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泽泻汤证辨认泽泻汤证,应抓住两方面:一个应抓住支饮本身的证候(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另一个应抓住泽泻汤的“苦冒眩”证候。 但是,支饮本身的证候在临床不一定同时出现,刘渡舟加以补充:1、脉象:弦或沉,或沉弦共见;2、色诊:黧黑或青黯,或色黄而晦暗,其中青黯为夹有肝气,黄晦不明为饮夹脾湿;3、舌象:舌质必淡,舌体肥大、胖大,苔多水滑、白腻而厚;4、症:除外冒眩,还有头痛、头重、耳鸣、鼻塞等,心下有饮,清阳不升,浊阴踞上,清窍不利,故有头痛、重、耳鸣、鼻塞见证。 方药:泽泻24克,白术12克。 此证全在水饮留而不去,阻遏阳气。见头冒眩,加之耳鸣,忽略舌、脉,一路进补,切不可取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