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沉闷的好声音

 啸海楼 2013-10-12

最沉闷的好声音

—— 心心南管乐坊

seamouse 昨天 20:37

“听南音,没睡着的都不是内行。”台湾大学中文系曾永义教授这么一句难辨褒贬的听众定性,让它们的创作/演奏者王心心也常常拿来自嘲或自豪。自嘲的是,阳春白雪到了这么个高度,确实也真没什么听众;自豪的或许是某种艺术(家)对自己作品的专制,我就是得这么来,你爱听不听。

南管,又称南音、南乐,发源于福建泉州,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我国古代音乐保存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而音乐家王心心,则从福建泉州南音乐团专职乐师、台北汉唐乐府南管古乐团音乐总监到“心心南管乐坊”一路走来,成为当代华人世界里最重要的南音之声。同时,对“一小撮”知识分子听众而言,这种适合禅修打坐、瑜伽沉思的简单音乐,也算是“最沉闷的好声音”。

南音之闷,来自其演奏对象,从来都只是为自己而不是为观众,至多是厅堂里以乐会友,四五十分钟的演奏/唱一组有词、有谱、有指法的《趁赏花灯》指套,来个听众,也大多是想闭目养神的。可只要是音乐,就有着示人演出的需要。在文革后福建艺术学校重起的南管专科就读时,王心心经常得有来点我们所熟悉的“汇报演出”。

每次都是五种剧目同台,而南音一定会被安排在中间,以便让想透口气的观众们方便吃东西、聊天或上厕所,等待下一出有视觉享受可期待的梨园戏。领导也会规定南音演出不能超过几分钟,毕竟就表演者一个人面无表情的坐在那儿,确实闷。而南音大多数都是《陈三五娘》这样哀怨相思的内容,文革时要么被定为黄色歌曲禁演,要么被革命歌词乱入;后来也为了汇报晚会需要,被要求艺术家在舞台上微笑,与哀怨的唱词搁在一起,颇为超现实。

在台湾自己成立了“心心南管乐团”后,无论是编舞家林怀民、舞蹈大师罗曼菲,还是日本服装师前田文字,都为了让王心心的音乐不再沉闷,做过很多跨界尝试。

装束从明到暗呈现去国怀伤情绪的《昭君出塞》、道具充盈的《胭脂扣》、与布袋戏人偶搭配的《陈三五娘》、同上海昆曲名角钱熠合作的《霓裳羽衣》,甚至被服装大师皮尔.卡丹在奥运年拉来,同意大利歌剧演员、伊朗民歌歌手一道,共同合作了典型新世纪音乐铺底的当代芭蕾剧《马可.波罗神游之旅》,直至到2009年整理《琵琶行》创作思路时,才刹住了愈发繁杂华丽的“花车”。经常作为义务顾问的林怀民突然觉得之前的一切跨界,似乎都根本不是南音,建议王心心去繁为简,舞台上就端坐她一个,不要舞者,自个儿悠悠的在45分钟内与白居易交心,“你的弹唱、你的摇摆就已经是舞蹈了。”

王心心其实也早有回归简朴之意,因为十年过来后发现,当初为了多吸引不同领域观众所做的多样视觉尝试,非但没让观众增加多少,还对不懂南音的绝大多数产生一种误导,认为南音不过是现代舞的某种部分。而过于刻意的为了推广南音,也让舞台上的自己不自在,总担心观众坐不住,渐渐也让南音最该具备的安然自在状态全无。

在王心心看来,南音之美在于空白,近似书法的留白和自在劲道,比如要唱一个“一”和写一个“一”,肯定不是工整的这么一划,而是得有着起承转合。一个泉州音的Ji(既“一”),如果用音符5表现,只有琵琶的单音持续在5上下,而洞箫、弦乐和唱腔则是自在转悠的装饰音。“可我就唱这么一个音,里面有很复杂的转乘情绪,是不可能说出来表现出来去让观众听到的。”

其实,如今城市里不少书店、餐厅、茶室里放着的,已经是与南音殊途同归的简单音乐。这也让王心心发掘了新的一批听众——禅修打坐者和瑜伽练习者,这是忙碌浮躁的当代生活中惟一能逼着人沉静下来的“运动”。她开始去禅修课程里演奏,大家闭眼入定后,她就操起琵琶咚咚轻抚25分钟,下课了。

抛弃跨界的舞蹈、戏剧和服装展示后,王心心如今更愿意将《琵琶行》、《声声慢》等唐诗宋词编进去弹唱。即便回归到这等地步,不管是泉州还是台湾的传统南音界,也完全不能接受。在固执的老艺人看来,南音唱词只该是传统生活里那些词汇。而王心心则对传统持怀疑态度,“都说南音是几千年前怎么传下来的的,可如果是历史上这么重要的宫廷音乐,怎么会没一丁点记载呢?我只能说南音具有唐大曲的曲风,但不能说现在这个音乐是千年前就有的。”

后人确实为演奏用南音加了5组套谱,可平时学习、演奏和交流时,音乐家用的还是以往那13套没有作者署名的套谱。曲牌一样,曲调差不多,不过把不同的词搁进去,王昭君换成杨贵妃,四大美人唱完再来李清照的哀怨辞藻。当然也不能完全用文字上的平仄音去套,曲调上得跟着文字做修改,但主旋律是摆在那,作为建筑的骨架不会动了。

即便中央音乐学院经常派学生到福建学习,逐渐没落的南音也确实难后继有人。王心心有两个孩子,平时坐车里一听到古琴琵琶,就嚷着换周杰伦。有一天,女儿跑来跟妈妈要张CD送老师,原来高中音乐课上,老师对南音的介绍不正确,孩子站起来纠正,老师好奇她怎么会懂这些,女儿自豪道:“你说的那人是我妈。”而儿子也曾被老妈拉上去同台演出,条件是一部Play Station游戏机,先给钱以便认真履行“合约”,没想小家伙练了一个月就很地道了。看来这种“最闷的好声音”,是得通过胎教和耳闻目染孕育出来,绝非声乐系学子几次采风所能掌握。

(责任编辑:杨光)

阅读(2.6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