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荣宝斋(上海)2012秋季大型艺术品拍卖会拍品4

 涌泉 2013-10-13

2012秋:陆俨少《峡江行》赏析

陆俨少《峡江行》设色纸本 立轴

    陆俨少为当代中国画坛卓然翘首的文人画家,与李可染一起被誉为“北李南陆”。1926年陆俨少考入无锡专科学校,随后拜冯超然为师,并与吴湖帆相识,在两位先生处看到不少历代名家真迹。抗战期间他流寓内陆,1946年才回归故乡。在此之前,先生的作品大部分是对古代传统的消化和吸收。返乡途经三峡的经历,引发了先生的创新意识,这幅《峡江行》描绘的就是先生壮游时的独到感受。

    陆俨少作画就如同这行云流水,由浓转淡,由小及大,气韵贯通。笔墨所致,峭壁森立,古树攀岩而生,群山绵延,水云接天。起笔并无山川大势,然先生心中自有章法,虚实变换,刚柔并济,终成澎湃之势。顺势一叶扁舟,用笔细润,丰若蚕茧。如此美妙的景致,是陆俨少坚实生活游历的提炼。他有一本厚厚的勾稿本,都是用钢笔勾画,线条随意,画出山水树石的形势结构,有不少还用钢笔题了款,标明地点和勾稿的时间,甚至皴法也以文字说明。生活中有大气象,而大师胸中也有大丘壑。先生曾云,画势当“山势连绵,其势如龙”,“山头折迭而进”,“笔无虚设,各尽其用”;运笔当“急所应急,慢所应慢,有时振笔疾书,有时轻描淡写”,“有时从容不迫,云烟落纸,弄笔如弹丸,随意点染,皆成文章;有时揎拳卷袖,狂叫惊呼,下笔如急风骤雨,顷刻立就”,“未放先收,欲倒又起,虚实变幻,不可揣测”。为了综合笔触,先生又用大块面的墨迹打破碎散,小开合包括在大开合之间,运势到了佳境。如此因势利导,又不疏牵连交迭,纵向可得行云流水之畅,横向又增跌宕起伏之貌,当真是气象万千。而景为抒情,画的上角,画者又辅之以诗圣杜甫 “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的诗句,透露出此刻浩茫的心事——昔日杜甫在峡上送别韩十四,今日先生在此又要告别谁呢?

    自2000年春季以来,陆俨少画作的行情整体上呈上升趋势。今年春季上拍114件,成交92件,成交率81%,成交额一亿零八百多万。而今秋截止已上拍22件作品,成交19件共两千多万,成交率86%,下一步火热的行情可以预期。

2012秋:品茗赏画,趣味无穷——品范曾的《茶圣品茗图》

范曾《茶圣品茗图》设色纸本 镜心

    沿着古色古香的庭廊,迎着淡淡茶香,缓缓打开范曾先生的画卷。捧起一杯茶,深深闻一口香,欣赏着画作,然后悠然入口,慢慢品味,霎时齿颊留有余香,沁入心扉的回味。天下爱茶人都讲究茶缘二字。有缘者,一杯清茗足慰平生;无缘者,相识一世形同陌路。

    范曾的《茶圣品茗图》,画中茶圣陆羽席地而坐,童子执扇煮茶。陆羽置身于画右,左手顺势垂下,右手微扬,品茶论道,童子于其右,似在回眸聆听。范曾先生喜欢喝茶,品味茶境,研读茶书,进而对茶诗茶文茶联茶具,凡是与茶相关的,他都有浓厚的兴趣去研讨去琢磨,进而升华为茶画创作的新题材和新境界。他以心运笔,以笔画茶,以茶育和,以和生静,以静化悟,以自己的心悟来打开茶画艺术之门。正因如此,他的茶画才得以生面别开,充满文人气息和浓郁诗意。

    观此幅《茶圣品茗图》,范曾先生强调骨法用笔,以线和水墨的变化来造型,他在用线和笔墨的变化上,较之蒋兆和更为恣肆、放任。他的笔力强悍,线条劲折,用线的写意来打破写实对形的辖制。构图上十分注重空间布置,人物之间的穿插关系,在互相掩映参差中,有了场景的立体感。

    生活是浅唱与吟啸的相互呼应,是一张一弛的文武之道,是曲折与平坦的相倚交替。观范曾《茶圣品茗图》仿佛与陆羽先生品茗,聆听花鸟虫鸣传来的天籁之音,穿越心灵深处,散发出酣畅身心的愉悦,呈现洗尽铅华的从容淡泊……

2012秋:范曾《老子出关》赏析

范曾《老子出关》设色纸本 镜心

“紫气东来三万里,圣人西行经此地。青牛缓缓载老翁,藏形匿迹混元气。”这是对老子出关,西游秦国的传奇描述。

《老子出关》这幅画就截取了这样的场景:函谷关外,盛夏夕阳中暑气渐消,光华东射,正照在关下稀落行人。一位骑着青牛的鹤发童颜的老翁,头戴斗笠,白发如雪,其眉垂鬓,其耳垂肩,其须垂膝,神采奕奕,红颜素袍,正气浩然。身旁牵牛执蹬的小童,在落日渐晚的凉爽风中,兴致高昂,步履矫健。肩后竹竿上,酒葫芦的红布穗儿一飘一荡。那通灵的瑞兽有节奏地踏步缓行。见过倒骑毛驴的张果老,怡然自得,悠悠然。今日见此位老者,却恬淡从容,别有一番忧国忧民韬光养晦的风范。作品中的线条犀利挺拔,作品中的用墨用色大胆准确,表现了清新淡雅之风采。从这件作品中不难看出范曾的大家气象。

范曾先生自我评价“痴于绘画,能书。偶为辞章,颇抒己怀。好读书史,略通古今之变。”范曾的人物画以其迥异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模式化、政治化的人物造型形象,以古代先贤和文化名人为题材,以传统文人画的笔墨为表现手段,率先冲破了笼罩中国画三十余年的意识形态化倾向,为中国人物画的审美转换提供了契机。而他的以线赋形,强调骨法用笔和笔墨表现的创作观念和实践更是打破了写实主义对现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绝对笼罩,将现代人物画由写实向写意推进了一大步。

这幅画画不尽的是后人对老子的崇奉虔仰,夹道焚香净水泼街以迎圣人的宏大场面。读罢此画,感慨老子以他的“无为而治”的思想,成就一种王道和对理想社会的展望。

曾的作品,自中国艺术品市场有拍卖以来,就一直是其中的佼佼者,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超过了李苦禅、王雪涛、郭味渠这些前辈老师的市场价格,并一直居高不下。进入2000年以后,更是炙手可热,每平方尺从2万元一路看涨,到目前近30万元每平方尺。荣宝斋也是范曾先生作品迭创高价的福地,在荣宝斋(上海)四季拍2012之夏中一幅《雪鹤图》以402万的高价成交。

2012秋:落纸云烟 思逸神超——钱松喦《山高水长》赏析

钱松喦《山高水长》设色纸本 镜心

    中国山水画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以山为德、水为性的内在修为意识,咫尺天涯的视觉意识,一直成为山水画演绎的中轴主线。从山水画中,我们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笔墨的高深,再没有哪一个画科能象山水画那样给国人以更多的情感寄托及审美享受。

    优美的自然风光总是钱老画笔下的常客,此幅《山高水长》画面主景为悬垂的两层大瀑布,瀑布从山石间倾泻而下,汇聚于溪流,那飞溅的水花仿佛是琴弦上跳动的音符,演奏出的优美乐章。喷溅出来的小水珠细如烟尘,弥漫于空气之中,成了蒙蒙水雾,给这山涧林木披上了一层薄薄的轻纱,崖壁上的苍松挺拔,枝干遒劲,松针半轮勾出,相互累叠,以笔根水分破之、润之,甚为秀美。近景的山石用湿笔皴擦点染,乘湿完成,墨气涌动,酣畅淋漓,一切显得那么情趣盎然。全图用笔潇洒率性,信手涂抹,灵动非凡,疏密有致。在运用色彩上更大胆突破、绚丽明艳、五彩斑斓、令人振奋,过目难以忘怀。

    钱老的这件展品以粗犷、豪放为其情调,以干笔、枯笔为其基调,在遵循传统的山水画构图原理下以层层积染之法,形成勾擦大胆、点面隐约、迹简意深、设色简略、墨彩交融、夸张巧拙的鲜明风格,体现生命的原初意义,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此幅钱老的《山高水长》,章法构图变化多端,色彩运用大胆独特,个人风格显著明了,不愧为钱氏佳构。在荣宝斋(上海)2012年春拍中,一幅《泰山松》以253万的高价易主,此番上拍的钱老《山高水长》期待再创佳绩!

2012秋:明艳重彩绘群芳——于非闇《牡丹》《梧桐鸣蝉》赏析

于非闇《牡丹》设色纸本 扇面

于非闇《梧桐鸣蝉设色纸本 镜心

    于非闇的工笔花鸟作品风格鲜明,并注重艺术和内心修养与全面结合的融诗、书、画于一体的绘画大家。绘画书法的结合,是一位全面的文人气的书画名家。于非闇的工笔花鸟,线条挺秀工致有力,设色强烈不失沉稳,典雅清丽不流于娇媚,生动传神又富于装饰趣味。将在荣宝斋(上海)2012年秋拍中亮相的《牡丹》、《梧桐鸣蝉》当属于氏工笔花鸟精品。

   《牡丹》为于非闇应其女弟子俞致贞之邀而绘制的,画面署“致贞女弟拂暑,非闇。”在一尺见方的扇面上包罗万千,美不胜收。于非闇爱画牡丹,他曾在一幅牡丹图中题曰:“种牡丹三十年,画牡丹近二十年,形神兼至,自觉尚隔一尘,书以答客问,何以只管画牡丹……”其工笔牡丹富丽堂皇,深受世人喜爱。此画以双钩重彩法写成。图中绘红白粉蓝牡丹各一,或怒放,或含苞欲放,其绰约姿容颇似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赵粉与洛阳红。在画法上设色古雅,绚烂艳丽,除蓝花钩金之外,其余均以淡墨双钩,用笔刚柔相济,准确娴熟,笔笔到位,满纸生机。蓝白粉花头前后左右盛放,大红的花苞破叶而出。牡丹之花叶法全出自宋人,线条劲健,赋色浓郁,透明而润泽。其层层晕染的花瓣轻盈滋润,典雅飘逸,妩媚中透出一种空灵,整个画面雍容华贵,得之天成矣。配合画面左上侧清劲有力的瘦金书长题,更显生动自然,将宋人笔意与造化之奇融为一体。

    《梧桐鸣蝉》呈现的又是另一番景色。画面绘折枝梧桐一株,树梢挂满了盛开的梧桐花,一只秋蝉匍匐在花瓣上欢快地鸣叫。整个画面布置繁简得当,形象刻画精微生动,线条劲挺有力,极具节奏感。此外,其设色清丽匀净,秀美端严,富有一种宋代缂丝画的装饰情趣,别具古朴的感觉。于非闇抓住了对象瞬间的动态特点,如秋蝉匍匐在花瓣上欢叫的动态捕捉得极为准确传神。鸣蝉画的极为工细,甚至可透过透明的蝉翼看到腹背部,有的地方甚至比真蝉还细,极度逼真。画家笔下的秋蝉用笔工细而不板滞,松秀沉静而又灵动自如,用墨洁净透明,浓淡自然。从中可以看出于氏的工笔画中带有文人写意的韵致,而写生的动力更非一般。

    与传世的于非闇同期作品比较,此幅《梧桐鸣蝉》用于题画的瘦金体书法“偶遇旧居见手植梧桐,不及十年均已成材,因作此图。致贞女弟存,一九五七年元月非闇并记。”更是他当时的典型书风,瘦金书特征鲜明而带有行书流便快捷的自然形态,笔画偏细瘦,不如前期的工整,也不似后期的肥劲。此件亦为于非闇为其女弟子俞致贞精心绘制,亦可见师生情谊之深厚。
在书画市场繁荣的今天,于非闇作品市场行情也是逐年升温。在荣宝斋(上海)2012年春拍中,一套于非闇的《花卉六帧》册页以184万的高价成交,高出估价近7倍。从市场角度分析,于非闇作为一代工笔大师,对工笔花鸟画坛产生过深渊影响,其后市必存在巨大升值潜力,值得广大书画藏友关注。

2012秋:外施造化,中得心源——谢稚柳《竹石芙蓉》赏析

谢稚柳《竹石芙蓉》设色纸本 镜心

    谢稚柳擅长花鸟画创作,他早期的绘画风格主要遵循法度谨严的宋元规范,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词一样隽永脱俗。

    此幅《竹石芙蓉》是谢稚柳晚年成熟作品,艳绝春容的芙蓉花,烟寒清幽的墨竹,灵动的太湖石……大自然一切生命,在他波澜荡漾又典雅温文的水墨和缤纷的色彩中显得清新明媚。整个作品诗、画、书、印巧妙结合,在画幅中他用独特的书法题词题句,配合印章,或穿插或避让,精妙地连接整个画面,使之有机地结合。从整幅作品看,他把深思熟虑的构思与他画竹石的熟练笔墨技巧结合起来,使所画之竹气韵生动,形神兼备,所画之石奇峻苍劲,画面极为协调统一。整幅作品章法奇特,令人耳目一新,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形式美。谢稚柳晚年绘画创作中擅用徐熙的落墨法,画风由工笔细写转向豪放写意,色彩由淡雅转向浓烈,纵笔放浪,墨彩交融,呈现浓郁浪漫的诗境美。

    谢稚柳这幅工写结合的《竹石芙蓉》当是其画风由工笔逐渐转向写意的代表作品,也体现出画家的才情与性格中豪放的一面。《竹石芙蓉》中刻画的芙蓉、太湖石和墨竹等形象丰富,笔力劲健,构图精美、奇巧,彰显了宋人穷理、格物致知的文化追求和自然严谨、意趣宁静、深远的审美特征。《竹石芙蓉》整幅画面色彩清冷、雅致,构图空灵,又因其墨竹与风格独具的款书平添了浓郁的笔法画气息。观其用笔为落墨法,纵笔放浪水墨交融。为典型的谢稚柳野逸派文人画。且在尽情挥毫泼墨的同时时又表现了谢稚柳扎实的写实功底,寥寥几笔形神俱佳。

    谢稚柳的花鸟精品频频在海内外拍卖市场上亮相,并屡屡创下佳绩,充分显示了谢稚柳雄厚的实力和独特的魅力。有行家评论说,后市谢稚柳的作品仍有很大上升的潜力。

2012秋:王雪涛《松鹤延年》赏析

王雪涛《松鹤延年》设色纸本 镜心

    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原北京画院院长,现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民国二十三年,齐白石在王雪涛杂画册上题曰:“蓝已青矣”,包含了对王雪涛的无限期许与肯定。王雪涛继承宋元以来的优良传统,巧用笔墨,色墨结合。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以表现固有色为主,以墨辅色。如需突出平面纵深感,在传统材料下,需要巧妙的技巧来表现,这在此幅《松鹤延年》中得到了体现。王雪涛用分层的景致有意识地表现出画面的层次。繁盛的松枝之下是一片轻松写意的草地,氤氲出一丝丝淡蓝色的水汽。肥沃的草地上是两只秀美的丹顶鹤,由远及近,或神情高傲,纤爪微抬,或细嘴微张,寓动于静,扣人心弦。仙鹤的背后是一派朦胧的红色,仿佛是丹顶发散开来,从而使整幅画作都荡漾着一股独属于中国画的神韵。艺无国界,这种对突破性效果的探索与追求也是中国画大师们所孜孜不倦的。在雪涛松鹤图中我们能饶有兴味地发现了这类尝试,诸如色彩,诸如那两枝横斜浓厚的松枝既平衡画面的效果,不致于飘渺,又结合了松鹤延年的美好祝福,一举两得。

    王雪涛是最早进入书画市场的画家,民国时期就曾以卖画为生,荣宝斋等知名画廊均有其作品销售。在解放前,他的作品价格已经很稳定,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上世纪80年代,王雪涛的书画价格在每平方尺四五千元上下,到了90年代,上涨到每平方尺六七千港元。今年香港苏富比已有两幅写意花鸟画成交,一副三尺半以人民币327,200元成交,一套四帧不足一尺半以人民币286,300元成交,行情看好。

2012秋:王雪涛《松鹤延年》赏析

王雪涛《松鹤延年》设色纸本 镜心

    王雪涛(1903-1982)字迟园,原北京画院院长,现代著名写意花鸟画家。民国二十三年,齐白石在王雪涛杂画册上题曰:“蓝已青矣”,包含了对王雪涛的无限期许与肯定。王雪涛继承宋元以来的优良传统,巧用笔墨,色墨结合。不同于西方绘画,中国画以表现固有色为主,以墨辅色。如需突出平面纵深感,在传统材料下,需要巧妙的技巧来表现,这在此幅《松鹤延年》中得到了体现。王雪涛用分层的景致有意识地表现出画面的层次。繁盛的松枝之下是一片轻松写意的草地,氤氲出一丝丝淡蓝色的水汽。肥沃的草地上是两只秀美的丹顶鹤,由远及近,或神情高傲,纤爪微抬,或细嘴微张,寓动于静,扣人心弦。仙鹤的背后是一派朦胧的红色,仿佛是丹顶发散开来,从而使整幅画作都荡漾着一股独属于中国画的神韵。艺无国界,这种对突破性效果的探索与追求也是中国画大师们所孜孜不倦的。在雪涛松鹤图中我们能饶有兴味地发现了这类尝试,诸如色彩,诸如那两枝横斜浓厚的松枝既平衡画面的效果,不致于飘渺,又结合了松鹤延年的美好祝福,一举两得。

    王雪涛是最早进入书画市场的画家,民国时期就曾以卖画为生,荣宝斋等知名画廊均有其作品销售。在解放前,他的作品价格已经很稳定,成为市场的中坚力量。上世纪80年代,王雪涛的书画价格在每平方尺四五千元上下,到了90年代,上涨到每平方尺六七千港元。今年香港苏富比已有两幅写意花鸟画成交,一副三尺半以人民币327,200元成交,一套四帧不足一尺半以人民币286,300元成交,行情看好。

2012秋:雪山惨浓而如睡,华丽宫殿暖如春——黄秋园《夜雪图》赏析

黄秋园《夜雪图》设色纸本 镜心

     《夜雪图》用界画的方法描绘了“雪山惨浓而如睡,华丽宫殿暖如春”的冬天雪夜之景。远山峰峦层叠,屹立于天地江河之间;随着夜色的迷茫而消失。江面和天空阴霾,峰峦积雪,白雪皑皑,颇得冰天雪地的寒意,隆冬之雪山尤显空旷静谧而如睡。近处高山耸峙,大雪覆盖其上,冰雕玉砌,苑然在目,尤显气势壮观;山中瀑布飞泻,把静寂,沉睡的雪山营造出灵动的气氛。画面的下半部,密实地布置了丛树、山石、土坡、小桥等,古树盘错,叶多凋零,老树昏鸦,枯木萧疏;寒气逼人,意境隽冷,使寒山雪夜更显寒气萧森。华丽雄伟的殿台楼阁依山傍水耸立其中,殿阁之中,灯光明亮,暖意融融,人物活动悠然自得,与殿外的夜雪寒山形成鲜明对比。

    董其昌曾言:“凡大家神品,必于皴法有奇。”黄秋园先生最大的成功在于他独创了一种有别于前人,令人震惊的山水皴法。他把五代荆浩的鬼脸皴、骷髅皴,南宋李唐的斧劈、马牙、刮铁皴,闫次平的弹锅皴等,化合在一块岩石上,一座山峰里,结合自然,无僵硬拼凑之感,这是他经过长期对山石纹理的观察,和对古人传统皴法的休悟,几经组合,脱颖而出,创制出新技法,用来描绘他特别喜欢的重山复水之丘壑结构。这种新技法,是一种玲珑别致、自成语汇,具有现代审美意蕴的山水风范,更是一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艺术独创,我们不妨称之为“秋园溶岩皴”。正是这种技法的出现,才确立了他在当代绘画史上的地位。《夜雪图》与传世优秀的雪睛山水比较,在意境缔造和笔墨特色上具有极大的突破。仅山石皴法而言,黄秋园使用了“秋园溶岩皴”,处处以骨和皴取胜,所作冰雪世界尤感晶莹剔透,冰清玉洁,有如梦幻般的澄澈仙境之美,显示出其卓越的丹青手腕。此作在构图上密实饱满,充天塞地,有条不紊,显示了其善于驾驭场面的非凡才能。画中的殿台楼阁,飞檐斗角、台基、阶梯、栏杆、窗棂、门槛等皆以细密繁复的线条,用界画形式精工绘制,并设有青绿红黄等不同色彩,尽显繁缛华丽和富丽堂皇,不同凡响,令人叫绝。枯林树木则用宋代郭熙树法,用笔尖利劲折,精细入微。点景人物参酌了吴道子、仇英等人的画法,虽大小如豆,然须眉毕现,栩栩如生。此图在设色处理上也颇具特色,银装素裹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衬托着鲜艳夺目的殿台楼阁更为华丽堂皇。

    黄秋园——这位当代山水画坛不可多得的艺术大家,凭借着他对现世社会的充分认识,驾驭笔墨的睿智才胆,创造了一个举世瞩目的山水画艺术世界,一个充满了超然物外审美情趣和独具魅力的艺术神韵之山水世界。

2012秋:黄秋园《春宫泛舟图》赏析

 黄秋园《春宫泛舟图》设色纸本 镜心

    《春宫泛舟图》以界画的形式描绘了春天宫苑中的一角。从布局而论,上承宋人,采取以大观小的传统方法,使画面各宫殿楼阁的透视由散点透视统一起来,更便于表现各处景观,实在巧妙之极。在笔墨技巧上继承明代画家严禁整饬的画风,岩峦树木,描绘得精细慎密,在画面上方的远山峰岭以写意法画出,转折搭连,高低参差,设色多变,而层次分明。另,山石的描绘则以黄秋园自己独创的充满神秘感的“骷髅皴”为之,设青绿色,用笔精到老练,动得神似,笔群超逸,极具个人的面貌。画中的宫殿楼台、飞檐斗拱,建构精确,宏大雄肆,富丽精工,一丝不苟,彰显其界画独树一帜的功力;画中人物非神非仙,又似神似仙,祥云飞饶,飘飘欲举,各有姿态,大抵见春游之萧然闲逸。江中舟船飘荡,嫔妃悠闲自在,尽赏美景,一笔一画皆细密工整,令人惊叹!画上所配树木奇石、山水舟船、水纹云彩衬托整体宫殿之富丽堂皇,好一幅春宫赏景的山水画面,这即是艺术家心中的极乐仙境,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此乃黄秋园先生极具现代之审美理念的界画山水代表作之一。

2012秋:赵曼国画作品《三春柳》赏析

赵曼《三柳春》设色纸本 镜心

    三春柳》是赵曼的旗袍系列作品之一,这件创作于2012年的新作,水墨流溢,设色淡雅,人物形象轻灵飘逸,依然延续了之前的旗袍女子端庄秀丽的形象,但在技法上又有了新的变化。画中的这位女子,窈窕动人,脸部轮廓生动传神,用笔熟练,技巧精湛,优美的五官,甜美的神态,给人以清新诗意的美的联想,特别是在眼睛的刻画上,即有率意而丰富的笔墨变化,又有秋波流转的万种风情,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色。体现了画家在人物画探索上经过高度提炼而达到的富有个性的艺术面貌。在人物衣服和背景的色彩处理上,赵曼也颇有创新,她将大写意水墨人物画优秀传统的继承融入个人创作思想,以活泼空灵的跳线,沉着大胆的用笔,和大开大合的撞水撞色技巧相结合,创造出柔润华美的水色墨韵,细观其画,交叠的色彩变幻无常,水蓝色的旗袍和嫩绿的柳枝让人如沐春风。把这些鲜艳而明媚的色彩组合在一幅作品中,却完全没有艳俗之感,反而更加突出了作品的格调和韵味,可以说在艺术上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在题目的构思上,作者也以独特的方式赋予人物更深刻的内涵:三春柳,既能生长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又能栽培造型,制作成婀娜多姿观赏价值极高的盆景,以此为题,将作品由单纯的人物画带入了丰富的文学意境,从而增添了艺术的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