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楼医案诠释(七)诠释并附

 学中医书馆 2013-10-11

按:《灵枢:解精微论》:心者,五脏之专精。目者,其窍也。五脏之专精,通过心运行到“目”这个地方,聚成睛而为窍,因精而有目之澄视。

《金匮真言论》:东方色青,入通于肝,开窍于目。为什么肝也窍于目?是木升化为火,魂升化为神,心象为离,离火为明,内明外明,才有目之神采。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行于面而走孔窍。周身之精随血气上走于目而为睛,周身之阳随血气上走于目而为神。诸脉之升,是由于心,以心主血脉。故诸脉在胸皆属于心;诸脉在头,精与神皆归于目。

水升而化清阳,必由肾而之肝。火降而化浊阴,必由心而之肺。升则下浊,降则上清。阴浊、阴静、精凝而为幽为暗;阳清、阳动、神发而为明为光。但在纯粹的光明与纯粹的黑暗之中,是同样看不到任何东西的,因此清楚的视力必须要有精有神,负阴抱阳,明暗兼备。

金主收而水主藏,收令旺则君相之火由金而归水。神交于精,离交与坎,阳秘阴平,深根宁极。此时在上之阳,阳降浊阴不上,阳降上阳自清,阳清方可楚视。

《灵枢:脉度》: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肝若不和则目不能明视。左路:因水寒土湿而乙郁甲逆,使肝不和则目不能明视。右路:金气不降,胃气不降,君相发露,皆会致白睛红肿,胞目热痛。乙木风燥,会使目多眵泪、目视羞明或干涩昏花。精散不聚,会满目黑色,而致青盲。浊气郁升则眼压升高。浊升清陷,则云雾弥漫。浊聚雾结,会致目生翳障。中下阳衰,在上浊阴不散,会使云翳永障神明,久之阳陷,精不能上,则神去而视丧也。

目视,乃阳神之所出入而游行也,阳不能生,魂不化神,则目暗。阳不能杀,神飞不敛,则白日见鬼。目之能视,因根于坎。坎水阴也,中抱阳气,精化为气,魂化为神,阳生阴长,血气上升,精行阳行,上归于目,阳降神清,然后而能楚视。素问云:目受血而能视。若精血失藏,阴气脱泄,则致目盲。若晨旦目盲,则是阴气亡脱。阳脱之白日见鬼与阴脱之清晨目盲,皆主死期不远。阳生则阴长,阳杀则阴藏,阳密则阴平。阴气脱泄,精血失藏,又实为阳根之败。故目病治疗中,当谨熟阴阳,勿与众谋。

内伤之目病,悉在经络,其红肿疼痛,皆辛金、甲木二气之逆冲也,治宜清胆、肺而降冲逆。其中虚下寒,则全宜温燥。白睛红肿,当行其瘀血;浮翳初生,先破其滞气。然后陷者举之,高者下之,散者收之,燥者润之、热者清之,寒者温之。精神魂魄,四象斟酌。

 

通观此例,脉浮数,当寸关浮数,营郁于左寸口关上,而下寒未动。高血压,血菀于上,致头痛泪出。然营热不盛,目不红不肿,仅胞弦微痒。营阴上滞,闭其清明,阳气不开,故目盲。先以金蝉花甘寒,凉乙木清风,川蓼子咸微寒,入血分消坚破积,并贯于始终。浊阴冲逆,阳气不降,会于头目,故以僵蚕入厥阴肝破结活络通经,防风泄己土之湿,疏乙木息风。辛夷泻肺降逆,利气破壅,以治头痛。藁本、白芷发表泻卫,细辛由肺及肾、降冲逆,四味共降肺气。生姜破壅、通经络、下气、通神明,甘草补中并协四象。

二诊,头痛除,目渐安,去僵蚕,加菊花辛凉表散。

三诊,目弦不痒,去菊花,增秦皮入足厥阴肝,清郁热、止疏泻。

四诊,去秦皮,加炒蕤核疏风清热、养肝明目。

五诊,去蕤核、白芷、细辛、辛夷、生姜,暂去防风,加决明子、龙须草、千年白,以及川芎,减右辛而增左凉。

六诊,目略能视,但羞明。去龙须草加柴胡,增疏甲木,并助右路推陈致新。

七诊以后,加当归、枸杞、桑椹养血。木贼、谷精、菊花清乙木之热,云母石清甲木、泄湿行痰。

高血压失明,下多水寒土湿,致左路乙郁甲逆,血滞于目。右路浊气冲塞,肺气不降。本例以本法治愈,是基于本例上实、无显热而下寒未动的特点,慎不可一叶障目,推而广之。

 

附广东省中医实验医院萧熙函

民叔长者尊鉴:前承面论,并赐《鲁楼医案》及另著《华阳医说》二种。雒诵迴环,顿开茅塞。自晚发表眼科论文之后,各方来信,或商榷学理,或要求函开方药。而此间各院病者(眼科)亦多要求医院邀往会诊,均以不擅眼科为辞。前有刘华采君,年已六十,再四请予施治。经遵照长者指示,诊疗十次,眼以渐辨指数。若能复明,实长者之恩也。今后尚祈时赐教益,俾能于中医学术,进窥堂奥,而患者亦获转沐长者之橘泉也。长者之著述,能更赐数种否?一俟读完,俾能写一总结。晚非阿私师好,良以今之中医,不懂西医,又不知中医,而哓哓喋喋批判前人。俨若所知兼括中西之长,实在庸劣竟不可及。若彼西医之诋中医,则蜉蝣撼大树,不仅可笑,亦可怜矣。敬颂著安,并祈为祖国医学,珍重福躬是祷。

晚   萧熙顿首  五月一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