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何以沉沦至“性,无能”?把个脉,捋一捋

 昵称535749 2013-10-11

手机,何以沉沦至“性,无能”?把个脉,捋一捋

iPhone5S“堕落”成了土豪,摩托罗拉早已成昨日黄花,诺基亚一早被判了“死刑缓期执行”,索尼爱立信“离婚了”,黑莓要“出嫁了”,三星企盼着人类的手掌基因突变,好继续加大屏幕尺寸,小米3还在娘胎中,华硕、戴尔等并未成气候,华为等后来居上,西门子、NEC等红极一时但没有跟上这个时代,夏新、波导等等亦被掩埋,中兴、金立等渠道无法再下沉,赚得盆满钵满的山寨也换了一茬又一茬……

如果把手机写成一部历史,在这个诉求性能的大屏智能时代,已然集体“性无能”,除了系统、大小、贵贱之外,差别很细微。

始稷本文仅以消费面,依旧从品牌营销的角度,粗略按照手机发展的节点为逻辑轴,碎碎念手机何以沉沦至“性,无能”。

从没屏幕到有屏幕,从只能打电话到发短信,从插全卡到小卡,从下翻盖到上翻盖,从黄屏到冷光,从单音到和弦,从真人真唱到可拍照,从单卡到双卡双待,从直板翻盖到滑盖,从手写到触控,从单点到多点,从上网到智能,从小卡到剪卡,从有线充电到无线充电,从可拆卸电池到不可拆卸,从单核到双核、四核……手机的技术变革大抵如此。

始稷笼统的从近15年的中国手机高速发展的市场中,挑选出10款具有节点性质的手机,配合10个管窥性质的关键词,来捋一捋做手机的脉络。

关键词“小巧”,代表产品:摩托罗拉V998,1999

90年代后期,手机一词虽然逐渐替代了“大哥大”,但依旧要和“笨重”划上等号,即便是当时的诺基亚。

最高售价过万的摩托罗拉V998为什么能成为当时的“街机”,最直观的答案就是一个字——“小”。再具体一点,就是小翻盖手机。

这一个“小”字,即是当时最大的需求,也是当时手机用户的一大痛点,而这个“小巧”的特性,加之国际品牌的优势,让很多人从了V998,也由V998开始认识摩托罗拉。

接下来的两年里,摩托罗拉又退出了V998+、V998++等升级产品。从此摩托罗拉踏上了“跳跃式”的发展——即每隔几年跳出来惊艳手机市场,升级产品,随即哑然。

关键词“冷光“,代表产品:诺基亚8250,2001

诺基亚在中国市场的品牌优势,可以说是从8850、8250这批产品对所谓80后的影响开始形成,尤其是在02年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热播之后。

要说这个时期的诺基亚有什么优势,大抵有三点:内置天线,直板,88系的金属外壳/ 8250的蓝色背光。

当时摩托罗拉998的光环还未完褪去,三星的双屏翻盖系列机型也已经占有一定份额,而诺基亚似乎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关键词“跳舞”,代表产品:夏新潜龙A6、A8,2001

夏新潜龙A6、A8是夏新在当年的主打产品。也是国产品牌当时面临国际大牌纷纷革新的有力一击。

夏新的产品价格在当时讲并不高。当时对于手机还没有完全渗透品牌意识的国人,自然的接受了“集时尚与土豪为一身“的夏新潜龙A6、A8两款产品。

其中的潜龙A6,尤为突出。“潜龙“二字自然会让人想到《易经》乾卦:“初九,潜龙勿用”。但这或许不是这款产品的初衷,也不是结果。

潜龙A6和A8机身纤薄,A6为绿色冷光单屏,A8为蓝色双屏,多彩的来电提醒在当时代表着一种科技的时尚。相对于V998的小,夏新更大的特点是薄。采用了冷光LED屏,并且率先进入了和弦铃声时代。最为核心的是,从此玩机并非只能玩游戏。把手机调成震动状态,立在桌子上,用另一部手机往里打电话,看着手机“跳舞”,成了一种“高端游戏”。

关键词“大气”,代表产品:NEC-N8,2002

如果评选年度最佳设计奖,始稷一定把会票投给摩托罗拉V70。然而这款经典设计生不逢时。02年,号称中国首款内置摄像头的彩屏手机诺基亚7650问世。同时,小极而大的NEC-N8上市。其中,N8是始稷印象最深的产品,特别的“咖”声不失为一种“玩味”。

内置天线、双彩屏、个大、屏大。

在N8众多的特性中,最大的优势应该是屏幕大。刚刚由大变小的手机,又反过来变大了。消费者到底要的是什么?

手机功能多了,使用频率的范围增加了,所以对于大屏幕的N8自然乐于接受。并且在普遍诉求小的时代,N8的大,反而成了个性。

关键词“简约”,代表产品:摩托罗拉V3,2004

03-04年是小直板的索爱热卖的年头,也是“水货”三星泛滥成灾的年头,机械感十足的旋转摄像头、旋转屏幕等等系列产品占领高地。65000色的彩屏和弦机只需千元,26万色TFT才是高端的标配。下半年,一个新的名词出现了公众眼里,这便是“世界风”,摩托、三星、LG三款双模手机成为焦点。

就在这个环境下,在V70失利之后,摩托罗拉以惊艳的设计,成功的造出了纤薄的“翻盖街机”——V3。并且成功的带出了V3I、V3C、V3M和直板的系列产品L6、L7等产品。

始稷至今仍然认为:最好用的T9手机莫过于V3。薄厚、大小适中,键盘十分舒服。

V70生不逢时不如V60的现象,除了说明摩托罗拉只能在翻盖上成功之外,更能说明对于一款核心产品,时机的重要程度不容忽视。

关键词“质感”,代表产品:诺基亚8800,2005

浮华过后,总会归真。诺基亚早期高端大气上档次的8910没有全面上市,但低调奢华有内涵的8800刮起了一股复古风,并且成功的在深度普及的手机市场中,在国产品牌的价格冲击下,以近高端机价格点(4500以上)两倍的价格推出了复古的8800。

要讲像素、讲功能、讲大小、讲声音,8800都不够突出,甚至比起1000多块钱“大嗓门”的波导也没有多少优势。在手机突破百万像素,JAVA、视频成为切实需求的年头,8800最突出的唯有88系经典的金属外壳,为砸核桃的诺基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上网”,代表产品:诺基亚N72,2006

诺基亚N系替代8系成为主流,要从N72说起。N72相对于8800的价格,是理性的回归。

N72除了后壳滑动起用照相机之外,设计相对保守,最讨巧的莫过于颜色,黑色和粉色俨然是为年轻人准备的“情侣机”。之后的N73,又从体积上满足了接受不了N72庞大个头的人。

N72的主要诉求依然是拍照、音乐、上网。但在多普达携手WP冒头的时候,诺基亚并未让消费者看到老大哥有什么举措来捍卫自己,依旧用老的姿态来博年轻人的青睐。

关键词“全屏“,代表产品”摩托罗拉-明,2006

相对诺基亚,V3的长尾效应消失殆尽的摩托罗拉,又一次用翻盖机翻身。

明系列(A1200)又一次让消费者眼前一亮。全透明前盖,全屏手写,以商务形象绕过了诺基亚N系的坎,又一次成就了跳跃式的摩托罗拉标准动作。

全屏,触控,A1200作为摩托罗拉非智能时代“最后的主打”,向全屏智能手机过度。之后大屏的机器摩托也有,但能给市场留下烙印的,在“戴妃”(525)之后就没有了。

按照摩托罗拉一贯的风格,在A1200成功之后,依旧推出了升级版的A1200E、A1200R等系列产品,保持“街机”应有的价格点。

关键词“智能”,代表产品:iPhone,2007

手机几近普及的年头,在手写、蓝牙、拓展卡等概念还没来得及被消化的年头,各厂家在卯足劲拼像素的年头,在诺基亚以卡尔蔡司和搞怪的外型骄傲的年头,在三星在划盖的基础上融入触摸的年头,在摩托依旧在明系列上挖钱的年头,苹果过来横插一杠子。

从此,不得不承认,手机历史被画下了重重的一笔,并从此翻片了。之前几大巨头的被细分格局不存在了,拍照未必诺基亚、听音乐未必索爱、商务未必摩托……

一代苹果并不足以带动整个手机消费取向,诺基亚07年的旗舰N95依旧热卖。次年安卓的加入,再到3G网络的民用,智能手机时代才真正开始。这个时代断送了一些元老级品牌的前途,同时给了一些新进入者机会。

关键词“大屏”,代表产品:三星盖世,2011

不知不觉间,三星手机Anycall标识没了,人们欣然接受了GALAXY(盖世)。

10年三星土豪金“的W899,最后的”翻盖王“深得“土豪”心,但不得民心。

终于,盖世系列凭借一个“大“字杀出重围。

从此手机不拼像素多少,转拼屏幕大小。一些拥有T9情结、翻盖情结、黑莓情结等等的人也逐步在大屏智能机上沦陷,包括库克。

螺旋式发展

近15年的中国手机历史上,还有很多很多值得一提的机型,暂且不讲。把始稷抽出的10款节点性机型对应的关键词集中起来:

小巧、冷光、跳舞、大气、简约、质感、上网、全屏、智能、大屏。

这10个词不足以代表近15年的发展,但足以说明问题。每一个能划时代的产品,必然会有一个明显的差异写入脑海,形成记忆。

外形上,厚极而薄、大极而小、小极而大,如同《易经》损极而益、泰极而否、否极泰来。这10个关键词都是与前一个词在不同的维度,也就是每一个产品都是以不同的维度来继任前一任产品的地位。若非“道若极三境”的雪中送碳,即是锦上添花。

这10款手机中,有所谓颠覆式创新、升级式创新、微创新等等,不论何种创新,都存在一种顺应当时市场环境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多的是一种区别于当下的流行感受。

这近15年手机的发展是螺旋式的,横断面看是在这些问题上绕来绕去,竖剖面看是由打电话到发短信、玩游戏、听音乐、摄录、存储、上网,是单一的硬件通信终端的功能进化过程。而这种进化在如今受到了禁锢。当大众消费能分清什么感受来自硬件、什么感受来自UI、什么感受来自APP,消费感知由硬件主导向硬件满足UI、APP运行需要演进,硬件被动了。

总归,手机是靠技术革命,靠设计制胜的内外兼修。再进一步:靠感受卖货,靠时机起量。而现在是技术、设计大同的局面。

竞争性界定

智能机与非智能机的界定标准有几个层面,是否要从WP算也有争议,实则对于企业而言,真正有意义的界定标准,是追求消费者感受迁移,由单纯硬件整合性竞争向系统性整合性竞争迈进。

硬件的升级和功能的升级似已碰顶天花板,主流产品无细分,一旦陷入种种参数对比,品牌间最大的区隔成了价格,进一步讲,就是所谓性价比。

性价比是一个看起来很理性的抽象概念,简要来说,就是(性)价值大于价格的尺度。

在这种竞争性下:

一则:性价比中的“性“(价值)集中在了硬件参数上,成本可控性变差,主要靠规模化,新的突破口UI等方面更不容易;

二则:以运行速度等用户端感受作为当下的竞争点,这个把控再不是单纯硬件整合能做到的,这是以所谓互联网基因进入的品牌优势所在;

三则:以屏幕材质、大小等产品端作为竞争,没有任何壁垒可言,只能陷入恶性的臆造和纷乱的恶斗。在不能突破新介质成像的环境下,受屏幕限制的外观设计必须要有所突破。

价格与渠道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价格点。手机则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

从V998“以小搏大”,到盖世“以大欺小”,期间不管技术怎么变、功能怎么变、GDP\CPI怎么变,这几款曾经热销的手机大体保持了4500以上的主流价格节点。摩托罗拉和诺基亚部分产品保持了8000以上高端价格节点。

或许只有主流价格,对外可以占有主流消费人群,对内可以维系渠道营销。

因此可判断,能接受这个价格的人群,是更换手机频率很高的人群,是产品价值最大的人群,也是最易扩张的人群。本来理应消费2000元手机人的,可能节衣缩食购买这4500的手机,反之则不然。

在这期间,夏新、波导、索爱等一度靠价格取胜的品牌陆续消失了,而如今的金立之类还在,这似乎与结论相悖,但金立之类曾经的主渠道在电视购物和下沉的市场。

再譬如小米,之所以能把这个价格点拉下来,一来是市场环境变量使然,二来是渠道的变易所致。如果小米的价格仍然把货铺在传统渠道,这种营销方式想必会失控。

而在新的竞争环境下,出现了2000以下的中低端”街机“价格点,乃至1500以下的价格点。当先行的老品牌也在这个价格点上发力,品牌忠诚度因无下限而淡化了。新的格局、新的机会来了。

从9到A

尽管在增长,但是消费者疲软了,我们为什么要换手机?因为屏幕更大了?内存更大了?分辨率更高了?这显然都不够给力。不如曾经的飞利浦的超长待机能能戳中通点。

从板砖换到V998是确实方便、从诺基亚换成夏新,一来电话就会成为焦点、从V66换成N8是因为大彩屏确实舒服、从小索爱换成V3是因为薄的很锋利、从华丽的高彩换成8800是因为质感上档次……这都是从9到A的产品。

一个能代表“当下流行感受“的手机,有很多更换的理由,但更重要的是不能不换。

乔老爷走后,始稷曾说,苹果对于手机一直有两把杀手锏:扩充产品线和丰富价格。

iPhone5S的“土豪金“高溢价,最核心的理由就是只有”土豪金“才能最直观的看出是5S,其他都不重要。说是其他原因的都是黑白审美疲劳。

如果iSO更新后,社交媒体都能显示出机型,那换手机的人定会更多。

依道若极的品牌观念,最接地气的品牌感受是:“买的起,不丢人“。时下流行的饥渴式的先行公关就要达到这个目的。

一款产品强调的东西,未必是消费者看重的,一款产品的优势,未必就是用户需求。

手机圈市场不只山寨产品多,山寨的模式、山寨的理念更多。产品平面广告都惊人的相似,以创新的名义走着保守的从7到8、从8到9的路。

在全面整合的竞争时代,UI层面的创新再出现成功案例后,必定又会出现一批集中在UI上的品牌。

走从8到A的路,社交化UI、集成支付、商旅服务等等维度还有很多。手机竞争早已不限于硬件,以突出差异的“消费感受“为核心的跨界整合才是出路。感受是包含且大于体验的,一方面是来自物理上的,一方面是心理上的。硬件、UI、外观、品牌、营销缺一不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