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安堡的传说

 yiyi2882 2013-10-13

 


泰安堡的传说

  ●黄秀燕

  在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有一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泰安堡,它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是一座围廊式土楼与厅堂院落式综合的民居。

  泰安堡的创建者姓许名国榜,字抡豪,是清乾隆年间漳平县和睦里卢溪社长安保易坪乡(今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的一个农民,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版易坪村许氏族谱有记载。

  据传,许国榜为人正直善良,他开荒垦殖,种杉插竹,努力耕作,勤俭节约。积累了一笔资金之后,就决心要成就一番事业。不久,许国榜靠着自己的聪明和魄力,先后用银两置办了大片的田地,每年收取大量的田租。由于他的辛勤经营,几年间,便家资丰殷,富极一方,在当地声望很高。那时,易坪村一带土匪盗贼猖獗,为纳祥避邪,守住财产,并使家庭兴旺,福庇一方人平安,许国榜决定建座坚固的土楼防侵。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在本村选择了一块面积2000平方米的平坦开阔的地建土楼,经过13年的努力,终于将土楼建成,取名为“泰安堡”,寓意对太平安康的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泰安堡建成后,许国榜便鼓励三个儿子出外经商,希望他们到外面去寻求生计,兴家立业。儿子们听从父亲的教导,便告别父母,到外面谋生去了。有一次,年关将至,在福州经商的大儿子许伯绥惦念家中的父母妻儿,就千里迢迢回乡探望。这天,许国榜正坐在椅子上晒太阳,远远望去,看见村口有一个外地装束模样的人提着行李,戴着帽子向村里走来。许国榜心想一定是外乡的客人来了,热情好客的他便赶紧回到屋里换上体面的衣服准备接待客人。待他换好衣服,来到窗口张望的时候,方才看出原来是外出经商的儿子许伯绥回来了。一向教子严厉的许国榜想到儿子才离家不久就中途回乡,一怒之下,就随手拿起身边的秤砣,朝儿子扔了过去,不料秤砣正好砸到许伯绥身上,他当即晕倒在地,过了很久才苏醒过来。从那以后,许伯绥便体弱多病并落下残疾,几年后就病死了,才29岁。许国榜对自己的鲁莽行为后悔不已,时常告诫子孙待人要宽和忍让。几年后,许国榜因丧子之痛染病身亡。许氏族谱记载许国榜“教子维殷”便是这段传说的证明。

  据说,当年每遇匪患,全村的人都躲到泰安堡避祸,由于土楼的防盗设施齐全,楼墙坚固,且楼里备了许多御敌用的石块、土枪、土炮,土匪到了这里,每次都是无功而返。易坪村的百姓凭借“泰安堡”躲过了一场场浩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