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买得起修不起 警惕智能手机维修陷阱

 雨印楚天 2013-10-11
买得起修不起 警惕智能手机维修陷阱
2013-04-12 来源:燕赵晚报  

  消费提醒

  智能手机近年来迅速普及,但随着用户手上智能手机逐渐进入老化更新期,智能手机在维修服务上的“软肋”开始显现。与手机的智能化趋势相比,智能手机的售后维修凸显出越来越多的问题。

  

  买得起,修不起

  智能手机虽然功能强大,然而其具备的大屏、超薄等特性也让不少智能手机比较脆弱,不小心摔到地上或者坐下来时被压,都会导致屏幕及机身受损。不少消费者发现,这种情况下,手机售后维修会认定不在保修范围内,如果需要维修就必须掏高额的维修费。更离谱的是,有些品牌的手机(其中不乏某些国际知名品牌)即使只坏掉一个按键,也必须和手机的主板一起整体更换,否则就不予维修。在一些智能手机厂商的官方维修点,高价维修费早已不是秘密。当手机遭遇“不测”,面对昂贵的维修费用,是修理还是更换,让很多消费者难以抉择。

  业内专家表示,智能手机维修费用太高,一方面是因为随着智能手机的利润率大幅缩水,售后维修成为厂商对利润收入的另一个诉求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很多厂商出于成本考虑,只设计主要的维修配件。

  “小病大养”成惯例

  正是因为官方维修点费用太高,不少消费者于是转而求其次,去一些私人的手机维修点修理,因为价格相对便宜不少。然而,这样的私人手机维修点良莠不齐,也存在着不少“浆糊”。部分手机维修商家,最喜欢玩的花招就是小题大做,他们利用大部分顾客认为手机是高科技产品的心理,而且对手机的内部原理一无所知,也看不到修理过程,维修店内价格又没有规范的收费标准等,大玩猫腻。一个小故障,却说得十分严重,想方设法让消费者多掏钱。甚至还有无良商会以旧配件充当新配件,掉包电池,而且维修质量也没有保证,刚修完的手机用不了几天就又“歇搁”了。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的不仅有路边小维修店,一些品牌的所谓官方维修点也有类似问题。同样的毛病,各个维修点的报价不一,配件还有原装、非原装的区别,维修人员往往看人下菜,如果消费者不懂行,基本上都会“挨宰”。而且由于检测、修理过程消费者看不到,出现了问题很难维权。其实,消费者有权在取机时查看手机配置,要求提供正规发票,或让商家把损坏的零部件保留下来,取机时一并还给自己,如果对方拒绝这些正当要求,很有可能存在问题。

以上内容来自:燕赵晚报
[责任编辑:yfs00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