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消痤饮配合耳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

 刘曦谦 2013-10-13

治疗方法:

消痤饮治疗:

处方:双花20 g,连翘12 g,菊花10 g,枇杷叶15 g,黄芩12 g,生石膏20 g,白芷10 g,甘草10 g。

随证加减:风热证加薄荷10 g,牛蒡子10  g;湿热证加苍术12 g,陈皮12 g,薏苡仁15 g,蒲公英15 g;血淤证加丹参15 g,赤芍12 g;痰凝证加浙贝9 g,瓜蒌15 g,陈皮12 g;冲任失调加益母草15 g,柴胡6 g。

用法:1剂/天,水煎服。

耳穴放血治疗:

选择双侧面颊区、耳尖,局部严格消毒后,用三棱针在相应穴位点刺放血,每穴出血量约5 ml,2次/周。

治疗期间嘱患者勿加服其他药物和自行挤压皮损;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多食蔬菜、水果等;调畅情志,保证充足的睡眠。治疗15天为1疗程。

寻常痤疮,现代医学认为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角化过度、毛囊内异常菌群感染及性腺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关。祖国医学认为本病主要病机为肺胃热盛,病位主要在肺胃,涉及肝、脾,情志失调、饮食偏嗜、气候湿热或居处潮湿、外用刺激性化妆品等因素都可诱发和加重本病。

因此针对本病病机,以清泻肺胃为基本治法组成消痤饮,同时根据患者证候不同兼以祛风清热,健脾化湿,舒肝解郁,化痰活血,调理冲任等,在消痤饮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

消痤饮方中双花、连翘入上焦肺胃,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菊花辛凉清热,同时入肝经能解肝郁,《本经》云:“菊花,……利血气”清血热,散血瘀;枇杷叶入肺经,清肺泻热;黄芩、生石膏、白芷入肺胃经,清热泻火;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诸药合用,药专力宏,共奏清泻肺胃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亦证实双花、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对痤疮丙酸杆菌、螨虫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及消炎作用;黄芩同时对毛囊上皮角化过度有显著的治疗作用,还可使性激素分泌降低。

耳穴放血疗法,基于中医“经穴一脏腑相关理论”,即耳郭与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各脏腑都有着密切联系,刺激耳穴可达到疏通经络气血、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所选耳穴耳尖又名扁桃体1,为针对病因的选穴,具有消炎、解热、镇静、止痛、降压等作用; 面颊区,为针对患病部位的选穴,刺激相应的部位可以治疗该部位的疾病

很多患者在针刺放血后,明显感觉面部热、胀感减轻,即证实了耳穴治疗的有效性。现代研究证实刺激耳穴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周围神经系统综合性的变化,增加机体的整体调节能力,达到治病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