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茂菊,女,62岁,退休干部,1999年6月23日初诊。3年前在松原市中心医院胃镜检查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今胃痛复发月余,连服中、西药无效,故来门诊求治。 胃脘部钝痛,饥饿时明显,得食痛缓,伴灼热泛酸,手足心热,时时面红火升,心烦自汗,劳后更甚。其人形体消瘦,舌质嫩红苔中心白黄相兼略厚,脉略数,脘腹部有按压痛。 分析 胃痛日久,饥饿更甚,多属虚证。面红火升,烦热口渴汗出则为肝郁化热,伤及阴分之象。肝病犯胃,胃受克伐,湿热郁蒸不化,气机壅滞,则痛而泛酸。当肝胃同治,柔肝用益阴、解挛活血、和胃用化浊制酸。药用白芍、甘草、麦冬、天冬、丹参、红藤、川楝子、半夏、佩兰、茵陈、乌贼骨、左金丸。上方服5剂后,上午已不胃痛。仅下午饿时胃痛,仍泛酸,继续用原方加减,14天后全部症状消失。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84.中医临床医案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