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如何过重阳 (图)

 东海若水斋 2013-10-12
古人如何过重阳

稿件来源:河北工人报  2013年10月12日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重阳节来源

    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 huán )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

    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神仙,他就收拾行装,进山拜师学艺。

    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一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对桓景说:“今年九月九日,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仙翁说罢,用手一指,一只仙鹤展翅飞来,落在桓景面前。桓景跨上仙鹤向汝南飞去。

    九月九日那天,桓景领着妻子儿女、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降妖。

    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来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宝剑闪着寒光,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汝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桓景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风俗。

 

    ■古代如何敬老

    王杖法 1959年在甘肃省武威县出土《王杖诏书令》的竹简记载,西汉时期就规定了尊敬和扶养老人的法令《王杖诏书令》。对70岁以上的老人,朝廷授予一种顶端雕有斑鸠形象的特制手杖——“王杖”。持有“王杖”的人,享有各种社会优待,例如,他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年俸“六百石”的地方小官吏,侮辱或殴打这些老人的官民,都要定为大逆不道的罪名而被处以斩首之刑。同时,对于无亲属的老人、病弱的老人,也都有明确的照顾规定。

    优惠法 汉代每逢朝廷大典,都要组成20多人的慰问团,代表皇上慰问70岁以上的老人,给他们加发米、肉、酒、丝等物,并免租税,给予无息贷款,还督促地方官员抚慰老人,并将此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一项内容。

    饮酒礼 唐代除了定期发给80岁以上老人一定数量的粮食、布帛作为养老金外,还规定,每年腊月聚集乡里的老人,行饮酒礼,由官府出资,举办酒宴,“使人知尊老养老之礼”。

    养老令 明洪武十九年颁布的《养老令》中规定:对于80岁以上、贫穷无产业的老人,每月发给米5斗、肉5斤、酒3斗;90岁以上的,每月加发帛一匹,絮一斤。凡士绅满80岁者,赐爵里士,90岁以上者,赐爵里士,免除一切徭役,享受“与县官均礼”的政治待遇。

    1386年的重阳节,朱元璋召开敬老爱老会,制定了“养老之政”规定:凡80岁以上,一生为人正派,乡里乡亲们共同称善的老年人,每月供给大米5斗、肉5斤;凡90岁以上老人,朝廷供给的生活品与县官持平。

    千叟宴 古代帝王或官绅学士为弘扬敬老古风而举办的尊老、养老酒宴欢会。如清初的“千叟宴”。以清廷为年老重臣和社会贤达举办的“千叟宴”为代表。因与宴者都是60岁以上男子,并超过千人而得名。

    ■重阳也是古代妇女休息日

    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代,屈原在《远游》中写道:“集重阳人帝宫兮”;到了汉代,重阳之俗逐渐在民间流传。史传,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残害后,伺候戚夫人的贾姓宫女也被赶出了宫,嫁给了贫民为妻。由此,这名贾姓宫女便将皇宫九月九佩戴茱萸、饮菊花酒等习俗传至民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这首脍炙人口的《醉花阴》中可以看出,在男尊女卑的古代,妇女也可以借助重阳节肆意抒发心情。

    至于重阳节缘何又被古代人称为妇女休息日,有三个不同的版本。其一,日为阳、月为阴,而重阳是“日月并应”,故这一天也属于女人;其二,根据干宝的《搜神记》而来。书中说,淮南全椒县有一丁氏女性,嫁给本县一个谢姓大户人家后,受到其婆婆的虐待,丁氏在忍无可忍和孤立无援的情况下选择了悬梁自尽。然而,丁氏死后冤魂不散,常在夜晚哭诉“做人家媳妇,每天辛苦还不能休息,重阳节当天请天下婆婆不要让她们操劳了。”从此,江南一带每逢重阳节,就让妇女休息一天。古代全椒立祠祭祀丁氏妇女。每逢重阳节,那儿的父母都把嫁出的女儿接回家吃花糕。到了明代,安徽凤阳人朱元璋做了皇帝后,甚至还把重阳节命名为“女儿节”;其三,源于重阳节的“吃”。据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日都人店肆,以糖而蒸糕,以猪羊肉鸭子为丝簇钉,插小彩旗,名曰重阳糕。禁中合分及贵家相为馈送。”也就是说,如同中秋节吃月饼一样,重阳节吃的糕也相互赠送。而“糕”与“高”同音,古人又相信百事同高。所以古代人重阳节请女儿回家吃糕,祝女儿与儿子一样步步登高。

    ■重阳节习俗

    登高是重阳节最重要最常见的习俗。金秋时节,天高云淡,古人大都选择外出郊游踏秋。孟浩然的“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山野风光,恬淡幽静,好似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李白的“九日天气清,登高无秋云。造化辟川岳,了然楚汉分。”以及明代诗人姜塘的“重阳佳节意休休,与客携壶共上楼。满目山河增感慨,一时风景寄遨游。”都描绘了登临高处的愉悦心情。而脍炙人口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则表达了诗人思乡怀人之情。刘禹锡的“世路山河险,君门烟雾深。年年上高处,未省不伤心。”更是句句含情,情深意长,让人愁肠百结。

    插茱萸是重阳节另一习俗。茱萸为一种植物,可入药,制酒擦身能消病祛邪。古人认为九月九日是灾难之日,而茱萸可以消灾,所以人们将茱萸戴在手上,或插在发间,还做成香囊佩挂,用以辟邪求吉。周处的《风土记》里也有载:“九月九日律中无射而数九。俗于此日以茱萸气烈成熟,尚此日折茱萸以插头,言辟恶气而御初寒。”朱放的“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手茱萸”杜甫“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等,都描写了重阳插茱萸的习俗。

    古人过重阳,习俗众多,节味浓厚。遥想那时农耕社会,劳作休憩在山水草木间,人与自然相近相亲,令人怀念向往!

    ■重阳为何赏菊花

    很早以前,大运河边住着一个叫阿牛的农民。阿牛家里很穷, 他七岁就没了父亲,靠母亲纺织度日。阿牛母亲因子幼丧夫,生活艰辛,经常哭泣,把眼睛都哭烂了。

    阿牛长到13岁,他对母亲说:“妈妈,你眼睛不好,今后不要再日夜纺纱织布,我已经长大,我能养活你!”于是他就去张财主家做小长工,母子俩苦度光阴。

    一天夜里,阿牛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个漂亮的姑娘来帮他种菜,并告诉他说:“沿运河往西数十里,有个天花荡,荡中有一株白色的菊花,能治眼病。这花要九月初九重阳节才开放,到时候你用这花煎汤给你母亲吃,定能治好她的眼病。”

    重阳节那天,阿牛带了干粮去天花荡寻找白菊花。原来这是一个长满野草的荒荡。他在那里找了很久,只有黄菊花,就是不见白菊花,一直找到下午,才在草荡中一个小土墩旁的草丛中找到一株白色的野菊花。这株白菊花长得很特别,一梗九分枝,眼前只开一朵花,其余八朵含苞待放。阿牛将这株白菊花连根带土挖了回来,移种在自家屋旁。经他浇水护理,不久八枚花朵也陆续绽开,又香又好看。于是他每天采下一朵白菊煎汤给母亲服用。当吃完了第七朵菊花之后,阿牛母亲的眼睛复明了。

    因为阿牛是九月初九找到这株白菊花的,所以后来人们就将九月九称作菊花节,并形成了赏菊花、吃菊花茶、饮菊花酒等风俗。

 

    ■本报综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