                   

          分布:350---500SN大陆东岸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农产品:小麦、玉米、苹果、梨

          典型地区:秦淮以北、祁连山以东、长城以南

          主要城市:西安、北京

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夏季凉爽,冬季温和。温度00--200

          成因: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分布:400—600SN大陆西岸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

          主要农产品:小麦、玉米

          典型地区:西欧、新西兰、智利南部、美国及加拿大西部。

31.非洲赤道东部的热带草原气候(东非高原)

     受地形影响,降水和热量发生变化。

非地带性规律

32马达加斯加岛东部、澳大利亚东北部、巴西东南部等形成了特殊的热带雨林气候

     成因:

    1.受东南信风的影响    2.地形影响,多地形雨.    3.沿岸暖流的影响

33.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
a、赤道低气压控制;      b、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
c、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   d、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34.气候判断:

据最冷月气温值确定其温度带

 ——以“温”定带

 

热 

亚热带

温 

亚寒带

平 均

气 温

最冷月>15℃

     最冷月0℃-15℃ 

  最冷月<0℃

    最热月10℃ 

 

气 候

类 型

 雨林气候

草原气候

沙漠气候

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雨热同期)

温带海洋气候(全年降水均匀)

地中海气候(雨热不同期)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35.昆明准静止锋与江淮地区、华南地区的准静止锋形成时间成因有什么不同?

①昆明准静止锋:冬季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受地形阻挡而成,导致贵阳一带冬雨连绵。

②江淮地区准静止锋:6.7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江淮地区出现梅雨。

③华南地区准静止锋:4·5月,冷暖空气相遇,势均力敌而成,导致华南地区出现阴雨

36.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

初高中地理衔接主要知识重难点突破(自然地理部分)


37.洋流的分布规律

①中低纬度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反气旋型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寒西暖

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以副极地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逆时针、东暖西寒

③南纬40°~60°: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海区: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3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②渔业:寒暖流交汇区和上升流形成大渔场

③航运:顺流快,逆流慢                 ④污染:加快净化速度,但扩大污染范

39.地域分异规律:

①纬度地带性:即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以热量为基础。在低纬和高纬表现明显

②经度地带性:即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以水分为基础。在中纬度表现明显

③垂直地带性:在山地表现明显

a.从山下到山上,自然带的变化类似于从低纬到高纬的变化.

b.基带与当地的水平自然带一致.

c.山所处的纬度越低,自然带的类型越多.

d. 同一自然带在阳坡分布的海拔较高.

e.雪线受气温和降水影响.气温越高,雪线越高;降水量越大,雪线越低.气温和降水同时影响时,主要考虑降水量的影响.如喜马拉雅山南坡雪线比北坡低.

40.几种特殊自然现象

①非洲缺失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原因:非洲同纬度是海洋一非地带性现象

②南半球缺失苔原带的原因:南半球同纬度是海洋…非地带性现象

③天山两侧降水南坡少北坡多

原因为:地处来自大西洋和北冰洋水汽的背风坡,降水量少;而北坡地处来自大西洋和

北冰洋水汽的迎风坡,降水量多。

④亚寒带针叶林在大陆东岸南缘偏南的原因:主要是东岸为寒流,西岸为暖流;其次

东岸受来自大陆内部风的影响,西岸相反。

41.农业区位因素:自然条件(气候、地形、水源、土壤)和社会经济条件(政策、交通、科技、市场、历史、人口)

42.农业地域类型:

 水稻种植业----亚洲  人多地少,机械化程度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

 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  地广人稀,地租便宜,草类茂盛,交通便利.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中国东北  人少地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混合农业----澳大利亚   小麦和畜牧业混合 ,人少地多

43.工业指向型: 工业区位因素(主要分析社会经济因素)

原料指向型:产品比原料重量体积大大减小;原料运输易腐烂变质

  市场指向型:产品主要面向市场,运输成本高的

  技术指向型:生产对技术要求很高的

  动。力指向型:生产对能源要求特别高的

  劳动力指向型:生产对劳动者素质要求不高而对劳动者数量要求多的

44.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

GIS  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

RS  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短

GPS 全球定位、导航

45亚马孙河流量大的原因:

  ①地处赤道附近,受赤道低压影响,多上升气流,降水丰沛

  ②平原地形及三面高、向东敞开的地形地势.利于大西洋水汽进入

  ③水汽进入内陆后,受高原、山地的抬升,多地形雨

  ④流域面积广,地表水从三面向亚马孙河汇集.

46.七大洲地形地势特点:

亚洲①地形复杂多样,起伏很大,高原、山地面积广; ②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平原多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

非洲①地形以高原为主,地面地伏不大    ②东部纵贯着巨大的东非裂谷带;

    ③地势特点:东南高,西北低

欧洲  ①欧洲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平原面积广大,占总面积2/3;

    ②地势低平,为世界地势最低一洲,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③冰川地形广布

  北美洲①地势东西高,中部低:

    ②南北纵列三大地形区,西部是山地,东部是山地、高原中部是平原:

     ③冰川地形在大陆北半部广布

  南美洲①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    ②东部为平原、高原相问排列

  大洋洲①地势低平。地表起伏和缓;

    ②地形为南北三个纵列带,东部为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地

  南极洲①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一洲(2350m):

    ②大陆冰川广布,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米,冰层以下地形多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