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分内向型与外向型两种,在实际生活中的比例大致相当。 哪一种类型更有利于事业的成功呢? 以卫青与霍去病为例,他们属同一个时代的私生子。 卫青的母亲卫媪,本是平阳侯的妾,先生有女儿卫子夫和卫少儿,又暗地与郑季私通生有卫青。 少年时卫青跟随父亲郑季,郑季叫他去放羊。 因偶然机会,卫青去了一次甘泉宫,宫中一个钳工见了他,说他将来官能封候。卫青笑着说:“能不天天挨打受气,我就很满足了,哪里敢去想封侯。” 卫青的大姐姐卫子夫因跟随平阳公主而得到汉武帝宠爱,陈皇后怒,派人捉住卫青,想杀他以泄私愤。 卫青的好友公孙敖(后来官至将军)与几位壮士救出卫青。 汉武帝知道后,认为卫青有奇才,如为侍中。 后随大军出征匈奴,同时代的李广等名将击匈奴有成有失,独卫青有功无过,大家由此佩服汉武帝的识人才能。 卫青官至大将军,为人谦恭有礼,以仁治军,平和柔韧,不张声势,爱恤士卒,不擅权功,士卒都乐为效命。 右将军苏建兵败,独自一身逃回,部将认为苏建弃军独回,当斩首以严军法。卫青说:“我与大家情同手足,虽苏建失军当斩,但我们都是臣子,等呈报天子,让天子裁决。” 霍去病是卫青的另一个姐姐卫少儿与平阳县吏霍仲儒私通而生,18岁随卫青出征匈奴。 他与卫青柔韧平和不一样,为人直言仗义,有气敢往。 汉武帝叫他学习孙子兵法,霍去病说:“打仗主要看方略如何,不必多学古人兵法。” 汉武帝又为他修建了一座院落,他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这与当初卫青听人说他将来会封侯时的话语截然不同。 霍去病行军打仗不大体恤士卒,士卒缺粮,他仍然意气风发地追击匈奴。这与卫青以仁治军也不相同。 李广的儿子李敢因李广随卫青击匈奴误期自刭的事而怨恨卫青,伏在路边打伤卫青。 卫青隐匿了此事。 骠骑将军霍去病知道后,借李敢随汉武帝到甘泉宫打猎的机会射杀李敢。汉武帝问起此事,霍去病说李敢是追猎时与鹿相撞而死。 卫青与霍去病性格不一样,一个属内向型,一个属外向型,他们的做事风格也不一样,一个柔和谦恭,一个有气敢往,但都功名盖世,威震朝野。 所不同的是,霍去病后生于卫青,而先于卫青去世。其中道理,读者自可去琢磨。 性格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主要看人的品质才力的优劣,思考问题的方**确与否。 粗者能否细心,细者是否**,而不能因他小心谨慎而认作胆小怕事,也不能因其不拘小节就当作是豪迈英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