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于山水之间。

 笑熬浆糊糊 2013-10-10

  最初和朋友说要去琅琊山,许多人都会误以为是“狼牙山”,原因有二:同音不同字,易误会;琅琊山虽为皖东第一名山,却远远不及五壮士激励人心……不过若说起醉翁亭,恐怕便不会有人对此行的目的有所疑问了吧。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没有神仙,名人也行。恐怕这琅琊山走的就是名人效应路线,在众多名山大川间占有一席之地。

  琅琊山位于安徽滁州市,以前叫摩陀岭,后因东晋开国皇帝司马睿避难于此,遂将这个像极了西游记里妖怪住的山名改为霸气十足的“琅琊山”。

  而琅琊山之所以出名,绝对不是这位琅琊王的功劳,要多亏欧阳修在此写下“醉翁亭记”。恐怕欧阳太守未曾想到,自己当初被贬滁州后的失意之文,会造就这一方水土旅游事业的繁荣昌盛。

  从山门进入,长道两边绿树成荫,不少老人前来这里早锻炼。和往常去的景点不同,这里没有什么摊贩饭馆,更多的像是森林公园里的小卖部,想吃个饭恐怕也只有泡面能果腹。问售票阿姨,哪里有餐厅可以进食,得到的回答是:“你买个锅巴泡泡水不就好了”……阿姨……你太实惠了……

  第一个景区是野芳园。名字取自《醉翁亭记》中的“野芳发而幽香”。其形制仿制苏州园林所造,多少有种东施效颦的味道。

  可能是不曾有人细心修剪的缘故,院内植被杂乱,池水浓绿不清澈。太湖石假山更是挂着“观赏假山,不能攀爬”的牌子……走进细看,还真是没有可上去的台阶路基,这可是我第一次见着“苏园”的假山可观而不可登的。那矗立的几根让我再度想起《西游记》,活像压着孙大圣的五指山……

  园内征集了许多名人墨迹陈列园内,如范曾、蔡元培、沈鹏、李山等人。其中还不伐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等政治人物,更添文化气息……

  忘记是不是叫琅琊湖。在湖边小店买了两碗泡面果腹。望湖水和满山翠绿,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倒也能理解醉翁失意之时为何见此山景会有“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之感。

  只是这湖水颜色过分浓烈…似年久长泡的隔夜茶水……

  醉翁亭景区前有一桥,桥下河水已能见底,露出干枯河床。多少有点忧虑,如今去国内的山林景点,无一不是缺水问题。许多著名的瀑布山泉因水流枯竭,风光不再。山一旦少了水,便失了灵气。再好的山景都会因不断缩减的水源,日渐失色。

  桥下泉池名为“让泉”,不少名人为其赋诗,欧阳修赞其“声如自空落,泻向两檐前。流入岩下溪,幽泉助涓涓。”如今也没什么水能看了。

  入园,见醉翁亭。欧阳修便是在这与友人饮酒闲聊,连将公事一并“了亭中”,并自称醉翁,留下名篇《醉翁亭记》。而苏轼手书的《醉翁亭记》碑更是稀世珍宝,使醉翁亭成为四大名亭之首。

  过二贤亭,沿山路而上,可见玄帝宫。树枝之上挂满了红色的祈福带,在这日渐阴沉的天气里反而有种鬼魅的气氛。

  从玄帝宫走回园里,可见意在亭。亭子的四周凿石引水,仿东晋王羲之“曲水流觞”,可惜如今滴水未见。

  漏窗带些苏园味道,黑墙白窗的样子还未曾见过,偶尔一见反觉新鲜。

  池水之中是影香亭,清朝滁州知州王赐魁曾因在亭中见梅花倒影,又闻得梅花暗香,遂取名“影香”。

  欧阳公馆位于醉翁亭西400米处,为纪念叔公所建。庭廊刻有诸多名家所写的“醉翁亭记”,以纪念欧阳修。院内有一峭壁,刻有诸多摩崖石刻,没有一一品赏,也多是评价叔公为人及相关的内容。

  过石桥,可见一小洞。取名桃源。本以为可钻进小洞,来个豁然开朗。没想到竟是石墙一座,死路一条。

  出欧阳公馆,前往琅琊寺。寺庙山门隐于绿树浓荫之中,沿着“步步生莲”的甬道,拾级而上。

  琅琊寺为东南名刹,整座寺庙依山而建。山门前悬挂牌匾“琅琊古寺”,后挂“琅琊胜境”四个鎏金大字。

  入寺见钟鼓楼,可登楼鸣钟,祈福保平安。钟楼旁可见大道无边石刻,为新物。

  台阶之上是天王殿,供奉弥勒、韦驮菩萨。琅琊山为国寺,可为来此到访的十方僧众提供食宿。不过那都是以前的规矩,在经济效应趋势之下,恐怕还没什么是免费提供的吧。

  在琅琊寺内随处可见干活的老人,这里老人家居多,扫个地烧个饭什么的全有老人家打点。僧人只负责每日请香,吃斋念佛。

  和其他寺庙一样,大雄宝殿不可少。殿前有明月池,上筑明月桥。另有粉墙青瓦的明月观,观之北为三友亭、濯缨泉、积馨斋组成的院落。

  积馨斋是琅琊寺建的素菜馆,中午不爱做生意,过了饭点老板娘更是打牌的热火朝天,全然不顾零星小单。无奈之下拜托斋堂老师傅下两碗面条果腹。素面清淡,佐料丰富。老师傅热情地拿了一桶麻油,一瓶酱油,一瓶醋,外加自制豆瓣酱一桶随我们喜好添加,不时让我们多加些……可是师父,您这是调料,不是想加就能往面里倒的呀……

  再说,您这一碗十块的价格,也不是多加些调料就能持平性价比的啊T....T

  大雄宝殿后为藏经楼,因缅甸华人和仰光极乐寺赠与一尊释迦牟尼玉佛供奉在此,遂将名字改为玉佛楼。和明月观一样,玉佛楼为粉墙、细木柱、小青瓦屋顶,另附月洞门,漏窗,极具江南园林风格。

  出东西偏门见无梁殿,建于山腰,背靠大山,琅琊寺保存下来最古老的建筑。大殿因砖石结构所以保存完好,也因此没有横梁而成为无梁殿。无梁殿旧时是道教建筑,殿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

  自从爬山以来,凡是看到这类的牌坊都有极其不好的预感,尤其叫什么”云径“之类的,一看就是崩溃的楼梯在等着我们。

  好在琅琊山只有310米,不用太喘。就是这闷热天气太过难耐,加上上路前忘记买水补充水分这件事儿,结果爬一半就渴了。直到登顶,才有买水的小贩在碧霞宫前等候着。

 

  碧霞宫,进去稍微看了一圈就出来了。

  琅琊山的山顶没什么看头,登了顶之后就一路赶着下来了。到深秀湖附近看到有人在湖里游泳,勇气可嘉。

  游人桥上走,"游人"水里游。

  鸭子太俏皮了。

  琅琊山之行的后感总有些说不清楚。如果把他当周末消遣的话倒不失是个好去处,但大老远坐火车跑来,总觉得有些浪费。不是说山不好,而是那醉翁亭,修复工艺之拙劣实在辜负他的美名。恐怕四大名亭里最让我失望的当属他了吧。

  开始质疑永叔当年的品味来。不过当年他写《醉翁亭记》时满脑子都不是这眼前景色吧,恐怕心中早有自己的繁花盛景、佳木成荫,不然怎会写出“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这样的句子。

  如果说琅琊山最欢乐的一段,应该是出了山之后误闯军事要地那段,滚石爬坡的,一路的砂石路惨是惨了点儿,也不乏有点野趣在里头。失望在所难免,本以为会更林壑深幽些。可人嘛,多半都是没看见之前后悔,看完之后更后悔。与其没看着的时候惦记,不如一睹真相,死了这份好奇心,也好增添一点儿阅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