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也许你的”助人“与爱无关

 昵称13604 2013-10-13
    很多的“助人”与爱无关
 
       你到底为何要助人?在助人时你内心最深处的动力是什么? 只要你够有觉察,并且对自己够诚实,你可能会察觉,在助人的背后可能有着很多很多与大爱无关动力。
 
       有人觉得周围的人都很可怜,都需要帮助。其实是他自己的内心最需要帮助。他需要不断地依靠帮助人来给自己的心里一些补偿的慰籍。当别人的伤痛被挖掘出来后,助人者的内心其实也风起云涌,内在的伤痛被触发,有时会不自觉留下眼泪,更有甚者会跟个案一起抱头痛哭。
 
     这背后是一颗哀怨和受伤的心!
 
       有人的内在是缺乏价值感的,在助人工作中也是心虚地开始进行。不断希望在助人工作中得到肯定、得到好评、找到价值感。一开始做个案,就会非常地投入,一定要“搞好”。明明到了某些该收手的时刻,个案对问题有了让他深省的觉察,但还需要些时间消化,因着那求好的心,他还会做下去。这时,在能量层面上已经是在过度介入别人的业力,引导个案说一些违心的疗愈话术,这对个案和助人者其实都没什么好处。此外,这样的助人者,一听到不同的声音,就会心惊肉跳,甚至很愤怒。
 
       这背后是一颗脆弱和无力的心!
 
        有的人具有超强的奉献精神,毫无保留地在助人工作中过度付出,自不量力地深挖到灵的层面,进行着自我伤害。去担当自己所不能承担的角色,去扛自己做扛不了的业力或负面能量。有些工具人人都可以学会,但不是人人都可以用的。如果你在能量层面上根本无力去承担在疗愈过程中涌来的负面能量,也许你对个案会有些帮助,但你这种自损的行为注定你在助人的道路上是走不长远的。这样的行为也无法教会人家如何爱自己。
 
      这背后是一颗对自己冷酷无情的心!
 
       有人通过助人来逃避自己的功课,站在助人工作者或老师的位子上,也就站在了评判者和拯救者的位置。他可以很容易地指出别人的问题,不停地往别人身上贴标签,甚至还有“资格”愤怒地斥责个案和学生,来的个案和学生肯定有问题,而自己肯定是没什么问题的。愤怒在教学中作为一种手段有时是有效的,葛吉夫经常戴上各种情绪的面具,来制造学生成长所需要的环境,但他转眼就可以轻松地卸下那面具。如果使用面具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升起愤怒,那也是在投射。在相互的投射中,很难觉察自己,很难真正帮助到别人。
 
       这背后是一颗懒惰与恐惧的心!
 
       助人工作者们(包括我),以及那些未来的助人工作者们,醒醒吧!如果助人的背后不是那份大爱为动力,你在这条道路上最终很难走得远,走得直。
 
        别误会,我的意思不是说在完全的自我疗愈前就不要去助人,“完全的自我疗愈”在这个世界上是不存在的,你只能不断向前。但至少您也得自己先穿越一些人生的沟沟坎坎吧;当然,前面还有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沟坎,但您总得有些诸如觉察力和定力之类的能力去自我穿越吧;你不可能陪伴个案去穿越人生中所有的沟坎,您总得教人家些自我穿越的方法吧。
 
      疗愈和成长不是一门技术或方法,而是一条路。助人者必须走在前面,学会独立前进的方法。否则助人者和被帮助的人迷路或掉进沟里都将在所难免。
 
      动机,不可忽视,因为它直接决定最终的结果
 
      不一定要在原地不动地去反思动机,这样很难看清楚。去行动,在行动中像个猎手一样警惕地观察着,随时准备捕捉那内心深处升起的真正动机。
 
       还有一个检验方法,当你疗愈成功时,看你归功于谁?是老天,是方法,是过去伤害过你或教导过你的人,还是你自己!?当你被赞扬时,你的心头到底升起的是什么?在那喜悦背后是否能察觉到一丝丝的紧张呢?至于那紧张到底是什么,自己去觉察吧……
 
       一个问题:时刻记得,所有来寻求帮助的人,都是 宇宙为你安排的一出戏,看看你能从中学习到什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