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

 好著 2013-10-12

早就知晓鱼木寨是因“悬崖脊上建寨楼,一夫把关鬼神愁”而出名,却没有想到前往鱼木寨的路途就已是格外的艰难了。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从谋道镇前往鱼木寨的这一段,说是公路,其实也就是机耕路改建而成,碎石路面,道路坑凹,最要命的是此路路幅狭窄,大部分的路段仅容单车通行,再加上道路都于崇山峻岭间的林中穿行,视线差,会车难,是每一位自驾前往的车手都必须面对的困难。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这不,这一段20多公里的山路,差不多花了我近一个小时的时间,总算在山顶道路的尽头,见到了鱼木寨景区停车场,停好车,背上摄影器材,便匆匆向寨子里寻去。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从停车场到寨门还有一段不短的路要走,一路上便已经能够感受到这里地势的与众不同:路的两旁长满了灌木,遮挡了视线,但还是能透过林木的间隙望到两侧都是山间深壑,其间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植被,而对面的山体更是奇特,顶部与下部同样都是浓密的植被,中间的却是陡直裸露的岩石,这就是典型的高山台地的地貌。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远远的,土路的尽头,于绿树掩映中隐约望见了一座石堡式的建筑,那里就是传说中“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鱼木寨的寨门了。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临进寨门前一段长不足50米的道路终于让我们见识了鱼木寨关口的雄奇与道路的险仄:入寨之路显然是建在一处山脊之上,确切地说应该是建于悬崖脊上,路面宽不足2米,这个距离之外两侧便是悬崖高峭壁,探头下望,崖下沟壑深逾百米,令人不禁一阵胆寒。如果能从空中俯瞰,这段入寨之路形如鼗鼓之柄,而整个寨子形如鼓面。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在路之尽头,也就是那鼓柄与鼓面结合之处,依地势建石砌寨楼一座,宽与与崖沿齐。寨楼正面一壁高约6米,正中开独门,为进寨通道,门额上横排阴刻“鱼木寨”3个大字;其上为射击孔,居高临下,可严密封锁着那狭窄险要的进寨道路,确是奇险非常!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何以名“鱼木寨”,无确解,只有一传说:昔时马、谭土司连年争战,一次,谭土司困守该寨,马土司久攻不下。谭土司为退敌兵,从寨东岩洞口向寨下抛下活鱼无数,有些竟落挂于马土司帐前树上。马土司则望鱼兴叹:“欲克此寨,如缘木求鱼!”遂引兵自退。从此,地因事名。

寨门内开小卖部兼售票的大姐见我独自远道而来,特意告诉我,寨中景点分散,特别是寨中著名的景点“亮梯子”与“三阳关”地势险峻,外人不易寻见,最好还是请个向导,我也正有此意,于是烦请大姐替我约一当地村民作向导,事实证明,在鱼木寨请一向导还是很有必要的。

我的向导,真的是“向”导,这位五十多岁精瘦的汉子本身姓向,他告诉我鱼木寨中大姓就是谭、向、成、邓四姓。

因为我的时间不是很充足,便请向导带我去寨中几个最精华的地方,向导思量了一下:那就先去看古墓群,然后再去攀亮梯子……

向导的建议正与我不谋而合,因为来之前曾做了些攻略,也看了一些博友拍的照片,了解这古墓群,特别是那些石制墓碑正是鱼木寨中的一奇,被誉为“民间十三陵”,而那“亮梯子”则是最能体现鱼木寨险要地势的地方,为寨中一绝。

鱼木寨中现存的大型墓群共9座,最早的建成于道光十五年(1853年),多数建成于清同治、光绪年间,这些墓群多散布在在村庄边,田野边,树丛中,甚至还有建在民宅旁的,若无向导带领,想在短时间内顺利一一寻见也是不易。

向导带我参观的第一座古墓是建成于清同治五年(1866年)的寨中巨富成永高夫妇的合葬墓,此墓有着一个非常雅致的名字“双寿居”,而且此墓就建在村中的一片民宅之旁,这是一座足以令人诧异,令人惊叹的古墓。

诧异是因为古人称活人住的宅弟为阳宅,称死人的坟墓为阴宅,通常阴阳两宅之地不宜相混,但鱼木寨的土家人则认为,生屋死墓,虽阴阳有别而同为居所,阴阳相通,更可神人合二为一,另外,鱼木寨的古墓,多为生墓,也就是人还活着的时候就为自己修好的坟墓,这“双寿居”就是一座生前的寿墓。

惊叹是因为这座古墓无论是建筑的规模,建筑的精美度以及建筑保存的完好度,除了存世的帝王将相的墓葬外,做为民间墓葬,“双寿居”实属不可多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还未到墓边,路边已然出现了一座雕刻精美的方型石桩,不知道这是不是类似于古代官家的“下马石”;走近幕前,但见墓的四周建有一圈护墙,半人高的前墙上雕花蹲狮,侧墙与后墙则相对较高,墙头有饰垛;墓的左右各开有一进入墓院的侧门,右侧门是一半圆翘角的门顶,外额匾内书“自在堂”,门楣上的浮雕是一组“迎亲图”,或抬桥,或击鼓吹号,形象生动;门内额题是“千秋乐”,门楣上的浮雕则是“双凤朝阳”,线条细腻流畅,构图新颖,此门上刻有一幅楹联:“龙藏鱼木寨,穴居阳和湾”;隔着前墓院与左门对称的右墓门制式完全一样,门内额题是“万年芳”,其下浮雕凤凰牡丹,外额匾内书“逍遥亭”,匾下浮雕为“荣归图”,其中所刻人物或扬鞭走马,或举旗扬幡,气氛热烈,形态逼真。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站在前墓院内,终可以看清此墓还有一座后院,中间以一堵半人高的有檐石墙与前院隔开,石墙正中为一半圆顶的门楼,其外额匾上竖书“双寿居”,门内额题为横书“藏寿”二个大字,一幅“龙真穴正地,砂明水秀乡”的楹联分镌门柱之上,对此墓的风水是极尽美誉之词;而紧挨门柱两侧的石墙呈八字形,墙面上左右各镌刻有“福”、“寿”两个大字,不仅字形巨大,书者笔法圆润,更是一气呵成,果真是出手不凡。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后院内的墓前立着一座四柱三间三重楼阁式,饰有龙形飞檐的石牌坊,这座题刻为“窀穸宫”的牌坊竟然仍是一座墓碑,这恐怕是我见过的最为富丽堂皇的墓碑了,曾经去过唐、宋、明、清几朝皇陵,那些帝王的墓碑远不及此,堪称是个石雕艺术的精品,但见:其底层镂空,墓主姓名等文字,掩于雕有缠枝花卉等图案的镂空花窗之后;墓碑的一层飞檐之下则雕刻着忠孝故事,情节丰富,人物形象格外生动;二层飞檐之下则有福禄与哪咤等诸神相守,其中最外侧的牌柱上各刻有两扇半掩的大门,门中各有一位婢女从门中探身向外观望,情趣盎然。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这座墓碑让我印象最为惊讶的是,其飞檐与碑身上饰有大量的龙形图纹与雕饰,这在晚清可是大逆不道,得诛九族的行为,这墓的主人可真算得上是胆大包天的主了。不过,这鱼木寨天高皇帝远,地势又如此险峻,想那官家也奈何不得这里,只能任其随心所欲了。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我跟随着向导行进在寨中,一路上只见寨子里遍布郁郁葱葱的青松翠竹,一间间老旧的民房就掩映其中,寨内静悄悄的,少见村民往来,间或从寨子的深处传来几声鸡鸣狗吠之声,方显此许生气;走至寨外的田埂之上,这里地势低平之处多为层层开垦的梯田,田间绿油油的稻子长势喜人;由于寨子处于山间台地之上,周遭视野十分开阔,放眼忘去,远近皆是连绵不绝的起伏山峦……还别说,这样的山中村寨倒还真有几分世外桃源的味道。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寨中有年头的老房子存世已然不多,且散于寨中各处,向导就近带我去了一处被称为“六吉堂”的老屋,该屋始建于清末,建成于民国九年,四合院式,院坝中地面皆用规整的块石铺就,堂前有一廊亭高耸,飞檐翘角,而两厢木楼之上也有精细浮雕。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说实话,这样的老屋在我眼中并无特别之处,但老屋前廊阶壁左右各嵌石刻一条,其上阴刻的是寨中一宝:《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立于条石之前,逐字逐句,细细读来,只觉得其言句句在理,字字泣血,情真义切,饱含着为人父母的良苦用心。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也是巧了,本人柴文,也正是一柴夫子,且家中也恰有一犬子待教,于是拍照记录下来,备以来日用来训子一用:

南阳柴夫子训子格言

“费尽了殷殷教子心,激不起好学勤修志。恨不得头顶你步云梯,恨不得手扶你攀桂枝!你怎不寻思?试看那读书的千人景仰,不读书的一世无知;读书的如金如玉,不读书的如土如泥;读书的光宗耀祖,不读书的颠连子妻。纵学不得程夫子道学齐鸣,也要学宋状元联科及第。再不能勾,也要学苏学士文章并美,天下所知。倘再不然,转眼四十、五十,那时节,即使你进个学,补个廪,也是日落西山还有什么长济?又不需你凿壁囊萤,现放着明窗净几。只见你白日里浪淘淘,闲游戏;到晚来昏沉沉,睡迷迷。待轻你,你全然不理。待重你,犹恐伤了父子恩和义。勤学也由你,懒学也由你,只恐你他日面墙悔之晚矣!那时节,只令我忍气吞声恨到底。”

民国九年庚申岁小阳月吉日向光远建修,命次男孝士书录格言,世守勿替。

离开老屋,我们继续寻访古墓,一边走,向导一边给我讲述关于鱼木寨中这许多古墓的来历:清代后期,鱼木寨四大家族中谭氏衰落,成氏巨富,向氏权贵,成、向两家都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精心营造自家的福地,成氏以成永高夫妇的“双寿居”为代表,而向氏则以向梓夫妻两人的墓为代表,事实上,其间建造的福地有很多,可惜许多都在文革时期被破坏了……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确实,在寨中行走时,经常能看到山野间残存着许多石制墓碑,各个精美绝伦,而一些朝向甚佳的坝场上,也可见大片的铺石遗迹,规模之大,远甚于“双寿居”,向导证实那里原来曾是一座大如山中之城的古墓,眼前之景直叫人扼腕叹息。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在寨中的一片树林中,孤立着一座四柱三间三重楼阁式的石牌坊,四周并无象“双寿居”一样的墓墙墓院。这座牌坊于柱、枋之上遍布浮雕与镂雕,图案多为奇花异草,凤鸟瑞兽,更有许多戏文人物,真是精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此牌坊中有两处别样的精彩,一是坊中一门,门内两侧壁上各雕有一童子与书生立于案几之上,门内穹顶之上,双狮拱卫之间是一八卦图形;最特别的是牌坊之后,为一立柱,立柱的正面为一如意佛,双手展着一幅书有“一团和气”的卷轴,而立柱的左右面则各书有“寿”与“福”字,待看清柱上“向母阎孺人墓”的字样,才知此柱乃是墓碑,如此形制的墓碑还是头一次见着,实属奇特,这墓正是第二座我要看的古墓:向梓夫人墓。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再细看牌坊,发现其与“双寿居”不同,正面中枋额间红砂底上阴刻着“诰封”字样,这应该是皇上对官员及家人的封赏啊,难道向家曾经有人在朝为官?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果不然,向导告诉我,这是因为向梓夫妇有子,品学兼优,授例入国子监。年逾古稀时,向梓夫妻受朝庭“膺彤廷宠锡”,赐赠向梓九品封典,故其妻阎氏也得“诰封”。

离向梓夫人墓不远便是向梓之墓。待至墓前,发现其墓形制更加特别:一座四柱三间三重楼阁式石牌楼前竟然还建有一两柱的抱厦,两者前后一体,远远望去如同一座楼阁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向导特意提醒我注意那牌坊顶部,定睛望去,其顶不是常见的宝顶形状,而是形如一枚官员的授印,顶端更是形如秦汉时期文官所戴的冠帽,应是为了彰显墓主人官员的身份。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此碑之上一如先前所见过的古墓,通体上下布满龙凤、八卦、博古、戏文等图案的浮雕与字形流畅、对仗工整的楹联。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在向梓墓抱厦顶板上我又发现了一个与其妻墓碑上相近的圆形草书“福”字,字径1米,周边阳刻八卦兼博古图案,若仔细分辩可发现这个“福”字仍是由二个凤首龙身交尾的动物组成,其中,凤首张嘴扬冠相对啼鸣,而其下龙身则身形扭转至尾部轻盈交合错乱。这个“福”字粗观似画,细看是字,亦字亦画,可谓构思巧妙。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区区三座古墓,已是令我大开眼界,大饱眼福,真是没想到在这偏僻山野之中竟然还有这等民间墓葬与石上雕刻的奇葩。

看过古墓,向导问我是否还去那险要的“亮梯子”,且特意重申:此处地势凶险,攀爬不易,一般游客是不敢“问津”的!

向导的话,一下子就把我胸中的豪情给激起来,我立马不加思索地表示坚决要去:不走寻常路是我一贯的作风,更何况好不容易来了,不去岂不遗憾?

向导二话不说,领上我,沿着田间小路,向东走去:那里,穿过一片片苞谷地,脚下是杂草丛生的一条狭窄的石径,一直通向寨外那深深的沟壑之中。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低着头,一路跟着向导,才下到半山腰,我已是汗流不停,喘息不止了。趁着在路边休息,抬头向上望去,从这里可以更加清晰直观地观察到鱼木寨所处的地势,但见寨子正建于一片绵延不见尽头,尽乎直上直下的悬崖陡壁之上,那光溜溜的石壁,几无攀爬的可能,除非是那蜘蛛人。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继续向下,石径已是紧贴于峭壁之下而建了,走在前面的向导忽然回头对我神秘的一笑:前面,转过岩下的那个弯就是亮梯子了……一听这话,我顿感紧张与兴奋。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待来到亮梯子面前,我不由倒吸一口冷气,亮梯子还真是形如楼梯,而且还是一个没有扶手的楼梯:只见靠山一侧是陡峭的石壁,石壁之上是一个个长约1米,宽约40厘米石条,一头插入岩壁,一头悬空,错落而置,如梯阶而下,石条的另一侧便是万丈深渊,全无搭手之处,更可怕的是每两级石条之间,因为间错布置,则互相错开一道透亮缝隙,因此得名“亮梯子”,透过缝隙,更是可以清楚地看到下面的深壑……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眼前的这个“亮梯子”可比那太行山上郭亮村的“天梯”更为险仄了,向导此时又笑着问我:下不下?说实话,此时,我真是心里发虚,腿里发软,但“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毛病又来了,我一咬牙,硬着头皮,发狠说了声:下!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幸好当时没下雨,幸好穿着登山鞋,幸好提前把多余的器材留在了寨子里,幸好旁边的峭壁上还有先人开凿的手抓凹槽,幸好有一位好向导……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在向导的引导与指点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峭壁,紧抠着凹槽,踏实一步再迈下一步,缓缓下到了梯底,当我的双脚踏在实地的那一瞬间,两条腿已然情不自禁地颤抖了起来:哈,一共28级,不到20米的长度,但斗胆攀爬的那短短的数分钟,我却恍如隔世;在“亮梯子”上的那一刻,我算是深刻领悟到“胆战心惊”是个什么意思了。

平复了一下紧张与恐惧的心情,脚踏在实地的感觉真好!这时候我终于可以定下心来拍下“亮梯子”的全景与细部。真是想不到,这建于绝壁之上的险路,竟然是过去又山下的川鄂古道进入寨子的必由之路,正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也不过如此吧。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据向导讲,这样的险栈道在鱼木寨共有三处,分别位于山寨西北、东北、东南角,称为“三阳关”、“垛子碥”、“亮梯子”,尤以“亮梯子”及三阳关的“手扒岩”二处,堪称天险,可惜去“三阳关”路途遥远,来回就得5个小时,我只能空自遗憾了。

上山容易,下山难,从“亮梯子”爬回上面的山崖那就容易得多了,但从这半山腰前往寨门必须原路返回,对于我的体力绝对是次严峻的考验。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我奋力攀爬着,但山谷中实在是太热了,一点风都没有,我又早早地把带的水喝尽了,体力明显不支,只得走一段歇一下,在路边的一棵大树下休息时,我才发现树上的警告牌:此段奇险游客行走注意安全。禁止攀爬亮梯子。哈,幸亏来时没有注意这个牌子,不然,当时,我一定借这个理由打退堂鼓了。

在树下休息时,我猛然发现,对面的山崖上有一片石头的颜色是黄色的,完全与周边的石色不同,而这片黄石,恰形如一张人脸的侧面,眉眼口鼻清晰,山崖上的植被又如同是此人的头发,活灵活现,真是惊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功。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向导一个劲地夸我,说我是他带过的最有胆,有眼力,有体力的搞摄影的,说上次也有一个搞摄影的坐在这里也发现了此头像,但他下到“亮梯子”时,却胆怯了,终于没有下去……

嘿嘿,不知道是不是向导特意恭维我,反正此时我的虚荣心小小地满足了一下:哈,什么?不服?哈哈,什么时候,你也亲自来鱼木寨试试……

在向导的指点下,我随后在山谷之南,找到了阳石,在山谷之北的崖壁之上又找到了阴穴,还有隔涧相对的船形寨等自然奇观。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鄂西行:鱼木寨,悬崖上的奇寨(湖北古村镇系列)

在鱼木寨所见的一切不由得令我感叹:在这鄂西莽莽大山之中,竟然会有如此一座集奇、险、幽、美于一身的古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