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城江区民族概况

 民族地志 2013-10-11

 

199071零时人口普查统计:全县总人口289811人,汉族人口70141人,占24.2%,壮族人口203515人, 70.2%,瑶族5952人,苗族1323人,侗族174人,仫佬族2357人,毛南族4581人, 回族282人,水族917人,满族193人,彝族43人,白族18人,黎族35人,布依族231人, 蒙古族21人,土家族10人,高山族9人,傣族2人,哈尼族2人,维吾尔族1人,京族3人,畲族1人。壮族以外的其它少数民族人口占5.6%。同1982年人口普查数字相比,8年间汉族人口增加1716人,增长2.51%,壮族人口增加29337人,增长16.84%,其余少数民族人口增加10986人,增长212.54%。

    民族分布 壮族人口在全市人口中占比例最大, 分布于所有乡镇,汉族次之,瑶族主要集中于拔贡、金城江、九圩、保平、六甲、六圩、河池等乡、镇。毛南族多聚居拔贡,次为金城江、六圩、六甲,苗族散居于拔贡、保平、河池,水族散居于白土、金城江、九圩。其余民族分布于金城江、拔贡、河池、六甲等乡镇。

    民族来历(1)壮族,为当地土著民族,河池壮族自称“文蛮”,“布蛮”,壮语“文”、“布”的意思是“人”。在唐以前称“乌浒”、“但”、“僚”,宋代始称撞,明、清以后称“依”、“僮”。壮族姓氏,主要有韦、覃、莫、蓝、余、廖、陆、罗、容、郭、杨、黄,其中韦、覃两姓人口最多。(2)汉族:境内的汉族,主要是清雍正年间(1723-1735)至清末,由湖北、湖南、江西、贵州省迁来的湖广人。湖北迁来的汉族主要有唐、吴、吕、姚等姓;湖南迁来的主要有刘、胡、张、黄、周等姓;四川迁来的主要有唐、彭、李、甘、徐、赵、肖等姓;贵州迁来的有潘、杨等姓。相传河池汉族祖籍湖北施南府。清雍正年间,应官府招募去开发四川,后因故滞留贵州同仁府,住两代人后,迁至广西南丹县,随后,大部份继续南迁河池,散居于拔贡乡的拉合、九良、塘甫、塘子、寨熬;九圩乡的拉拱、梅洞、龙槐、板告、拉架、高合、岜林;三旺乡的山脚、三旺、牙洞、板岜;保平乡的长洞、元洞;河池镇的河池、大卢、公华、水任。从清雍正到光绪年间,湖广人迁徙河池的活动比较频繁。随后迁来的又有王、黎、韩、孔、陶、梁、冉、贺等姓。迁来的汉族多是定居在山区弄场。其原因是:当时,境内自然条件较好的平地、丘陵地,已为当地壮族开发利用;部份尚未开发的,也为当地地主、土豪据为己有,只能到人烟稀少的山弄开发荒山、荒坡。迁入河池的汉族还有两支:一支是解放前由宜山县德胜迁来的,分布在东江乡东江街,白土乡德明村。另一支为解放前因灾荒和战乱,从福建、广东逃难而来,定居于拔贡、六甲、金城江铁路沿线。此外,解放初期南下的汉族干部和六、七十年代参加河池“三线”建设的外地汉族干部、职工,以及从大专院校分配来的汉族毕业生、外地来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3) 瑶族:境内有白裤瑶、布努瑶、背篓瑶等支系。白裤瑶主要聚居于拔贡乡拉合、塘子、九良、红山等村,其姓氏主要有蓝、黎、蒙、陆、韦、李、罗、何、潘等。清末,白裤瑶因不堪忍受土官统治,由南丹的八圩、里湖、瑶寨迁入河池,先是定居在拔贡乡塘子村的墙桶、马朝。后人口增多,部份迁到九良村肯爱屯。 1940-1970年,陆续有白裤瑶从南丹县境游耕到拉合村的红山、古洞、洞元、元象湾定居。一般几户至十几户成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民族特征保持得比较完整,至今仍穿本民族服装,讲本民族语言。背篓瑶主要分布在九圩乡的岜林、龙槐、八万村。布努瑶主要分布在保平乡的长洞、纳六等村,系清代中、后期从都安、东兰迁入,主要姓氏有罗、蒙、蓝、韦,地处偏僻,与其他民族交往较少,讲本民族语言。解放后,在政府的号召和安排下,又有部份布努瑶从都安迁到河池镇的塘降、平桥、拉腊、三境、龙马、板鸾和六圩的肯研、六圩、岜伦、大丈等地方定居。(4) 毛南族(1987年前称毛难族):在清光绪至宣统年间,从环江县的上南、中南、下南等地迁来,主要分布在六甲镇的六甲、九怀村;拔贡乡的朝平、下桥、洞江、拔贡、拉电、塘子、拉腊、北香等村。居住地域较广,人口分散,多与当地壮、汉、苗族杂居,其姓氏主要有谭、覃、韦、龙。以谭姓居多。(5) 苗族:境内苗族属红苗支系。相传祖籍贵州同仁府,清光绪年间,因大旱逃荒到广西。经南丹县进入河池,定居在拔贡乡的拉合、九良、塘甫和保平乡的保平村。有一部份迁至都安县下坳乡的龙石村,因当地匪患严重,1925年又从都安迁到南丹里湖,定居十多年后,迁至拔贡乡的拉腊、寨熬、九良、塘甫及河池镇的枫木等村,与当地壮、汉族杂居。其姓氏有田、龙、赵、唐、石、吴、麻。(6) 水族、仫佬族:系南丹、罗城、宜山迁入。主要分布在金城江城区和九圩乡,长期与当地壮、汉族杂居,语言、生活习俗与当地壮、汉族相同。(7) 蒙古、回、满、白、黎、高山、傣族、哈尼族、维吾尔族、京族、畲族、彝族等少数民族,人口较少。多系解放初期的南下干部和到河池参加“三线”建设的外地员工,主要居住在金城江城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