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但使相思更相守 牡丹亭上十年梦

 苏迷 2013-10-13
但使相思更相守 牡丹亭上十年梦
 
 
  记者手记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此乃汤显祖在《牡丹亭记题词》中的开场白,这一声喟叹,从1598年弃官返乡后发出,在天上人间飘飘荡荡了四百余年。
  天下百戏有情,宁有如牡丹亭者乎!2003年2月起,白先勇携手苏州昆剧院及两岸三地文化精英,要把一位中国少女、一个中国戏剧的情,重生到21世纪的世界舞台上,接续那飘荡四百余年的一缕情丝、一段文脉。
  梦境中的牡丹亭,不知在何处不觉在何年,可是那梦中的情却直抵人心,在今朝在当下。如牡丹花瓣一样艳丽、富贵的曲词,代代传唱,代代搬演,撼动了观者灵魂的神秘力量隐隐其中,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笛声响起,这力量从天地间聚合而来,萦绕四围,你就此被一股脑儿卷进去,直到汤老先生告诉你:“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一出戏,唱了四百余年,是传奇。
  (李婷)
  2013年10月18日晚、19日晚,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将在济南市省会文化中心剧院公演两场。此距2004年4月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台湾首演已十年矣。十年中,该剧于海内外巡演220场,演出足迹遍及大陆25市及台、港、澳三地,献演美国、英国、希腊、新加坡等国舞台;十年中,直接进场观看该剧的观众50万人次,青年观众比例达75%,通过其他媒介观看欣赏超过1亿人次,演出收入超2000万元人民币。
  但使相思更相守,牡丹亭上十年梦。——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已成文化现象。

  青春版《牡丹亭》制作感言

  ——写在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演出之际

  白先勇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以来,十年间已上演二百二十场,此次将在山东济南参加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演出。自台北出发,巡演遍及两岸四地、大江南北、远渡重洋至美国西岸,观众人次达五十万,主要城市有台北、香港、北京、天津、上海、苏州、杭州,中国南方到达桂林、广州、厦门等地,以至美国西岸、英国、希腊,几乎场场爆满,创下昆曲演出史的纪录。
  我们当初制作《牡丹亭》并定性为“青春版”本着几项宗旨。
  其一、近年来昆曲舞台演出逐渐老化,与现代剧场审美观念产生了距离隔阂。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企图将昆曲古典美学与现代剧场接轨,在昆曲的传统基础上,适当的融入现代审美法则,创造出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昆曲经典范例,以唤回曾经有过辉煌历史“百戏之祖”的青春生命。
  其二、昆曲传承存在着严峻的断层危机,第一线的昆曲大师们都已届退休年龄,如不赶紧将他们的绝活儿传授给青年演员,昆曲便面临失传的危险。制作青春版《牡丹亭》便是希望借着排练一出昆曲经典大戏,将昆曲大师张继青、汪世瑜等的艺术传给苏昆的青年演员们,俾使“传”字辈老师傅们正统、正宗、正派的昆曲表演传统,经由张、汪等人的薪火相传让青年演员们在舞台上继续发扬下去。
  其三、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一首赞颂青春爱情的生命讴歌。我们启用与剧中人物年龄相符,形貌俊丽的青年演员担纲,不仅给原著带来青春活力,亦希望能吸引年轻观众走进剧场。表演艺术,没有青年观众便没有生命前途。培养青年观众是我们的主要目标之一。这十年来,青春版《牡丹亭》曾在以北京大学为首的二十七所两岸三地以及美国西岸的名校巡回演出,获得广大青年学子的热烈喜爱,完全符合“高雅艺术进校园”的文化教育政策。每次演完谢幕,总有数百青年学子,一拥而上,围住前台,欢呼喝彩,不停的替男女主角照相,直到深夜十一时,全场观众仍然依依不舍离去,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在焕发着异样的光彩,这些与中华传统文化久已疏离的青年学子,似乎都经过了一场古典美学的洗礼,在精神上得到了升华。
  其四、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鉴“人类口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的昆曲被荣荐为代表杰作,并列为十九项世界文化遗产之首。自此,昆曲已经国际化,成为全人类共同享有的文化瑰宝了。
  将青春版《牡丹亭》推上世界舞台,也是我们一向的愿望,希望世界各国民族都能感受到“中华之美”。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西岸巡回演出,由美国名校加州大学四个校区:柏克莱、尔湾、洛杉矶、圣芭芭拉联合大公演,四轮十二场,场场满座,可谓盛况空前,美国戏剧界认为这是自1929年梅兰芳赴美巡回演出后,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学,对美国文化界、学术界造成最大一次的冲击。2008年,青春版《牡丹亭》又作为国家文化部推选的重点文化工程项目,以完全商业演出的模式,远赴欧洲参加英国“时代中国”演出和世界十大艺术节之一“希腊国际艺术节”演出,在伦敦的赛德勒斯威斯剧场成功上演二轮,是该剧首次登陆欧洲艺术舞台,在世界戏剧王国、莎翁故乡展示中华民族优秀经典的中国昆剧,泰晤士报给出4颗星的高度评价。2009年,青春版《牡丹亭》为庆祝中新两国政府合作苏州工业园区成立十五周年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演出,在海外华语世界得到广泛认同。国际公演,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艺术及昆曲古典美学的一大考验,观众是否能够接受一出三天九小时有五百多年的中国古老剧种,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昆曲普世价值评定的一项印证。
  2011年国家文化部主办的青春版《牡丹亭》两百场庆典演出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进行,同期举办了展览活动;此次又将在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上演。我相信是青春版《牡丹亭》中的“美”与“情”两股文化救赎的力量,昆曲的古典美学与汤显祖《牡丹亭》的有情天地最后征服了五十万中外观众。作为青春版《牡丹亭》的代言人,我由衷的感激,更感到责任重大。复兴昆曲是一条漫长艰难的道路,只有政府与民间的力量共同担负,才有可能达成。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只是一个开端,希望这不仅是昆曲剧种振兴的契机,亦是中国文艺复兴的先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