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疹的中医诊治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10-12
  湿疹是临床常见病,其症状表现复杂,缠绵难愈。现中医根据不同的湿疹类型,总结出湿疹的诊断及常用疗法如下:
  一、湿疹临床表现
  湿疹可引起红斑、丘疹、水疱、糜烂等皮损。这些皮损表现与其他皮肤病的皮损表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仅靠这些无法辨别为湿疹。那么,如何鉴别呢?
  1.阵发性、持续性的瘙痒。湿疹患者的皮损处可出现剧烈的瘙痒。这种瘙痒呈阵发性、持续性加剧,即使在患者注意力分散时也不会缓解,而在患者安静下来时会更加严重。
  2.皮损呈多种形式的改变。湿疹主要可分为原发疹与继发疹两种,原发疹的皮损主要表现为丘疹、水泡疹等,继发疹的皮损主要表现为糜烂、渗液等形态,而且原发疹与继发疹可同时发生。
  3.病程长、易转移。湿疹的病程较长,可达几个月至数年。该病的病灶可从一个部位向另一个部位转移。急性湿疹患者若治疗不当,可导致该病转为慢性。而慢性湿疹患者若治疗不当,又会导致急性发作。
  4.痛位广泛。湿疹可发生于人体的任何部位,多发生在面部、手部、足部、乳房和外阴等处。
  5.皮损处有大量的液体渗出。皮损处有液体渗出是湿疹的独特症状之一,不过,只有处于急性期的湿疹才会出现渗液,而慢性期的湿疹皮损部位会比较干燥,较少有液体渗出。
  二、中医分型诊疗湿疹顽疾
  1.热重于湿:
  病症特点:发病急,病程短,局部皮损初期皮肤潮红掀热,轻度肿胀,继而粟疹成片或水疱密集,渗液流津,瘙痒无休。可伴心烦口渴,身热,便秘溲赤。舌质红,舌苔白或黄,脉弦滑或弦略数。
  治法: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白茅根30克,生地15克,大青叶15克,生石膏30 克,车前子10克,白鲜皮10克。
  因个人体质差异,具体诊疗需临床辨证加减。
  2.湿重于热:
  病症特点:急性发作后,或起病较缓,皮损以丘疹、丘疱疹及小水疱为主,皮肤轻度潮红,糜烂渗出。伴有纳食不香,身倦,大便不干。舌质淡,舌苔白或白腻,脉滑或弦滑或缓。
  治法:除湿胃苓汤加减。白术10克,茯苓皮15克,薏苡仁15克,黄芩6克,栀子6克,陈皮6克,泽泻10克,苦参10克。
  3.血燥证
  病症特点:病程日久,皮损粗糙肥厚,表面可有抓痕、血痂、鳞屑,颜色暗或色素沉着,瘙痒明显。可伴皮肤干燥,口干。舌质淡或略暗,舌体胖,舌苔白或薄少,脉沉滑或细。
  治法:当归饮子加减。当归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白芍10 克,生地15克,刺蒺藜10克,陈皮6克,白术10克,丹参15克,丹皮10克,茯苓10克。
  三、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6克,每日2次;复方青黛胶囊2~4粒,每日2~3次;二妙丸6克,每日2次;参苓白术丸6克,每日2次;皮肤病血毒丸20粒,每日2次;四物胶囊2~4粒,每日3次。
  四、外用药
  急性期无渗出用炉甘石洗剂、六一散、松花粉;急性期有渗出用3%硼酸液或马齿苋液做冷湿敷;慢性期用5%~10%黑豆馏油软膏、10%鱼石脂软膏、冰黄肤乐软膏等。皮肤康洗液可用于外阴、肛周处皮损,每日1~2次。
  提示:湿疹患者的日常调养注意
  1.当皮损泛发或继发感染或引发全身红皮时,请到医院就诊,必要时住院治疗。
  2.湿敷的注意事项:
  (1)急性湿疹适宜冷湿敷,亚急性湿疹偏于急性皮损表现适用冷湿敷,偏于慢性期皮损时可用温湿敷,慢性肥厚性皮损适宜热罨包方法。
  (2)湿敷的面积不能过大,水肿明显、渗出明显时可做持续湿敷。
  3.尽可能寻找致病或诱发加重的原因,如食物、吸入物变应原检查,斑贴试验,也不能忽略对工作环境、生活习惯、思想情绪、性格偏好等方面因素的了解与分析。
  4.避免不良刺激与错误应对疾病的某些方法。内衣宜用柔软舒适的棉质品。急性期不宜热水洗烫,无度搔抓易引起感染。
  5.保持皮肤清洁,避免过度疲劳,禁忌辛辣、酒腥、动风及可能诱发加重病情的食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