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课堂教学的常见误区分析

 书写自我 2013-10-10

 课堂教学始终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在一个教育者的眼里,这个系统并非是一个理想化的封闭的模型,虽然其中的变量只有三个:即教师、教材、学生,但变量之间的关系却无法用一个包罗万象的具体方程来求解,各种不确定的情况在教学中出现,这被视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教学中的问题在表面上来看是具体的教学行为没有实现预期的目的,表现为学生的学习变得机械僵化而不是活跃而充满激情,教师的讲课的效率低下,而使教学活动让人感到疲惫乏味。教学行为的偶尔失败也许可以归为一时的疏忽和当时的情绪影响,但教学行为总体上是一种教学意图的表现,而教学意图本身是整体教学观在教学实际中投影,必然反映了教师的特征和教学的某种倾向。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本质上可以认为是教师对教学本身的理解的偏差,这就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发现误区,理解造成教学瓶颈的成因,是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一次审查、批判、调整、梳理,教学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产生的教学困境和难题的是无法避免的。使教学具有理性的特征,而不是简单重复的经验性行为的前提就是认识到教学问题来自于实际教学中的误区,教师对教学的片面理解和不作出相应调整的教学行为是误区存在而且一直没有被消除的原因。

 课堂教学应该被理解为两个相互联系的行为的作用,即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学的核心在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在平常的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却常常以知识代言人的权威形象出现,智力、情感、个性特征完全不同的学生则变成了一种没有个别特征的抽象群体。教师实际处于课堂的核心地位,学生反倒成了课堂中的配角,这是无法否认的现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地位没有真正的实现是一切教学问题的根源,对学生在教学中核心价值认可的缺乏,是教学理念中的一个黑洞,理念支配着教学行为,理念的更新和完善缩小了教学误区的范围,教学行为相应的改革会更加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意识的萌芽。不断改进教学行为产生的一种长期效应是提高了学生的智力、开拓了知识的领域、改变了他们的心理品质,这既是教学活动的结果,也是教学活动的目的。 

(一)以考纲为限度的学科教学误区

 应试教育本身的功利性迷雾无处不在,教师也习惯于在高考考纲框定的范围内选取教学的素材。“这种题目不会出现在高考里,你不必去做了”当教师以这样的方式回答学生的提问时,势必向学生的表明了这样的态度,即教师和学生只需要考试内容的范围里知识,而除了该范围以外的东西没有学习的必要。这种代表着考试主义的自利与无知对学生学习热情和主动钻研精神的打击程度是无法估量的。

 局限于在考纲范围内的教学,必然使教师的教学的空间变得狭小,学科知识和生活生产的广泛联系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很难用考纲来来划定具体的学科问题,边缘性和模糊性的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课内的知识,还需要课外知识加以结合才有解决的可能,仅仅局限于考纲的知识传授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对常识的置之不理,就是脱离实际的教学,这违背了学习科学的本意——科学和生活、生产的有机的联系形式和可被理解性。

局限于在高考考纲内的教学,使教师对学科知识再学习和再发现的过程变得没有必要,由于缺少教材内容的研究,教师对物理学的理解深度不够,就无法驾驭教材,无法达到由浅入深、循循善诱、以小见大的教学境界;也无法扩充和引申知识到达新的结构层次,在原地打圈圈,贫乏而频繁的复述着干枯的定义、概念、规律,学习者再也没有新的感受导致了学习的厌倦无聊。

  总之,学科的知识的边界不能被考纲所划定,关注考纲是合理的,但是,将知识作出人为的划定,就如孙悟空用金箍棒划的圈,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一种探索更为广阔知识天地的行为,使教师目光狭隘,知识浅薄,弱化进行深刻联系世界的意识。而与此同时,教学变成了考试主义的一种手段,学习的目的不再是知识本身的价值,而是一种竞争的逼迫。

(二)以技能训练代替观念组织的教学误区

  在课堂教学中,一种普遍的做法就是:粗略的、笼统的,用抽象的语言先介绍某个定律或定理,而后的大部分时间里,教师罗列出关于该定理的典型例题,介绍解题的步骤、方法,通过对习题的解答来加强对定理的理解和认识。用知识的应用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无疑是获得知识的一种必要手段,但用知识的应用来代替知识彼此关系的教学,就象在大河中间截流建一个水库来发电而丝毫不理会河流的源头性质的盲目行为。

 一般的教学行为的误区,一言辟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把单纯的解题作为教学的首要目的,却忽视了观念和概念的相互联系和转化的过程,忽略了怎样从学生原始的观念结构中排除和理清混乱和不明晰的成分,从而建立清晰的观念和明确的观念之间的关系。

 把题海战术变成学习提高的唯一途径,这是一种对学习的错误理解。为什么要解题,每道习题真正告诉我们什么原理和概念,支配解题进行的思维过程和思维形式则被甩在了角落里,解题的技巧被当作是一种机械记忆的形式被有意识的塞进学生的大脑,认知过程并没有得到澄清,而认知的结果被视为仅仅是最后获得的答案的对错,这就是重解题技能的训练而轻观念和原理的组织的教学特点。

 用大量的试卷来作为训练的手段,技能训练被理解对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感的追求。复习课中,知识的体系虽然用结构图的形式被画在黑板上,但讲解变成了干枯无味的复述和回忆。上课的时间被连续的试卷讲评所占有,学生对学习的感觉大体是能够把那些刁钻古怪的问题一一解决,而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的有意识反省升华则被忽视。所以,科学习变成演算求得标准答案,而静静地反思和就某一概念、问题而展开的讨论没有成为学习的习惯做法。

 重解题技能的训练而轻观念和原理的组织的教学误区,代表了一种对知识学习的错误理念。知识的细节的熟悉并不能获得对知识整体看法的形成,教师同时应具有对观念和原理的教学中使之关系明晰化的意图。对知识的应用的前提是对知识背后的原理规则的深刻理解,这种理解不能用说教的形式进行,而因用联系实际和发现观念间关系的探究来实现。

(三)课堂交流的教学误区

 课堂的交流,常常在实际教学中表现为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布满黑板的定律、公式、演算的符号复制到了学生笔记本上的过程。交流——双向的信息的传导,引起适当的反馈,以便对教学进行即刻的调整的过程,却被表现为叫几个成绩差的学生来重复上节课的主要内容,让一些成绩好一点的学生回答一些比较难的问题,教师的点评只是一种对错误回答的标准化纠正,或对正确解答的简单肯定。

 而普遍的对学生能力的过低评价导致教师存在着这样的一种自以为是的心态,“你根本没有能力来把这个问题说清楚,为了避免尴尬,还不如让我来陈述吧。”课堂的交流还是被在纸面上提到一个较高的位置,而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是普遍现象,因为这样可以避免某种难以处理的问题的出现,教师害怕个别学生的回答和置疑使教学变得难以控制。当然,教师有时的顾虑也是正当的,如果问题问的太多,表面上的热闹活跃的课堂气氛难免会把实质性的问题弄得支离破碎,无法完成教学计划。

 课堂教学本身是师生接触和了解彼此的一种合作关系的建立过程,在交流中,传递的不仅是组织化的科学知识,也是一种个人特征的传递,交流的能力,教师不能仅仅理解为把教学内容清晰讲授的能力,而是一种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化、产生真正的影响的能力。

 交流本身的目的不仅在于一次知识和能力的检测、评价,交流还在于建立可以信赖的一种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信其人,听其言。”在课堂交流中,教师主宰着信息的流向,但这种流向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流动,而应该是一种多向的流动。学生同时也在揣测教师的个性,判断其弱点和优势之处,通过多向的交流,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了解,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相互的帮助和了解。局限于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是无法对学生进行个性格和心理特质的判断的,也就无从建立师生间真正的本质上的了解和信任的关系,获得彼此有意识的关心和认可,课堂教学之中才具有人性的特征,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彼此的隔膜和误解是一种越来越扩展的裂缝,教师是一架教学机器,而学生则是一架学习的机器,教学变成了一种乏味的事情,不再牵涉情感的体验,而有效的交流方式是弥补裂缝的方式。

 有效的课堂交流的特点是以学生和教师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为根本的,而不是仅仅视为是一种知识的单向传导过程。 

 林格伦曾归纳出课堂教学中师生交流的四种类型,比较好的交流形式为师生之间地位比较平等的互动交流,它有利于产生良好师生交流效应。

(四)缺少有意识的进行建构的教学误区

 建构主义作为一个名词,对教育界的同仁而言,再熟悉不过了,但对建构主义的原理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意识应用却只存在于少数优秀的教师的教学中。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是:学生通过积极的建构来学习新的知识,他们不止是被动的接受和照搬从教师或课本获得的信息,相反,他们通过理解学习的主题并与他们已经具备的关于该主题的知识联系起来的方式来思考,用自己的预言意译、思索其意思和含义,把它变成自己的东西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习才变成一种主动的行为。

 值得传授的东西很多,教师总有一种不自觉的意识,讲解了太多的主题,太多琐碎的细节的知识,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在求全的冲动支配下,完成得教学任务只有数量上的统计,而无质量上的升华,“又做错了,明明这个问题我造就在课堂里讲过了。”问题是,你呈现的问题被草草的处理了,而非真正的被发掘出内在的价值。在数量过多的主题中选择教学的主题,按照建构主义者的观点,广度和深度两者必然是一对矛盾,有效的教学只能是选择有价值的主题进行深度上的探讨,而不是对过多的主题进行泛泛而谈。在课堂教学中,尤其是试卷讲评课,很多教师就像一个领着一群无所适从的观光客的导游,学生则象团队旅游的游客,在走马观花的快速讲解中筋疲力尽却印象模糊,教学实际效果也就无从谈起。

 当学习者能把新的知识与原有的背景知识结合起来时,知识的建构可能更加顺利。学习新知识不是一个开始抽象理解,然后才与现有的知识联系起来的过程,而是一个开始就以原有知识为背景,逐渐对新知识进行阐述和理解的过程。课堂教学中的最大优势是将无所不在的实际生活的应用的范例与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而很多教师的教学却将生动活泼的范例排除在外,使教学变成了一种抽象知识的干巴巴的讲授,教师对科学原理的理解缺乏联系生活的意识,就是一种教条主义的认识,而且没有去发掘、理解学生经验中认识物理世界的原型,所以教学就变成了建造空中楼阁的无效行为。

 建构主义中两个重要的观点,即同化和顺应,有效的说明了认知过程中知识建构的顺序,当旧有的知识能够包容新知识时,知识的结构并没有作出根本性的调整,而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解释无法进行时,知识的结构将要全面的重建,学科的原理结构特征就是这样的。在教学中,知识的发现和知识结构的建立是同样重要的,在处理具体问题时,我们可以发现智力的作用,在审视已经获得的知识群中,我们应该获得对知识结构整体的美的体验。实际教学中对教学素材的组织并非是有目的按照同化和顺应的规律进行的,所以,只能是没有内在联系的情景罗列,为解题而解题,教学所欲达到的目的是混乱的,当用一种清醒的眼光去观察我们的教学,我们不得不承认,从认知规律的角度来评判,我们的教学缺少那种对内在规律的充分认识后获得的必然性把握.

(五)关于课堂上教与学的误区

如何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当前教改的关键问题之一。少教多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合一、教学相长是时下通行的几种说法。如果想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思考。

    少教多学

    “少教多学”的意思很简单,即教师少教点知识,让学生自己多学点知识;教师教学时间少点,学生自学时间多点。具体说,“少教”,就是教师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不要事事全包,教也要教在关键处,使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而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自己能理解、掌握的知识要尽量不教、少教;“多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去发现、探究,从而学会学习。

    第一,从理论上看,不教或少教是明智选择。人本主义强调,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知识,而是要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手段,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根据建构主义理论,知识不是教师传授的,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关键是学生要主动建构。

    第二,从实践上看,不教或少教有可能效果更好。1991年,山东高密四中扩班,因种种原因,新扩出的两个高一班暂时没有语文老师。学生没办法只能自修近一个学期。大家都捏了一把汗,担心这个班的成绩差得太多了。谁知道,期末考试成绩却让大家大跌眼镜——这两个没上语文课的班级不仅基础知识部分不比平行班差,而且阅读和作文的成绩还比平行班好。

    怎样才能做到少教多学呢?第一,保证给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第二,给予学生自学的权力与自由。第三,教给学生自学方法。

    为什么老师不教或少教这么难?一个是老师有责任心,讲了心里就踏实了,不讲心里不踏实,意思是,反正讲过了,讲了还不止一遍,尽心尽力了,学生不会是学生的事;一个老师有担心,不讲或少讲,校长会说,家长会说,会指责老师不负责任。其实说到底是胆量不够,所以说不讲需要很大的勇气。换句话也可以说,敢讲课不算本事,敢不讲课才算本事。

    先学后教

    所谓“先学”,不是学生漫无目的地学,而是在教师简明扼要地进行学前指导后,学生带着问题在规定时间内自学相关内容。“后教”,也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教师相对有针对性地教。

    如何先学后教呢?首先,先学要有指导。第一,教师先示范性地带领学生学,然后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第二,切实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反思能力。第三,避免出现“导”之无方,“放”之无度,缺乏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引和监控,导致先学处于无序、无效状态,自主变为“自流”。比如,有些老师知道要少讲,但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拟定的导学提纲也只是知识点和训练点及习题的堆积,缺乏对学生阅读和思考的引导。

    其次,有针对性地教。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弄清学生哪些懂了、哪些不懂,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简言之,教学生不会的,这才是教学的要害。凡是学生自己看书能懂的,不教;凡是看书不懂但自己想想能够弄懂的,不教;想想也不懂但经过同学之间讨论能懂的,也不教。

    以学定教

   “以学定教”有三层含义,第一,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实际学习情况,来确定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第二,根据学的目标来确定教的目标,根据学的内容来确定教的内容,根据学的方式来确定教的方式,根据学的进度来确定教的进度。第三,教师教得怎么样由学生说了算,就是说,教学成效由学生来评价。

    以学定教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先学后教,这是从时间上说的。比如,洋思中学的五环节模式。第二种是以教导学。在钱梦龙的导读模式中,教师事先根据教学经验在对学情有所把握的前提下设计教学内容。钱梦龙认为,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学内容是客体,之间介入了一个起指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他的这种认识就是把教育理解为一种有教师指导的学习活动,非常深刻地反映了教育的本质。为了达到比较理想的教育状态,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意识,善于“同边促进”。就是要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立场出发,让学生学习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发生积极变化。

    教学合一与教学相长

    陶行知曾提出“教学合一”的基本要求: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教学相长”不仅被用以阐释教师“为教而学”的个人意义,还被用来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研究表明,在当前的教学改革话语中,“教学相长”中“长”的主体、内容、方式等都发生了诸多变化,衍生了不少新意。

    就“教学相长”中“长”的主题而言,当前不仅看重教师成长,更看重学生成长。也就是说,“长”的主体不再是单一的教师主体,而是教师、学生两个主体。就“教学相长”中“长”的内容而言,当前不仅看重教师知识、学问的增长,而且看重教师拥有怎样的教育理想、教育激情、教育智慧和教育良知,也包括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教学相长”中“长”的方式而言,当前不仅看重教师的个人进步、自我修炼,而且要看重团队学习和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也包括学生的学习方式、合作意识和能力。现在,用通俗的话说,教学相长是学生在茁壮成长,也应该推动教师茁壮成才。

 教学误区的存在是一种常见现象,有些时常在教学中出现,有些可能已经得到改变,而还可能产生大量的新的教学误区。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可能有解决问题的可能,发现误区,进行分析,找出内在的根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变更自己的教学观念,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教学活动本身的复杂性无法用一种角度来进行全方位的权威解释,也不可能用一种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课堂教学的复杂性,理解教师教学行为所带来的矛盾,只有意识到这种认识的必要性,改进课堂教学才有可能,才能提升教师的价值,实现教育对人的改造和提升作用。课堂教学永远处于只有更好,没有最好的发展阶段。但是,作为教师如果没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没有对教学不断反思的内在需求,那么,教师就违背了一种真正的使命——即教学改变了学生同时,也在改变了教师,这种改变的深刻性在于,它使我们眼前的世界有一种希望,一种发展和完善的可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