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海轧制设备历史

 共同成长888 2013-10-13

上海轧制设备历史

 

轧制设备包括中、小型型钢轧机、热、冷轧板机、铝箔轧机和冷轧管机等设备。

小型型钢轧机和线材轧机 解放前,江南制造总局造过轧钢机,仅作自用。解放后直至1958年,开始仿制进口的轧机。当时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生产了5套500×2/300×5毫米小型轧机,上海新中动力机器厂和上海冶金局所属钢厂也先后生产了一批小型轧机。1964年,上海重型机器厂为阿尔巴尼亚生产了400/250毫米线材轧机2套。70年代,上海建设机器厂先后为援助阿尔巴尼亚及唐山、遵义、苏州、韶关、合肥、邯郸、石嘴山等钢厂生产了一批小型线材轧机。1981年,上海重型机器厂为深圳蛇口华美钢厂制造了420/300×12/300×2粗中精三组线材轧机。

中型型钢轧机 1958年,上海冶金机修总厂为上钢三厂制造了1套年产量为20万吨的中型型钢轧机,并于1959年投产。稍后,上海沪东造船厂为抚顺钢厂和大连钢厂各制造了1套650毫米×3中型型钢轧机,设计年产量均为27万吨。上海中华造船厂先后制造了630及750薄板轧机、130及330管材轧机以及1200薄板轧机。1961年,该厂为安庆钢厂制造了544号成套设备。自60年代以来,彭浦机器厂、上海压缩机厂和上钢二厂等先后制造一批中型型钢轧机,分别安装在上海和其他省市。彭浦机器厂为阿尔巴尼亚设计制造了650毫米中型轧机成套设备。

中厚板轧机 上海制造中厚板轧机始于1958年,由北京黑色金属设计院参照鞍钢中板机设计,由江南造船厂承制的1台2300毫米三辊劳特式(双机架3H/4H)轧机,装备上钢三厂的中板车间。该机能轧制6~25毫米(厚)×2000毫米(宽)×12000毫米(长)的钢板。1970年,该中板车间又装备了1台四辊可逆式轧机,直径700/1200×2350毫米,作为精轧设备,由上钢三厂自造,大隆机器厂为其配套制造十一辊矫直机3台。为解决上海地区对厚板的需要,上钢三厂建成了3300毫米宽厚板车间,主机由第二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辅机由国外引进配套。1967~1972年间,上海重型机器厂为阿尔巴尼亚设计制造了2000毫米中板轧机(厚度5~20毫米)和1250毫米炉卷轧机(板厚2~8毫米),后因两国关系恶化而未出口。

铝箔轧机 解放前,上海只有外商开办的华铝钢精厂(现上海铝材一厂)有铝箔轧机。1958年,由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按哈尔滨工业大学设计的图纸,为东北轻合金加工厂设计制造了1套铝箔冷轧机,其参数、机型同华铝厂瑞士设备相似,略有改进。这是上海制造的第一套铝箔冷轧机,年生产能力为1000吨。直到1981年,上海冶金矿山机械厂与大连重型机器厂联合再次制造铝箔轧机,分别提供给丹东电子铝箔厂和常熟铝箔厂。1982年,上海重型机器厂制造了2台规格为直径350×800的铝箔轧机,提供给上海铝材一厂等。

[1958年制造的铝箔轧机机组]

冷轧管机 1960年3月,上海钢铁研究所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联合研制了1台SG—30型多辊冷轧管机,它可轧制管径15~30毫米,管壁最薄达0.1毫米,内外光洁度在▽8以上的精密管材。后经改进,于1962年完成SG—30Ⅱ型的设计,并由彭浦机器厂投入小批量生产。这一机型在1964年3月获国家科委新产品成果二等奖。此外,上海钢铁研究所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在1961年还合作研制了SG—50型与SG-70型2种多辊冷轧管机,由彭浦机器厂制造,供上钢五厂使用。上海第七机床厂制造成功由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设计的8~15毫米多辊冷轧管机。1972年,彭浦机器厂自行设计制造成功国内最大规格LD—120型五辊冷轧管机,安装在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可生产直径60~120毫米、壁厚0.25~2.5毫米的精密管材。该机在轧管时受力均匀,轧辊刚度好,管材表面与轧辊间相对滑动小,产品质量高。

直缝焊管机 1958年,国内引进苏联直径60毫米焊管机机组,安装在天津轧钢一厂。由于设计存在问题,投产2~3年还不能正常生产。后由上海市冶金局组织力量对该机作了改进,另行制造6套,其中4套安装在上海钢管厂。1960~1962年,上海钢管厂又将该机的焊接方式由低频改为高频,效果显著,从而迅速得到推广。为援助阿尔巴尼亚,1969年起,上海钢管厂、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和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联合设计的3/8~2/3英寸规格的高频直缝焊管机组,1973年由上海沪江机械厂制造。该机组包括50余台单机和200千瓦高频焊接机,并配以管接头及镀锌设备,能年产1万吨碳钢及合金钢焊管,后未出国而安装于武钢兴业焊管厂,并于1981年投产。这是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直缝焊管机。70年代,上海沪江机械厂与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合作,分别推出了GH—76焊管成型机、GLH—76型矫直机、直径40薄壁焊管机组、GHG—60型焊管成型机、GQF—550型飞锯机、GNS—76—4四线水压试管机等。1984年,设计制造了GHG—114型焊管成型机及与其配套的直径114微机控制飞锯机。产品达到国外80年代水平,并获得1986年和1987年度上海市新产品奖。

热轧板带材轧机 1967年,上海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了直径850×2350毫米二辊热轧板机,板厚8~10毫米,安装在马鞍山钢铁厂。1969年,设计制造了直径400/820×700毫米四辊热轧机组,安装在四川长城钢厂。1970年,承接了首钢1700毫米连续式带钢热轧机的制造任务,设备总重量17000吨,于1976年全部完成。由于国家计划调整,一直未投入使用。1970年,上海冶金机械总厂试制成功30毫米行星热轧机。1971年和1980年,上海沪江机械厂分别为柳州钢厂和鄂城钢厂生产了700毫米和300毫米的框架式行星热轧机各1套。1970~1980年间,上海重型机器厂、彭浦机器厂、上海整流器厂、上海电机厂及上钢一厂、上钢三厂等300多家厂协作完成2300/1200毫米带钢热轧机的一、二期工程,使带钢横切机与纵切机组投入试生产。这是国内自行设计制造并投产最早的1套连续式宽带钢热轧机。

1977年,由上钢十厂与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等联合完成的窄带钢热轧机轧出第一条带钢。上钢五厂自行设计制造了1套300毫米带钢热轧机。

冷轧板带材轧机 1958年,彭浦机器厂和上海机床厂按苏联图纸生产了10台350毫米十二辊轧机和6台160毫米二十辊轧机。50年代末60年代初,彭浦机器厂制造出一批从直径300×300毫米到直径500×500毫米共5种规格的二辊式冷轧机。1963年,上海重型机器厂设计、制造成功国内第一台1200毫米四辊单机架冷轧板机,安装在上钢三厂,它可轧不锈钢和合金钢。1967年,由上海重型机器厂与有关单位合作,设计制造出国内第一套高速冷轧机——1450毫米连续冷轧机的试验机组——600毫米三机架冷连轧板机,于1970年9月在上钢十厂安装投产,轧制速度可从每秒4米逐级加快到每秒19米,短时可达每秒24米。该机首次在国内应用液压技术,在卷取机中采用了四棱锥结构,标志着中国冷连轧机的设计制造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60年代,上海重型机器厂为太原钢铁公司制造的2300毫米大型合金板冷轧机组成套设备,是当时国内最大的冷轧设备,它具有单张和成卷轧制两种功能,整套设备有20余条机组,工程设计由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该套机组的轧制力为4000吨、最大静压力为5000吨,其单件轧制速度为小于或等于每秒1.5米,年产量为3000吨,成卷轧制速度为每秒10米,年产量可达8万吨,并可轧制宽度2米的不锈钢板、合金钢板及优质碳素钢板。到1971年,上海重型机器厂先后为上海矽钢片厂、大连钢厂、长城钢厂、太钢四轧厂、重钢四分厂等分别提供了950毫米和1200毫米单机架冷轧板机各1套;向朝鲜出口了450毫米和1200毫米轧机各1套。

[50年代制造的12辊带钢冷轧机]

80年代,上海重型机器厂总承包并与联邦德国西马克公司合作,为宝钢二期工程制成2030冷连轧机。从1985年开始制造,1989年9月完成安装调试,并投入生产。2030冷连轧机的主机是全连续式五机冷连轧机(又称无头轧制),在世界上是第四套,其无头轧制量占全部轧量的91%。最大轧制速度为1900米/分,分三级计算机控制管理。可轧制厚度为0.3~3.5毫米的冷轧薄板卷以及热镀锌板卷、电镀锌板卷、彩色涂层板卷、瓦楞板等多样品种,年产量可达210万吨。2030冷连轧机由44条机组、站、系统组成,它们包括酸洗机组、五架连轧机组、平整机组、横切机组、纵切机组、热镀锌板与电镀锌板机组、涂层机组、瓦楞机组、连续退火机组及板包装机组等,总重量达5000吨左右。该机的制造成功,使上海的轧钢设备制造技术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