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紫金山國民革命軍將士公墓【圖】

 還舊樓主. 2013-10-10

 
南京紫金山國民革命軍將士公墓
 
 
 
 
 
    9月14日,我来到灵谷寺附近的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公墓,默默的祭拜中华民族的革命先驱。于1931年至1935年间建于灵谷寺旧址上,坐落在南京东郊紫金山南麓东侧,西邻中山陵,占地约一平方公里。葬有1029名国民革命军阵亡官兵,多数是北伐及淞沪抗战中牺牲的将士。
阵亡将士牌坊正面题“大仁大义”,背面题“救国救民”,均有中国国民党元老张静江题写。门额上均饰有瓷中国国民党党徽。牌坊前设有一对石兽。
    祭堂由建于1381年(明洪武十四年)的建筑无梁殿改造而成。无梁殿原名“无量殿”,因殿内供奉有无量寿佛而得名,为砖石拱券结构,无梁,故俗称“无梁殿”。整修花费经费12万元,虽经大修,但整体结构未变,定名为“正气堂”。殿东西长50米,南北进深34米,重檐九脊,五间三进。正堂中央奉有“国民革命烈士之灵位”,两边是“国父遗嘱”和“民国国歌”碑刻,四周内壁上嵌有110块黑色大理石碑,上面刻着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的姓名、所属部队和军阶。
    国民革命军阵亡将士纪念塔(俗称九层塔)是公墓的最北端,塔高60米,九层八面,钢筋水泥和苏州花岗石混合构筑,底层直径14米,向上逐层缩小,顶层直径9米,每层都以绿色琉璃瓦做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便于游人凭栏赏景。建于1931年至1933年,塔外壁刻蒋中正题书的“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和由他撰写的《遗阡表》,还刻有黄埔军校同学录序。塔内二至四层和五至八层壁嵌石碑分别刻有孙中山在黄埔军校的开学词和北上前在黄埔军校的告别辞,分别由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吴敬恒书写,是一组十分珍贵的民国文化遗产。
    对民族、对国家献出生命的志士仁人,老百姓不会忘却,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按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歡迎進入個人圖書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