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论热词:违章建筑

 你好,同一片天 2013-10-13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词:违章建筑


 


      最近,南京正在打拆违战。违章建筑受到空前“重视”,大到政府建筑,小到百姓门面,拆字当头,也拆出几分精神,这几分精神往具体里说叫“顾全大局”,往抽象里说是热爱城市、热爱规划,如果再加以一番渲染,与爱国精神倒也差不离了。


      手头一篇报道,用“爱国精神”来套其主人公,大约也不过分:一个身患绝症,靠出租门面房来维系全家生活的患者杨立金,在南京市建邺区茶南3号路大拆违活动中,率先在拆违通知单上签了名。当地“违建居民”受到触动,纷纷效仿,自动拆除违建。这是昨日记者在建邺区茶南3号路拆违现场目睹的感人一幕。


      记者觉得此事感人,建邺区滨湖街道周副主任更是含着泪水向记者讲述了杨立金“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
       一个被贫穷、病痛折磨得“气喘吁吁”的家庭,违建所带来的租赁收入成为其“活命”的关键,连这个依靠都舍弃了,杨立金的确可敬可佩,从连日来扑天盖地的新闻报道来看,此事说明,政府的宣传鼓动工作做的好,也说明,百姓是多么善良、淳朴。而从眼前这则报道,我们还可以得出结论,政府和百姓交心,百姓不仅会掏出心来,甚至连命……


      不忍联想下去,是因为,百姓疾苦是政府在百姓做出巨大牺牲之后首应关切的焦点——以后,他们的生存怎么办?我不以为,拆出爱国家、爱城市的“精神平台”就值得欢呼雀跃,就值得志得意满,就值得构思一个领导感到满意的总结报告……总之,感动匆匆,画句号也匆匆(这是有过先例的),这不是我们所要看到的——我们“安排”了杨立金的生存现状,结局却是一句从生存成本上看基本上是无足轻重的感喟。


      违建由来已久。反思违建的“发展史”,当然必不可少。在我看来,一味责怪杨立金们私搭违建不妥,但一味拔高他们的精神境界,或许也不是很科学。我们最该反思的是为什么杨立金要靠搭违建租门面活着,而这往往是一种现象。


      从最浅薄的层次来加以分析,我觉得杨立金们是受到了一种社会现象的暗示:搭违建马上可以改变经济状况——我们假设这种改变甚至超过了低保和一般工作所带来的收入,在南京,低保每月200多元,一般协警每月也是数百元,这和南京高得让人咋舌的生活成本特别是租房成本相比显得很“单薄”,于是违建一夜之间成了致富法宝,在一些政府部门也带头的情况下,违建更成为一座城市灰色的风景线。


      那么,政府打拆违战的艰巨性不仅在于违建之广、之密、之城市化,还在于违建暗寓着一座城市的民情趋向。


      杨立金在风口浪尖上的一次“利益让渡”,立即缓和了政府部门的紧张心理,因而其精神受到推崇很好理解。但我以为,爱国、爱城精神的荣誉光环并不能自然掩盖杨立金们的彷徨心理,我们急需建立一种保护和关爱的机制来应对杨立金们的观望心理。


      《江南时报》这篇报道的下面是另一则报道“秦淮区三项举措保拆违户有房可住”。我觉得这是好事,但还不够。如何保证“拆违户”有更多的希望,有更宽泛的活路,我们必须尽快给出答案。


      和爱国主义相比,拆违,更该拆出的是人道主义精神和被这一精神关照的救助保障机制。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国家公务员网(www.)

         

         
责任编辑:编辑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