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辉萍_医案

 学中医书馆 2013-10-12

产后1月头痛。

张××,女,23岁,初诊:1994.1.3。

主诉:产后1月头痛。

现在症:3年来时有头痛,遇冷加剧。1993.12.7.足月剖腹产。 产后即感头痛,以前额为主。昨晚起头痛又作,今晨加剧,甚则恶心。两肩酸痛,大便3~4日1行。纳少。恶露未净,色淡。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

产后气虚血亏,易感风邪。治以标本兼顾,益气养血,祛风止痛。八珍汤加减。

当归12g 熟地12g 白芍9g 党参12g 白术9g 白芷10g 藁本10g 羌活9g 山茱萸肉9g 血余炭15g 地榆炭15g 柏子仁15g 甘草5g。

按:素有头痛,产后即发,当属血虚。以益气养血祛风为治,4剂而瘥。

皮下出血4个月。

沈××,女,17岁,初诊:1990.9.8

主诉:皮下出血4个月。

现在症:5月间发现皮下出血点,长征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服强的松后稍得控制,仍时有起伏。现紫癜四肢为多,伴有瘀斑。头昏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日2次,夹血。未次月经8.18,准,量多,有痛经,持续8天。体温37.5度,脉搏124次/分。脉虚弦细数,舌红苔薄,血:白细胞10300/mm2,嗜中性83%,淋巴球17%,血小板8.1万mm2。

气血不足,血随气散,血热妄行。治以益气养血凉血化瘀。花蕊石散加味。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 (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茜草炭10g 旱莲草12g 仙鹤草15g 丹皮10g 藕节炭15g 红枣15g 炒谷芽、麦芽(各)15g。

1990.9.16.三诊:服药8剂紫癜大减,便血止。仍纳呆乏力,低热。体温37.3度,舌尖微红,脉转细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赤芍、白芍(各)10g 旱莲草15g 女贞子10g 青葙子10g 知母10g 茜草炭10g 砂仁6g。

停服强的松。

1990.9.29.五诊:紫癜隐,皮下瘀斑消退。食欲好转。月经昨临,后期,量多色鲜,无腹痛,有腰酸。舌薄尖微红,脉细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芍10g 白术10g 菟丝子15g 川续断15g 砂仁6g 炮姜5g 阿胶珠15g 茜草炭15g 甘草5g。

1990.10.15.七诊:紫癜半月未见,尚感乏力,经事量较前少,7天净。脉细数,舌微红。复查血象:血小板数17.4/mm2,血色素10.6g,白细胞8000/mm2,嗜中性67%,淋巴球29%,酸性2%,疗效尚好,还须巩固,再予益气养血,凉血化瘀。

煅花蕊石20g 黄芪12g 白术10g 生地、熟地(各)12g 赤芍、白芍(各)10g 丹皮10g 制首乌12g 茜草炭10g 大蓟、小蓟(各)10g 川连4g 甘草5g。

流产后恶露不绝已22天

陈××,女,28岁,初诊:1993.3.12。

主诉:流产后恶露不绝已22天。

现在症:孕2月余,因漏红较多于2.28作人工流产术。术后已3周,恶露不绝。色黑,无血块。小腹胀,腰酸。食欲二便可。眠时易醒。1989年首次妊娠,6个月时因未听到胎心而引产。以后妊娠2次,均有2月许时漏红而人流。以往月经正常。脉软,舌质微红,唇红。

肝肾不足,气滞血热。治以益肝肾,凉血止血。寿胎丸加减。

当归12g 川续断15g 杜仲15g 桑寄生15g 菟丝子15g 丹皮10g 炒黄芩10g 柴胡10g 制香附15g 陈棕炭12g 生地榆15g 侧柏炭15g 茯苓15g 甘草5g。

按:流产后恶露持续3周,是血虚肾亏无疑,服药3剂即瘥。然此例已经多次人流及引产,已成滑胎不育,必须益肾养胎,以绝后患。

发现全身皮肤出血点3~4天

陈女,12岁,初诊:1989.9.19。

主诉:发现全身皮肤出血点3~4天。

现在症:出血点直径约0.1~0.2mm,四肢多于躯干,两腿更多,压之不退,呈散在性均匀满布,另有大小不等瘀斑多枚,以往无类似病史。二便饮食可,睡眠差,有齿血,精神可。月经未来潮。自幼体质一般。面色蒌黄,脉细弦数,舌薄黄腻,质微红。心率120次/分,体检:心肺(-)。血:红细胞364万/mm3,白细胞5500/mm3,中性55%,淋巴46%,血红蛋白10.5g,血小板6.4万/mm3,出血时间1分,凝血时间3分。

气不摄血,血热妄行。治以补益气血,凉血化瘀止血,予当归补血汤加减。

当归10g 黄芪10g 生地10g 仙鹤草10g 旱莲草10g 丹皮6g 赤芍6g 茜草炭10g 煅花蕊石15g 生甘草5g 大枣10g。

1989.9.28.三诊:服药6剂,全身紫癜及瘀斑渐隐退,仍有齿血。脉细弦,舌薄黄干腻,质微红。治以原意,原方加入白芨片8片。

1989.10.17.五诊:四肢偶见少许紫癜,左小腿皮下有瘀斑2枚,无自觉症状,治以前意。

生地12g 当归12g 黄芪10g 党参10g 丹皮6g 赤芍、白芍(各)7g 粉花蕊石15g 阿胶珠10g 甘草5g 大枣15g 治疗2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按:紫癜大都青少年易患,有血小板减少及过敏性之分。中医称为肌衄。或气血不足,血随气散,或血热妄行,瘀血内停。治疗除益气养血活血外,首重化瘀止血。常用花蕊石散加减,疗效尚好。

结婚3年,配偶未孕

王××,男,29岁,工人。

初诊:1990年12月21日。结婚3年,配偶未孕,性生活正常,射精时间较慢,食眠二便正常。检查:睾丸偏小,以右侧明显,喉结正常,乳房正常,声音毛发正常。面色可,舌质发红,微剥,苔薄白,脉细。诊其本证属肝肾不足,治宜补益肝肾为主,方拟六味地黄丸加减。同时作精液常规检查。

熟地12g 山茱萸肉10g 白术10g 淮山药12g 茯苓15g 丹皮10g 淮牛膝15g 锁阳10g 仙灵脾12g 黄柏10g 姜半夏10g 甘草5g。12帖。

复诊:91年1月3日。服药后无不适,自感精液量较前增多,性高潮明显,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治守前法,阴阳并补,肝肾同治。

熟地12g 淮山药12g 白术10g 淮牛膝15g 仙灵脾15g 仙茅12g 胡芦巴10g 丹参12g 蛇床子10g 广木香10g 姜半夏12g 丹皮10g 黄芪12g 甘草5g。20剂。

三诊:2月3日。性生活时能出现高潮和射精,偶有腰酸,舌质偏红,苔薄白,脉细。精液常规:灰白色,2ml,活动少差,活动率20%,24小时液化不全。肝肾亏虚,治守上法,上方加炙山甲片10g 蛇床子12g。

患者以上方出入治疗10个月,92年2月其爱人已停经2月,尿妊娠试验阳性,B超证实怀孕。

皮下出血4个月

沈××,女,17岁,初诊:1990.9.8

主诉:皮下出血4个月。

现在症:5月间发现皮下出血点,长征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服强的松后稍得控制,仍时有起伏。现紫癜四肢为多,伴有瘀斑。头昏纳呆,神疲乏力,大便日2次,夹血。未次月经8.18,准,量多,有痛经,持续8天。体温37.5度,脉搏124次/分。脉虚弦细数,舌红苔薄,血:白细胞10300/mm2,嗜中性83%,淋巴球17%,血小板8.1万mm2。

气血不足,血随气散,血热妄行。治以益气养血凉血化瘀。花蕊石散加味。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 (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茜草炭10g 旱莲草12g 仙鹤草15g 丹皮10g 藕节炭15g 红枣15g 炒谷芽、麦芽(各)15g。

1990.9.16.三诊:服药8剂紫癜大减,便血止。仍纳呆乏力,低热。体温37.3度,舌尖微红,脉转细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术10g 赤芍、白芍(各)10g 旱莲草15g 女贞子10g 青葙子10g 知母10g 茜草炭10g 砂仁6g。

停服强的松。

1990.9.29.五诊:紫癜隐,皮下瘀斑消退。食欲好转。月经昨临,后期,量多色鲜,无腹痛,有腰酸。舌薄尖微红,脉细弦。

煅花蕊石30g 生地、熟地(各)12g 当归12g 党参12g 白芍10g 白术10g 菟丝子15g 川续断15g 砂仁6g 炮姜5g 阿胶珠15g 茜草炭15g 甘草5g。

1990.10.15.七诊:紫癜半月未见,尚感乏力,经事量较前少,7天净。脉细数,舌微红。复查血象:血小板数17.4/mm2,血色素10.6g,白细胞8000/mm2,嗜中性67%,淋巴球29%,酸性2%,疗效尚好,还须巩固,再予益气养血,凉血化瘀。

煅花蕊石20g 黄芪12g 白术10g 生地、熟地(各)12g 赤芍、白芍(各)10g 丹皮10g 制首乌12g 茜草炭10g 大蓟、小蓟(各)10g 川连4g 甘草5g。

经前起眼眶痛伴恶心已10年

朱女,30岁,初诊:1992.12.14。

主诉:经前起眼眶痛伴恶心已10年。

现在症:10年来每于经前1~2天起双眼眶胀痛,甚则恶心呕吐,经净后缓解。月经14岁初潮,准,持续4天,无腹痛,不头痛,无胀乳胀,未次月经11月25日。平时胃部不适,食欲欠佳,二便调。舌质淡红,苔薄黄,脉细。

肝气郁结,肝胃失和。治以疏肝理气,平肝和胃。拟逍遥散加减。

柴胡9g 白芍9g 白术9g 川楝子15g 制香附15g 当归12g 川芎7g 潼蒺藜白蒺藜各15g 杜仲15g 枸杞子12g 制半夏12g 菊花9g 石决明30g 猪苓、茯苓(各)15g 甘草5g 全蝎胶囊2粒吞。

1992.12.25.三诊:12月23日经行,当开始眠眶痛,无恶心,痛较前减轻。治疗原方加白芷10g。

1993.1.29.五诊:末次月经1993年13月20日,眼眶疼痛较前明显减轻,时间缩短,呕恶未作。食欲正常,眠不安。脉细、舌薄。肝郁血虚,治以疏肝养血。

生地12g 当归12g 白芍10g 川芎6g 杜仲15g 茯苓15g 制香附15g 潼白、蒺藜(各)15g 菊花9g 丹参10g 枸杞子12g 甘草5g。

1993.2.26.七诊:末次月经1993年2月20日,无异常,4天净。眼眶未痛,不泛恶,眠稍差。舌薄、脉细。治按原意。

按:每逢经前或临经可伴见各种症状,据统计在60种左右,大部分为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此例每天经前眼眶胀痛,伴恶心已10年,是肝失疏泄,胃失和降所致。予逍遥散为主,兼以和胃镇逆,平肝祛风为治,眼眶痛止,不恶心后必为疏肝育阴为治,经3月而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