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情有时候跟性别无关

 乡下老太 2013-10-14

 

爱情有时候跟性别无关

 

同性恋这个词语虽然是19世纪被人研究发明出来的,但对同性恋真正的研究却是从上个世纪开始的,最开始人们一直认为同性恋是种病态。可随着时间的流逝,社会的容忍度逐步有所提高,人们对同性恋这个群体的歧视越来越小,可这并不意味着,同性恋就彻底的让人心中接受,毕竟现在在我国,同性恋还是不可以结婚的。为何这些人最终会成为同性恋,最终喜欢上同性恋的呢?

 

根据我所接触到的身边同性恋的人群,他们最终形成同性恋,其实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并非最开始就会对同性有好感,而一般都是受伤的人才会如此。

 

首先,造成同性恋的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庭,往往离异的家庭,同性恋的几率会比别人的几率要大的多。父母的离异对孩子是有影响的,父母离异了,孩子无论跟谁都会感情缺失,缺失父爱或者母爱成长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全的,虽然他们渴望可以有两者的爱,可现实最终是残酷的,即使一方再多的弥补,但孩子从父母离异的那刻起就会心灵开始胆怯。正因为这种自卑的胆怯,会让孩子觉得没有安全感存在,对爱情也会失去信心,这样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认为,在两性中与其选择一方受伤分离,到不如选择单方,这样两者都不会有任何受伤存在。

 

第二,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同性恋的几率会比别人要大的多,单亲家庭原本就缺少一方的爱,这种父爱或者母爱的缺失会让孩子从小就渴望,但这种渴望却最终会让孩子心灵受伤。因为得不到,所以最终变成失望,而这种失望逐渐的会让孩子心灵深处拒绝异性,因为对异性的恐惧,所以逐渐的会让孩子在同性中需找温暖。由于单亲家庭这个原因,再加上心中急切的寻求温暖,那么两个同性的相处,自然而然的会产生依赖,这种依赖也就逐渐的变为同性恋啦。

 

第三,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中国对恋爱一直处于保守的状态,那么对同性恋更是神秘的不得了,可随着近几年西方文化的入侵,西方文化中的宗教色彩,以及西方文化中性解放,或者寻求刺激、冒险心理等等原因,都使得同性恋在中国逐步的发展下去。青少年对这种懵懂心理的尝试,要试试同性恋这种莫名的冲动,再加上如今社会对同性恋逐步的放开、尊重,让同性恋更使得让人所接受,同性之间也就会自然而然的碰撞到了一起,然后发生同性恋这种所谓的爱情。

 

    第四,情感的挫折导致同性恋的人越来越多,因为在异性的恋爱交往中,受到了伤害,这种痛苦的伤害会让心中成为心结,这种心结的芥蒂会让在以后的恋爱中,不自觉的就排斥起异性来,而逐渐的在同性之间需求到心灵的满足以及温暖。同性恋的人主要是因为同性之间不会存在伤害,不会存在出轨,而且又容易满足,虽然两人在一起会受到异样的眼光,但如果不知道的人,一定会认为,这两个人是好姐妹、是好兄弟,自然而然的也就继续的发展下去。

 

第五,女子选择同性恋大多是因为受到了伤害,可有种伤害却是心中久久不能愈合的,这就是性侵犯。对女子来说,因为有了性侵犯者一违背成长的经历,让她们感受到撕心裂肺的血肉模糊的不成长的成长。正因为这种违背自然规律的成长,让她们心中会开始排斥异性,对异性失去了信任,甚至厌恶异性。当她们把异性拒绝内心之外的时,心中不自觉的便会转向同性,如果在同性之间,两人又都有同样的需求,那么两个人自然而然的便会步入爱恋,步入同性恋的圈子中。

 

第六,家长和老师盲目的封杀早恋,从而导致同性恋增多。早恋无论是在家长眼中,还是在老师眼中,都会认为是不正常的,在学校老师们会极力的反对早恋产生,认为早恋会影响学习成绩。可是在青少年懵懂成长期间,对异性往往只是好感,也正是因为这种好感会让两人都向好的方向发展。虽然有的家长逐渐的开通了思想,但在学校中早恋仍然是被拒绝的,这种拒绝会把异性的交往无论是爱情还是友谊的种子熄灭,逐步的把他们推到同性的队伍中去。老师的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异性出现排斥和恐惧,再加上这青春期成长的孩子,心灵中对爱的需要,无论是爱别人,还是被别人所爱,时间一长,自然而然的就会在同性之间发展,因为同性的相处的安全的,也不会受到家长、老师的看管和批评,从而导致青春期成长的孩子在对爱情交往性别上产生偏差,最终导致同性恋高发。

 

虽然我不去选择同性恋,但我绝对不去排斥和指责同性恋,我尊重同性恋的人,造成同性恋的这个结果,并非完全出于他们的选择,诸多的无奈才会造成这样的结果。我们是应该充分的理解同性恋,包容同性恋,这并非只是单纯的一种病态,这是心中受伤的需要,如果想让同性恋少发生,那么就要从根源抓起,整个社会都要动起来,这样才是解决的办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