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论读书

 红瓦屋图书馆 2013-10-13
 
□周树山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热爱思考和理性的民族,为人类贡献了很多伟大的哲学头脑。康德、黑格尔、叔本华、尼采、海德格尔……这些名字为世人所熟知。德意志民族又是一个热爱读书的民族。去过德国的人写文章谈见闻,对德国人无论男女老幼、何种职业,在车船飞机上,在公园闹市里,在一切可利用的闲暇时间聚精会神捧读的情景都钦敬不已。
  叔本华是“意志哲学”的创造者,他的哲学思想影响了二十世纪很多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鲁迅先生早年受过尼采的影响,而尼采思想的源头来自叔本华,后人总是把叔本华和尼采并列,认为他们属于同一思想体系。尼采当年买回叔本华的《意志与观念世界》时,似乎是受到某种幽灵的召唤,用十四天时间一口气把这皇皇巨著读完,立刻“屈服于他那强大、崇高的天才魔力之下”。是的,一个非凡的天才的精神产品,如同播撒在春天沃土上的种子,会产生更多的优秀人物。在后人的精神血脉里,总流淌着前人的精神因子。
  叔本华的祖先曾是显赫一时的欧洲望族,由于家境优越,叔本华一生不愁衣食。叔本华认为有钱又有闲的人应该读书,富而无知而又不求知的醉生梦死之徒与禽兽无异。少年时他就热爱读书,为此父亲很忧虑,担心无人继承家族的经商事业,才有了以游历欧洲为条件迫使叔本华放弃学问做一个商人的举措。尽管叔本华遵从了父亲的意愿,可他的选择是痛苦的、被迫的。所以,他是一个最差劲、最忧郁的商人。在他父亲死后的第二年,他就彻底脱离了商业,全身心地投入到读书和学习中去。此后六年间,直到他完成博士论文为止,他一直在狂热地求知。他不仅精通了英、法等语言,而且对希腊和拉丁文也有很深的造诣。他推崇并研读古代作家的作品,从那里学习到了思辨和睿智的表述方式。他写得一手好文章,成为独具风格的作家。不仅如此,他还兼习医学、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生理学、法律学、数学、历史、音乐等。这固然因为他有极高的天分,但与他的刻苦自励是分不开的。这些渊博的学识,为他以后的哲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叔本华最反对死读书、读死书的人。他认为读书必须思考,如果不思考,只一味地读,和经常骑马坐车而步行能力必定减弱的人一样,将会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他说:有许多学者就是这样,因读书太多而变得愚蠢。经常读书,有一点空闲就要看书,这种做法比常做手工更容易使精神麻痹,因为在做手工时还可以沉湎于自己的思想中。我们知道,一条弹簧如久受外物的压迫,会失去弹性,我们的精神也是一样,如常受别人的思想的压力,也会失去其弹性。又如,食物虽能滋养身体,但若吃得太多,反而伤胃乃至全身;我们的“精神食粮”如太多,也是无益而有害的。读书越多,留存在脑海中的东西越少,两者适成反比。读书多,脑海就像一块密密麻麻、重重叠叠、涂抹再涂抹的黑板一样。读书而不加思考,决不会有心得,即使稍有印象,也浅薄而不生根,大抵在不久后又会淡忘丧失。
  况且被记录在纸上的思想,不过是像在沙上行走者的足迹而已,我们也许能看到他走过的路径,如果我们想要知道他在路上看见些什么,则必须用我们自己的眼睛。
  叔本华并非反对多读书,而是反对读而无思的人。由于叔本华善于读书、善于思考,所以,这个忧郁的哲学天才在三十岁时就写出他一生最为重要的哲学著作《意志与观念世界》,后来的一些写作,不过是对这本书观点的解释和延伸。应该说,作为一个哲学家,三十岁时他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叔本华在法兰克福的一座公寓里度过了他生命的最后三十年,除了一个佣人外,陪伴他的只有一条狗。天才总是孤独的,他必得承受这精神的苦役。他用冷静的目光注视着忙碌的世人和这广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狂暴乖戾。但是,十九世纪中叶,世人终于听到了这位天才的声音。科学对神学的否定,社会主义者对贫穷和战争的控诉,生物学对生存竞争的强调,这一切,打破了欧洲大陆盲目而乐观的理想主义,终于,叔本华出名了。晚年的盛誉使他一生的精神劳作有了回报,他的思想很快传遍欧洲乃至整个世界,并影响了后世众多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在此,我们重温他对读书人的忠告,仍然会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
  (本文作者为作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