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6视频
《曹全碑》于东汉中平二年十月立,明万历初年在陕西省郃县旧城出土,现在西安碑林,以工整精巧、清逸秀雅的艺术风格独立于汉碑之林。《曹全碑》在用笔上以圆笔隶书为主,在结体上大多采用横向取势,神理浑沦可爱。不仅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含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碑版字体匀整秀丽,分纵横行,体态扁平,行距疏朗,逸致翩翩,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骤,洵神品也”。首先,字体的结构上呈现出一种独特的扁方形,而其运用到了极致,这种特色在其他汉碑中难以见到。同时,《曹全碑》的字体大小相间。字距宽、行间疏,从而给我们视觉上一种参差交错、具有动态变化的美感,显得碑文字体形态上丰富多变而不会板滞。第三,《曹全碑》布白匀称。每个字的点画布局都注意到了协调。相同点画间的距离大致均等,字的笔画组合也疏密匀称。笔画之间的净空很均匀,左右相合又显得疏密匀称。这种笔法,赋予了《曹全碑》工整稳定、清秀文雅的气质。同时,注重了整体结构上收放自如。每一个字撇捺的左右舒展,都显得高低宽窄错落有致,笔画之间注意彼此协调,显得整体上生动灵活,流畅舒徐,给人展现出一种飘逸秀丽的艺术美感。
此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纵253厘米,横123厘米。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题名五列。藏西安碑林。明万历初陕西郃阳(今合阳)莘里村出土,曾存郃阳孔庙,明末断裂。碑主曹全,字景完,敦煌效榖(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人。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举孝廉,除郎中,转任郃阳令。曾随军征疏勒,有战功;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为其勒石纪功。
此碑为汉碑中极负盛誉者。其结字匀整,秀润典丽;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一路书法的典型。《曹全碑》不仅字写得美,而且石质坚润,刻工精良,所以历千余年而字口清晰,棱角分明,在汉碑中少有如此完好的。此碑对后世影响很大,临习者甚多,但有的人只注意其流美洒脱的一面,忽略了它同时还有端庄沉劲的一面,故往往失之于俗艳而不能得其真髓。是碑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始见著录。郭宗昌跋云:“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阙,其余锋铓銛利,不损丝发。因见汉人不独攻玉之妙,浑然天成,琢字亦毫无刀痕。以余平生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此则风赡高华,如建安诸子。譬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兰亭序》。”又评碑阴“书法简质草草不经意,又别为一体。益知汉人结体命意,错综变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赵崡亦盛称:“碑文隶书遒古,不减《史卒》(《史晨》)、《韩勑》、(《礼器》)等碑,且完好无一字缺坏,真可宝也。”(《石墨镌华》)孙退谷谓:“《曹景完碑》万历间始出郃阳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庚子消夏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